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316章 圣手玉臂巧为工,活字胶泥传天下【1 / 2】

太玄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既然如此,请许先生为我撰写一篇檄文以号令天下如何?想当年袁曹开战前,那袁绍袁本初叫陈琳撰写讨贼檄文一篇,可谓是振聋发聩啊,虽说袁曹交兵最后袁本初是遭遇了官渡之败,但是这檄文的重要性还是非常重要啊,这传檄天下的第一炮能否打响,可是要看你许先生了!”

历史上四大讨贼檄文分别是袁绍手下谋士田丰的讨曹檄文。骆宾王的讨武则天檄文,朱元璋的法援习文,天国的北伐檄文。

狄泉当然知道,想要让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的老百姓云集响应自己的举动,这篇所谓的“讨贼檄文”,可是重中之重。

“这点寨主自然不必挂心,许某人自然会用心为之,然而这传檄天下,所需要之传播数量何其巨大,要是只靠手抄,只怕太过离谱,还要妥善处理。”

许贯忠是什么人才,胸藏万卷书啊,想要做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可谓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但是你传播上会有问题。

因为这个时代可没有打字复印机,你想要大规模拓印东西,那得靠着雕版印刷,但是匹配的雕版是很少的,只有少数书籍才有。

就拿原着里的“圣手书生”萧让来举例子,他在被“神行太保”戴宗骗上梁山的时候就一直是在那里抄书的。

而实际上,此时雕版印刷是有的,问题就在于雕版印刷发明之后,人们用木板做原料,相当省钱。一部书版,可以印出几百部,几千部,比起一字一句地靠手抄写,真是简便多了。

它的发明和推广,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确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雕版印刷还是有它的缺陷。

第一,每印一页书就得刻一块版,每印一本书就得刻一副版,人力物力耗费甚多。第二,一部大书往往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如果印了一次不再印第二次,显然是很大的浪费,倘因不得已的事故半途而废,损失更大。第三,一块块书版,占据着大量空间,保存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这玩意普及不了,只有东京这样的大城市才有可能有,所以活字印刷的发明就很重要了。

活字印刷是北宋发明家毕昇发明的,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活字印刷术就是预先制成单个活字,然后按照付印的稿件,捡出所需要的字,排成一版而施行印刷的方法。采用活字印刷,一书印完之后,版可折散,单字仍可再用来排其它的书版这个方法直到现在也是世界上生产书籍、报纸、杂志的方法之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按说按照时间,现在活字印刷术已经发明改进了,但是,毕昇在发明了泥活字之后,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因此来不及向同行们介绍他的新发明,这可能也是这项发明未能及时流传和很少资料记载的原因,不过,这只是推想而已。

毕昇死后,他创造的活字落到了沈括的侄子辈手里,被当作“古董”宝藏起来,这样,世界上第一副泥活字从此默默无闻了。

在毕昇发明泥活字之后50多年,即北宋崇宁二年,浙江温州出版了活字印本佛经,这是1987年在温州市郊白象塔出土北宋文物中得到证明的,这里出土有《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和同一出处的《写经缘起》残页。

后者写有“崇宁二年五月”,它与前者纸质相同,色泽相似,因而考古学者断定佛经亦为同年之物。温州烧瓷工业发达,有烧制泥活字的物质和技术条件,所以考古学者断言温州出土的这件佛经残页,当为《梦溪笔谈》中关于泥活字印刷记载的确切实物见证。如果此说成立,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泥活字印本了,也是世界上第一本泥活字印本。

后来,南宋时,做过宰相的周必大,曾仿照毕昇的方法,在1193年用泥活字印过自着的《玉堂杂记》。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近用沈括的方法(实即毕昇的方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这可以说是宋朝的最可信的泥活字印本,可惜原印本也早已失传了。

宋朝以后,泥活字印刷还继续被人采用,并取得了成功。

但是毕昇的这项发明,实在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这项技术并没有因为毕昇去世而被人遗忘,而是被后人继承下来继续使之发展。

也就是说,在宋徽宗年间,这活字印刷术还没有普及,甚至都没有太多的人知道。

但是狄泉知道啊!

现在梁山上就有着两个现成的人才可以来进行这项技术的创作,那就是梁山泊造假二人组——“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将”金大坚。

萧让书中当时着名书法家,善写当时苏、黄、米、蔡四种字体,人都唤他做“圣手书生”,后来是梁山第四十六条好汉,星号地文星,职务为行文走檄调兵遣将。

说白了这小子就是个文书的工作性质,让他来书写胶泥活字的字体完全没问题。

至于这个“玉臂将”金大坚,则排第六十六位,上应地巧星,负责制造兵符印信,书中赞诗说他“凤篆龙章信手生,雕镌印信更分明。人称玉臂非虚誉,艺苑驰声第一名”,可见其雕刻技术是非常厉害的。

而且原着里,在梁山征方腊前,金大坚与皇甫端一起,被皇帝留在了京城,“驾前听用”。最后“在内府御宝监为官”。

众所周知,这个该死的宋徽宗道君皇帝的艺术造诣是很高的,尤其是在书法和金石方面,基本上不算上登峰造极,那也算是眼光很高的了。

“玉臂将”金大坚这小子不仅能够得到道君皇帝的青睐,还能够在御宝监为官,这可是对于他手艺的最高级别认可。

不过,这小子被狄泉弄上了梁山之后,现在还一直闲置着,没什么大用,现在是没有那么多的印章可以让他去雕刻,这老小子白吃白饭好长时间了。

现在,这不正是他的活计吗!

就让他去雕刻胶泥活字去吧,玉石都能够雕刻,雕刻胶泥活字那不是更加的手到擒来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