昭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新娘这边的衣服却是颇有一番波折,以前大伙成亲,如果买不起红衣服,那就借别人的,东拼西凑也能凑到一身行头。
但是现在,新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呢,棉麻杆子都被冰雪覆盖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芽。
衣服没地方补充,买都买不到,都成不可再生资源了。
前两年有些人仅剩的几件衣服霍霍完后,嫁衣也找出来穿上了,有的穿就不错了,谁还在乎是什么颜色。
好多人的嫁衣都被穿旧了,都快没有换洗的衣服了,也不能让人家从身上脱下来给你啊!
姐姐王巧的嫁衣,前年被夫家那边的人借去了,不还回来,也没辙。
她当时是新嫁娘,对夫家的人不了解,也抹不开面子,就借给人家了,等她丈夫知道的时候,衣服已经被人家拿走了。
后来熟悉了她才知道那家是什么样的极品,可惜已经晚了。
王母的嫁衣是早就拿出来穿了,王大嫂娘家穷,当时都没给她准备嫁衣,穿着一件半旧不新的衣服就来了。
至于还有嫁衣的其他亲戚或者村里人,都想着留给自己的孩子出嫁穿,或者自己穿呢。
这一回借出去了,下回别人来借,你还借不借了,要是借了这家不借那家,那就得罪人了。
要是都借了,这个穿,那个穿,这衣服不就变旧了吗?
所以现在如果不是至亲,放不下那种,人家还真不会借给你。
但有钱能使鬼推磨,现在换成物资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借,还能租嘛。
以前镇上就有租借嫁衣的地方,便宜些的、贵重些的,什么价位都有。
款式多样,价格公道,大家租嫁衣多是去那。
但是现在镇上的门店早就没了,东家都不知道是生是死呢,哪还能做什么生意。
有了市场空白,一些人家就做起了租嫁衣的买卖。
但是生意却不怎么好,一来这卖家多了,二来买家也少了,是养不了家,糊不了口的。
其实现在如果不是讲究的人家,还真不会特意去找红嫁衣,能穿得干净整洁一些就好啦。
只是王家听说,杨家那边可是给姑爷做了新衣服呢,如果王家不准备,怕被瞧不起,所以才要找红嫁衣罢了。
最后王家也只能租了,租的还是王招娣,也就是王燕的嫁衣。
王招娣算是王妙的堂姑姑,按理来说不应该收租金的,但谁让人家不要脸呢。
说起这个王母就来气,她就算要租嫁衣,也不会选择租王招娣的,不说他们家的人难缠。
就说王招娣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当填房,那嫁衣她还嫌不吉利呢。
可惜王招娣的爹王佑,是她公公王佐的亲弟弟,前段时间就来劝说她公公。
说什么招娣的嫁衣比其他人的用料好,肥水不流外人田,都要租为什么不租自家人的。
我呸!要她说这王佑一家和王招娣就是不要脸,这么亲近的关系,你舍不得借就不借,怎么还强制人家租呢。
奈何老人家都答应了,她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
虽然王母对这嫁衣很有些成见,但是好看也是真的好看。
这嫁衣是纪老爷给招娣准备的,是当时镇上时兴的样式,用的也是好料子,看样子很值钱。
也怪不得招娣娘,想方设法的让招娣拿回娘家来,做起了这租嫁衣的买卖。
王妙穿上后肩是肩,腰是腰,光彩照人,都开心的转了几圈。
可惜就是外面披着的青色大袄子,破坏了了美感。
这也是王母诟病的地方,王招娣的嫁衣是天灾以前做的。
虽然好看,但是不保暖,外面还得披件袄子,都看不到多少红了。
看着穿戴整齐,坐在炕上等着出门的闺女,王母又在心里把王佑一家和王招娣骂了个遍。
很快,接亲队伍就到王家门口了,刚才还开门迎客的王家,此时却把门关上了。
女方家的姊妹和妇人,在门后竖起耳朵听外面的动静。
看着一脸紧张的永年,杨二婶露出善意的笑容,作为媒人,上前去敲了敲门。
“咚咚咚!!”
“何事?”,门里传来一位妇人的声音。
“来迎新娘子啦!”
吱呀一声,门打开了一点,杨二婶赶紧把杨母提前准备的封红塞进去。
接着门又关上了,杨二婶接着敲门塞红包,一气呵成。
这样来回三次,王家的门终于开了。
永年这个新郎和众人终于得进堂屋,新娘子这会也被扶出来了,两人给王父王母磕头敬茶。
说是敬茶,可是现在哪里来的茶叶,就算剩下那么一点,也要藏起来,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所以今天敬的“茶”,就是野菜汤,不过也没人说什么就是了,那不讲究的人家,直接敬的白开水呢。
永年从印着红双喜的茶壶中倒出一小杯,跪地,先敬给王父,再倒一杯,敬给王母。
新郎敬完,新娘敬,也是同样的流程。
喝完女儿女婿的茶,王母看着就要出门的女儿,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她总共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山早就娶妻了,只是一直没个孩子,也是让她担心。
二女儿王巧,也已经出嫁了,婚后过得不错,她倒是没有什么好忧心的。
现在小女儿也要出嫁了,她是真的舍不得,儿女成亲后,就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于父母的关系终究和从前不一样了。
同时也担心她去了婆家,能不能和婆家人相处好,能不能在杨家站稳脚跟,最好马上生个儿子,这样才稳妥。
王妙是最小的孩子,也是个女孩子,所以她和王父一直是宠爱居多,把孩子养得有些娇气,也不知道能不能当好人家的儿媳妇……
总之,王母有太多的担忧,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
“到了杨家,要听你公公婆婆的话,不能使小性子!”
“是!娘!女儿让您二老担心了,女儿走后,你们要自己保重!”
王妙说着,重重的给王父王母磕了几个饷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