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59章 解放的指导生活【1 / 1】

这肉有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过等跟着宝钢的宋总工去了车间才发现,这里生产也太简陋了,比他们的轧钢厂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在他们眼里,连许多生产的安排都全是问题。很多人工也因为生产管理原因,效率太低。

这样子别说上连铸项目了,怕是调节生产线问题都要一段时间了。

更不要提设备了,这高炉都没点起来,就算用了这连铸设备也没效果啊。

源头烧原料的就慢,就别提最后的铸成了。

除了马文涛,其他俩人开始的心虚,生怕自己技术水平不高,容易露怯的想法。

在如今看到现场的场景后,心里是彻底有底了,自信了起来。

俩人也不想想,自己之前跟着的可都算是轧钢厂的大牛了。阎解成这个开挂的就不说了,俞总工也是在这方面钻研了十几二十年了。

哪怕是下边的林技术和何技术,以及唐明他们的技术水平也都很扎实。远超一般的技术员了,在涉及轧钢这生产的技术方面,怕是比一般的工程师还要强不少呢。

不过对自己技术是自信起来了,但对做出成绩,三人开始没底了。

毕竟这里的生产也太落后了,许多东西都得从头开始,甚至某些生产工具,光靠他们几人都造不出来,得需要红星轧钢厂的支援。

解放也借着厂里的电话,赶紧将这里的情况,报告给阎解成要帮助了。

阎解成此时正在办公室,处理一些司里的人事调动。

如今做了这一把手后,他算是真正能感受王部长忙碌的原因了。毕竟每一个文件的签字,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执行,他一定得把好关才行。

更别提一些重要的人事调动了,这都关系着许多人一辈子的发展。他目前所批有关的调动,都是将其他部门的人,正式批准调加入他汽车司的任命。

其实这一点,他还算舒服了。其他司的司长上头,都有一个分管的副部长。

许多司里比较重要的人事任命,还得听取这些分管领导的意见。他就不一样了,因为是新建的司,而且上头重视,就归王部长直管了。

王部长平时多忙啊,哪里会给他这新司局批意见,全权让他自己做主了。

等接到他弟电话后,细细问了宝钢的大致情况,以及目前的生产环境。

听了解放的一番介绍交流后,他算是清楚了三人目前的困难了。

等于新的高炉没建完点燃,新产线也没法实施,旧的生产线更是停不了,不然直接没产量了。

关于这高炉研究,几人虽然跟着他这些年,大致理论都清楚,但实际可真没操作过这种大项目。

他们红星轧钢厂,在高炉方面一直是比较先进的。

毕竟这方面以前是林工一手操刀的,后边他师傅也是按林工的老资料,继续增了两个高炉罢了。

林工在这方面的研究很深,这么多年了他们厂的高炉都没出过问题,导致都开始下意识默认,这开始的高炉是没问题的,一心钻研后边的成型端了。

而宝钢这边一切都是新建的,他们厂里的总工,主要负责的就是这次的高炉项目。

王部长之前也不知道宝钢的具体情况,反正都一股脑先派去支援了。

“解放,你这边情况我了解了,你们三人先帮着那边的厂里总工,把高炉建完点火。需要的工具,我协调这边的轧钢厂,给你们支援。包括高炉的技术文件,我到时候将轧钢厂使用的资料,也给你们一份,你让那边的总工也参考下,尽快建成吧。”

一周后,这份技术资料就到了解放手里头。至于其他的工具设备,通过火车运输还要一段时间。

三人拿着这资料找到了宋总工的办公室。

宋总工四十来岁,办公桌上全是堆着的技术图纸。俩人进去时,宋总工还让几人稍等片刻,等到把思路理完了才与俩人交流。

解放直接把高炉技术资料给了宋总工,等宋总工粗粗翻阅了后,脸上顿时惊喜起来,“感谢你们来指导的同志啊!这份技术资料可帮了我大忙了,里边甚至还有几次宝贵的实施经验的总结,这可能给我的工作省下巨大时间啊。”

宋总工是满脸兴奋,不停的表达感谢。说着说着,还忍不住将这资料对照着他桌上的规划图纸,继续演算了起来。

然后就全然忘了办公室里还有他们三人了。好在他们俩在轧钢厂也习惯了,俞总工有时也会忙着思考而忽略了周边人。

几周后,宋总工将新的改良后的规划图搞出来后,又叫了俩人进去商量,给这新方案提提意见。

还好这高炉正在实施的进度不快,不然这图纸一改的可就麻烦了。

光天和解放俩人以前对这方面了解的也不多,只是处于能看懂的阶段。

而马文涛就不同了,毕竟基础更扎实点,对这方面也有过涉猎过,颇有些心得。

见了宋总工的图纸,还就一些感觉不太稳妥的细节,与宋总工细细探讨交流了起来。

最后宋总工在加班重新画了一版,才交到现场,让工人们按着新图施工。

这次,现场不光是宝钢的技术员了,他们几人也加入进去,协助指挥调度了。

毕竟他们对这图纸也算吃得透,比宝钢那些普通的技术员可强的多,而且因为光天和解放本身就有充足的经验,给工人师傅的培训以及现场的实施。

这指挥管理方面,可比宝钢原先的人强多了,整个项目的进度飞速发展起来。

于大半年后,也就是78年7月,是终于将这第一炉高炉点燃了。

这时才开始他们真正的产线设计,以及连铸项目的实施了。

这方面宋总工了解的就不多了,只是吩咐了厂里的技术,以及一些老师傅们,全权听俩人安排。

解放几人倒是按着他哥的要求,先与宋总工确定标准,毕竟他们目前的老产线,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是一条产线一个标准。

按着他哥的建议,让宋总工按照他们轧钢厂的标准从事生产。

开始他们还担心人宋总工不答应呢。毕竟这年头厂跟厂还是比较独立的,尤其是设定标准的这些事儿。

有些厂里的领导他就是觉得,应该厂里自己设定标准。让其他有需求的厂,按着他们的生产标准跟他们提采购需求。

当然这种事儿也就目前几年管用,等以后私企起来了,或者外企过来投资后,就不一样了。

私企虽然没啥标准,但是灵活多变。

而外企技术先进,很快就会抢占国企的市场,最后这些市场上标准就按找国外的标准实行了。

国内的许多老国企,最终还是只能按照别人的标准生产了,要不就只能被市场淘汰了。

而宋总工算是比较开明的,愿意跟着他们的先进标准,进行生产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