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依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里放河灯的习俗,已经不知道流传了多久。
有段时间,治理当地环境和水文,中元节放河灯被禁制过几年。
后来,环境改善,水文情况也好转了,市首何勇特意规划了一片区域,位于青云河的中游,专门用于中元节时,让百姓放河灯用的。
中元节这一天,也会有执勤的人,及时清理河道垃圾。
陈度与洛璃到达青云河中段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
这时的人最多,还有几个八九岁的孩子,正在放着烟花。
河边,有青年男女,也有一些中年人,将各自带着的河灯,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河里,不少人还十分虔诚地双手合十,似乎在许下愿望。
河道里,有着各式各样的河灯,其中有几个塑料制品,里面是一个通电的小灯泡,造型都很别致好看,但绝大多数都是用纸叠的船,或者小木板做的微竹筏,上面放根蜡烛。
在远处,执勤的人已经在河里放下了网子,有的手里还拿着捞网,随时准备打捞。
这种习俗,更多的是心灵的慰藉,和文化的传承,只要清理的及时,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洛璃拿出了王春华叠的纸船,还有几根小蜡烛。
她用的纸张都是比较容易降解的,在水里也能漂浮很久。
陈度走上前,帮着点燃了蜡烛,然后将蜡烛横过来,把融化的蜡油滴在“船舱”里,最后将那根小蜡烛,粘到船上。
洛璃缓缓蹲下身子,将一个河灯放到河里。
很快,河灯渐行渐远,顺流而去。
“你也来放一个吧!”洛璃将点亮的河灯,递给了陈度。
陈度点了点头,接过了河灯。
“你以前中元节的时候,放过河灯么?”洛璃问道。
“那是十几年前了,会跟着师父放上一个。”陈度回答。
他已经十年左右没再放过河灯,当时放河灯的场景,甚至有些模糊起来。
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更加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
到了五十年代,依然很热闹,但后来被认为是宣扬迷信,逐渐边缘化。
六十年代中期,北海公园还办了最后一次中元节,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非常壮观。
自那以后,还守着习俗,来过中元节的人越来越少。
直到近些年,华国国力强盛,原本那些冷落的节日,才重新回归大家的视野。
“听说,这中元节是道家的节日?”洛璃看向陈度,她一直对道家十分好奇,知道陈度曾在道观长大的后,就经常地问一些关于道家习俗的问题。
“道教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三元,是三官大帝的诞辰。”
“正月十五被称为上元,是天官生日,主要举行赐福的仪式。”
“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是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是水官生日,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相传阎罗王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
“七月的最后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
“从前,各地轮流进行普渡,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满满的。
“据说,这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殴斗事件。”
“后来有些地方普渡,便统一在中元正日七月十五举行。”
陈度耐心地为洛璃讲解着,除了中元节的来历,还有一些传说故事,以及各种习俗,包括立灯篙、请斗灯、放水灯、送大士、跳钟馗等等。
洛璃听得如痴如醉,往年的中元节,都只是单纯地过个节日,小时候未曾去查这个节日的来历,长大后就更加不在乎了,只知道需要祭祖与放河灯。
当然,偶尔也会从电视中了解到一些散碎的信息,但绝对没有从陈度口中听得这么全面。
陈度说着话,看到远处有出售烟花的地方,这里有一片燃放烟花的地方,同样有专人看管。
不远处几个孩子玩得正开心,于是陈度也去买了一些。
这里没有大型的烟花,只有被称为“仙女棒”的手持烟花。
这是用钢丝棉制成的烟花,把钢丝棉点燃,拿在手中不断挥舞,瞬间就会火光四射,如同烟花绽放一般。这绚烂迷人的视觉效果。
仙女棒只要一点燃就立刻散发出耀眼的火花,但点燃得快、烧得也快,火花很快就烧尽熄灭了。
钢丝棉烟花,它接触高温日晒,以及电池、电源很容易被引燃,从而造成火灾危害。
所以燃放的时候,都需要选择固定地点,做好防火措施。
在市内,能够燃放烟花的地点并不多,洛璃这三年来,几乎每天都忙着华洛的事情,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放烟花了。
“我好久没有放过烟花了!”
洛璃看到陈度拿着“仙女棒”走过来,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那今天就放个够吧!”
陈度将一把“仙女棒”递给了洛璃。
“一起来,我自己放可没意思!”
洛璃又分给了陈度一些。
起初,陈度并没有打算加入,但禁不住洛璃的软磨硬泡。
几分钟后,二人在青云河不远的空地上,放起了烟花。
洛璃脸上的笑容愈浓,这是她三年来,最开心的时候,甚至感觉要比华洛起死回生时更加开心。
明月悬空,映在河面上,仿佛一个玉盘。
伴随着岸边传来的嬉笑,让这个夜晚显得格外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