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到家里,杨若禾就开始做提纯白酒的工具,因为有几个炉子同时工作,同时就需要几个蒸馏白酒的工具。
生炉子提纯白酒就需要烧柴,按照他们的计划,未来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柴,光靠几个人捡柴肯定不现实,所以叶远昇去了村长家。
村长家,叶远昇前几天来过一次,村长陪着换房契的时候,就是他把村长送到家门口的。
他看见村长家的院门是敞开的,往里一看没有人,就喊了一声:“李叔。”
村长见有人喊他,就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见院门口站着的是叶远昇,就快步走了出去。
“远昇呀,咋不进屋,是不是有什么事?”村长想叶远昇来他家找他一定是有什么事,叶远昇给人的感觉不会是没事去别人家串门的人。
“李叔,我家需要一些干柴,您能不能帮我通知一下村民,要是谁家有柴就送到我们家去,一捆柴一个铜板。”
“你需要多少?”村子里面每家都不缺柴,村长觉得他们生火做饭需要不了太多的柴。
“柴会一直需要,有多少要多少。”叶远昇计算过了,一个炉子一天就要烧很多柴,如果后期酒卖的好了,这十几个炉子肯定不够用,那需要的柴肯定不好计算,索性就提前多备点柴。
“诶呀,远昇,说话作数吗,一捆柴一个铜板可不少呀,这要是张罗起来,那一天就会送你们家很多柴的。”
村长觉得这是个天大的好事,就怕叶远昇到时候反悔,因为他想不出来叶远昇要这么多柴干什么。
叶远昇肯定的说:“算数。”
听完,村长向叶远昇保证到:“好,远昇你放心,这个事李叔肯定给你办好,我马上就通知村民往你家里面送柴。”
叶远昇说: “那谢谢李叔了。”还没等叶远昇离开呢,村长就已经跑去通知村民了。
消息口口相传,很快就在村子里面传开了,村民们知道这个消息后,就行动了起来,家里有柴的就直接扛起来去叶远昇家里,家里没柴的就上山去砍。
叶远昇到家还没一会,一群村民就都扛着柴来到他们家,各式各样的柴,大捆的小捆,什么样的都有。
叶远昇见到这个情况很是头疼,正好他看见村长也来了。
村长看见有人扛着柴来叶远昇家,不放心就过来看看,因为还没有谁家要买这么多柴的呢。
叶远昇见到村长就松了口气:“李叔,咱俩借一步说话。”
村长见叶远昇找他,他就跟了过去:“远昇,是这柴不行吗?”
叶远昇说: “李叔,这柴没什么问题,只是我没时间一捆捆看,一捆一付钱。”
村长是希望大家都能赚点钱,不能因为这么点小事就把大家赚钱的事弄没了,于是说:“要不我让他们都一个时间来,你要没时间我给你检查柴火。”
“那就有劳李叔了,我不让李叔白给我帮忙,我每月给您三百个铜板,您就替我费费心,把柴的问题解决吧。”
叶远昇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肯定不会因为点柴火每天浪费时间。
村长一听,又来了精神:“远昇你就放心的忙你的事情,柴的事情就交给李叔,我一定帮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村长万万没想到,就这么点活,叶远昇一个月就要给他三百个铜板,于是村长马上进入状态,告诉大家每捆的标准大小,还组织大家在院外把柴垒成柴垛。
几天后,在村长的带领下,他们家就出了好几个柴垛,全村人每天不干别的,就一心砍柴。
杨若禾和叶远昇一边蒸馏着白酒,一边做蒸馏酒的工具,做好一套工具就点燃一个炉子,让这套工具开始工作。
慢慢的,蒸馏白酒用的工具也都做了出来,新做的几个炉子都同时工作,每天提纯的白酒也越来越多,各家酒楼的白酒订单都能按时送去。
叶远昇陆陆续续的把巧风县的酒楼饭馆都跑了一遍,能想到用酒的地方也都跑了一遍。
他们三个人每天要干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们几个每天都要有人去县里,有人要去给买家送酒,有人要去找买家,家里面还要有人不停的提纯白酒,十几个炉子同时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忙的过来的,所以他们的人手是不够的,不要说他们几个累,连马都没的休息。
这天海棠来了,杨若禾家的院门紧锁,她站在门口大喊一声:“若禾?”
杨若禾蹬蹬蹬地跑了出来给她开门:“你快进来,帮我把门关好。”然后杨若禾就跑到院子里面的一个棚子里面了。
海棠关好院门后,也进了院子里面的棚子里。
她没进院子就闻到了白酒的味道,进棚子里面去一看,味道更大,里面杨若禾忙的不可开交。
“若禾,你这是在忙活什么呢,怎么这么大的酒味,你怎么点了这么多的炉子呀,还有,你家买那么多的柴烧的完吗。”
这几天海棠来过几次找杨若禾,但是不巧的是,杨若禾都刚巧不在家,她去县里了。
杨若禾挨个给炉子加柴:“我这做白酒呢,你来的太是时候了,我都要忙不过来了。”
海棠走上前去说:“就是烧柴是吧,我帮你烧。”
就这样海棠天天都待在这个棚子里面,除了回家睡觉就没走过,杨若禾他们要是全家都不在,她就把铁生弄来帮忙,她自己也看过来这一棚子的蒸馏白酒的工具。
炉子要时不时的添柴,蒸馏出的白酒还要装到坛子里面密封,这些活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
叶远昇和杨若禾最终决定雇人,因为这段时间他们手里面也有了一些银子,他们的酒好,只要他们手里面有酒,就一定能卖出去,要是照这样发展下去,以后肯定不愁赚钱。
于是叶远昇又定了几十个炉子,杨若禾去县里的一个木匠铺订做了一批蒸馏酒的工具,定做的是半成品,回来她自己还要再组装一下。
工人好雇,村子里面的人基本都在家务农,出去找活干的不多。
自从大家砍柴送他家换钱,大家就觉得他们是大善人,院子周围每天被酒香萦绕着,吸引了不少村民,每天都有人在他们家大门外徘徊,大家都知道海棠和杨若禾走的近,俩人关系好,他们看见海棠每天都去杨若禾家,并且一待一天都不见出院子,等有机会见到海棠时,海棠也不说院子里在干什么。
村长每天都会把送柴的人记录下来,统计出结果就去找叶远昇结账,他负责把钱发到村民的手上。
大家都怀着同样好奇的心情,这天村长也坐不住,他虽然每天能和叶远昇结一次帐,但是每次结账来的都是轻羽,他很少见到叶远昇,轻羽的口风很紧,问也不会告诉你什么,所以他还真不清楚叶远昇他们每天在做什么。
村长来的时候,大门外已经有很多村民在张望了,恰巧叶远昇和轻羽从县里回来,又是拉了满满的一车酒。
叶远昇见是村长:“李叔,怎么不进去,是有事找我吗?”
“没什么大事,就是想过来看看你要这么多柴干什么。”村长这么说,但是还是很想进去看看院子里到底在干什么。
等大门打开,所有人都进了院子里,只看见院子里堆满了酒坛子,一长排的棚子都是遮挡的,里面在干什么谁也不清楚。
轻羽把马车牵到院子里,正准备卸酒的时候酒有人过来了。
“要卸在哪里?”说话的是李长有。
“卸那边的墙根。”轻羽指了一下。
没等轻羽动手就听李长有说:“大家过来搭把手,先帮着把酒卸了,都码在那边的墙角。”
这一车酒三两下就给卸完了。
李长有接说:“还有别的要搬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