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51章。喜欢吃烤红薯的赵小文【1 / 1】

湘中老头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进入了11月份,天气开始变冷,今天赵小文来天龙烟花玩,手里提了一大袋东西,径直走进宋优的办公室。

宋优起身相迎,赵小文虽然和赵老大对着干,但是对其他人还算比较客气,宋优在那边上了两个月班,赵小文也只是冷落他,没有故意刁难他。

赵小文从塑料袋里掏出两个煨红薯,给了宋优一个,这个季节是红薯的收获季,从地里捡红薯挖出来,用水洗掉外面的泥巴,放到通风处阴干几天,然后埋进柴火堆里烤半个钟即可,把红薯皮剥开,那真是香味四溢,有的红薯还能烤出糖汁,当地人把烤红薯叫煨红薯。

赵小文毫不忌讳自己的形象,用手拍了拍红薯,然后吹了吹就剥开红薯大口大口的吃着红薯,然后一边说:“这煨红薯真的好吃。”

然后他自顾自的说:“这吃煨红薯,可是有讲究的,捧在手里,一定要先拍一拍,再吹一吹,然后才吃的。”

宋优哑然失笑:“赵总这是在教我做人呀,我受教了。”

赵小文瞄了他一眼说:“你真是个聪明人,快点吃吧”

宋优也吃了几口,确实是又香又甜又糯软,肚子里面也暖乎乎的挺舒服。

吃完红薯,两人喝了杯茶漱口,赵小文心满意足的说:“嘿嘿,我这辈子没什么奢求,有煨红薯吃就不错了”

宋优好奇的问:“以赵总的身价,这吃个红薯,有什么难的?”

赵小文看了他好一会,然后把头靠在椅子上,看着天花板,似乎在回忆着什么,然后突然说了一句:“今天这个煨红薯真好吃,但永远比不上那一次。”

宋优不好插话,就静静的等着他说话,知道他今天来,肯定不是送自己两个红薯吃这么简单。

赵小文喃喃自语:“那应该是40年前了,我记得那一年我才5岁,也是这个季节,老头子因为投机倒把,给抓了进去,家里一分钱都没有,一粒粮食也没有了。”

“我母亲去找赵家亲戚借米,他们怕受到牵连,都不肯理我们,有的甚至连门都不开。天黑了,我闻到他们家里漂出阵阵饭菜香味,口水直流饿的哇哇大哭,我母亲带着我走路想去外婆家讨点东西吃,走到半路我再也走不动了,我母亲背着我走了一段,不小心又摔下坡,脚也扭伤了根本走不动,离我外婆家还有十几公里啊。”

“那冬天的风吹得呼呼响,冻得我打摆子一样的颤,我们母子俩就抱在一起,在山脚下的田边大哭起来,天气又冷的要死,当时我才5岁,根本不懂得死的概念,我只知道自己又冷又饿又怕。”

“好在有一户农民干活回家,他们两口子发现了我们,把我们带到他家里去烤火,还给我母亲用土方治伤,给我们提供睡觉的地方,听说我们没吃饭,还给了我们每人煨了一个大红薯,足足有一斤多重,我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差点噎死,我感觉,那是我一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赵小文的眼睛开始发红,语气也开始有点哽咽,宋优连忙接上话:“赵总不用太伤心,那个年代大家都苦,现在日子不挺好的吗?”

赵小文笑了笑:“你知道那户农民是谁家吗?”

宋优摇摇头,赵小文说:“你猜猜看?”

宋优突然脑中灵光一闪,脱口就出:“难道是我家?”

赵小文大笑着握着宋优的手说:“我母亲跟我说,一定要记得那户人家的名字,叫宋鼎新,可惜不久我母亲去世了,我也不知道你家的具体位置,后来我跟着老头子去县城生活读书,一直没有上门致谢。”

宋优这才明白过来,难怪赵小文记得父亲的名字,而父亲却总说没有和赵小文打过交道,那个时候赵小文才5岁,父母哪里记得这么多?只记得他们是路过的母子,给他们提供了烤火和住宿的地方,然后每人给了一个煨红薯如此而已。

赵小文也算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这么多年一直记得父亲的名字,期间虽然没有报恩,但上个月中秋节还让自己带了礼物和钱,宋优也感激不尽,连忙向他致谢。

赵小文正色道:“你不知道,不是有那么一句话,滴水之恩,当当什么来着?对了,当泉水之报,不对,好像是当涌泉相报?如果不是你父亲救了我们,我们母子俩可能真的就会冻死在那山下,你安排一下,这两天我还要去你家当面感谢两位老人家。”

宋优推辞:“举手之劳而已,不就两个红薯吗?我父母早就忘记这个事情,没必要再辛苦你跑过去,这都是小事情,我们农村人朴实好客,能帮的肯定会帮。”

赵小文笑了笑,提出想参观一下花炮厂,宋优自然欣然同意,在花炮厂转了一圈,看到车间几十名工人忙忙碌碌的样子,赵小文似乎十分惊讶:“短短半年,就有了这样的规模,真是难得呀!这一年能赚多少钱?”

宋优微笑着说:“目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各方面都要投入不少钱,今年的目标是保本呀。”

赵小文有点羡慕的说:“我现在手头也有点钱,不知道该投什么项目,你帮我想想办法?”

宋优又开始头痛起来,他最怕的是帮别人当参谋,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万一人家失败了,就会怪罪自己。

而且对于赵小文,宋优并不傻,他看得出赵小文的虚伪,自己父母当初救了他们母子肯定是真的,但赵小文如果真的心存感激,早就上门致谢了,不知道地方那是假的,宋优家和赵小文老家不到5公里,只要知道名字,随便一问都有人认识。

去县城生活那更是个借口,不就十几公里路吗?这都过去30多年,却从来没有去过一次,现在又重提旧事,宋优看出赵小文有点打感情牌的味道,所以才拒绝他上门,现在又让自己帮他出主意,宋优只好选择看破不说破。

宋优说了一堆客套话,并答应如果有好的项目一定通知他,赵小文才满意的离开。

晚上宋优没有加班,整个厂他交给了宋冠军打理,宋优回到家里,将赵小文下午所说的事情,原封不动的转告了父母,父亲有点惊愕:“好像是这么回事,我们当时也没放在心上,只是看他们可怜,那女的说回石万村娘家,我连名字都没问,没想到那个就是赵仁杰的前妻和大儿子。”

母亲去张罗晚餐,然后父亲又讲起了赵仁杰过去的那些事情。

说起赵仁杰大家对他的发家史至今仍然津津乐道,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慢慢仔细看,那真的是个天才。

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前大陆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很多商品供不应求,并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还得凭票购买。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些紧俏商品就出现了黑市,不用票也能买到,就价格比供销社的价格会高很多,有些头脑灵活的人就通过自己的关系弄到各种紧俏商品,然后在黑市里高价卖出谋取利益,但如果被抓到了,亲的没收商品罚款,严重的可以判刑甚至枪毙。

虽然政府严厉打击投机倒把,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仍然有不少人铤而走险,赵仁杰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开始小打小闹赚了一点钱,到了70年代中期, 看到国家政策开始有了一些宽松的调整,他觉得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特意跑到岭南丹霞县去考察了半个月,惊讶的发现一个巨大的商机,在老家卖到两块多一斤的优质猪油,在岭南竟然只要一块5,而且质量好还大量供应!

他大概算了一下,一桶油200斤,净利润差不多有100块,要知道当时一个正式编制的老师一个月工资也就100来块钱,赵仁杰琢磨着如果从丹霞县一次拉30桶油过来丹岭县,一个月跑一趟,他可以月收入3000以上!

说干就干,他在回去的时候真的悄悄的拉了30桶猪油准备发一笔小财,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他刚进入湘省,就碰到了工商检查人员,由于没有相关手续,湘省的检查人员就将这批猪油扣押了,但国家政策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松动,直接没收已经不符合国家条例,加上当地缺少猪油,后来湘省工商以1块5一斤的价格,将这批猪油强制收购了,忙活了半个月,赵仁杰一分钱没赚啊,倒亏了大几百。

拿着几千块钱现金的赵仁杰,垂头丧气的准备去火车站买票回家,此时刚好接近年关,天气非常冷,赵仁杰还惦记着那些白花花的猪油,走着走着突然脑瓜子灵光一闪,一个疯狂又大胆的主意,从他脑海中诞生。

他又跑回岭南丹霞县,买了100个空油桶,然后往里面注满水和泡沫,只在最上面浇了薄薄的一层温猪油,不到一个小时,这些猪油就冻结起来,从表面上一看,这一桶都是完完整整的上等猪油!

他如法炮制制作了100桶假猪油,然后又租了一台大车,拉着这些猪油往湘省跑,还是在同一个地方,又被当地的工商局给拦住了,因为上次的猪油价格便宜质量好,工商局领导非常满意,这次又按老方法,提出3万元将这批猪油强行收购。

赵仁杰表面叫冤不同意,可心中却乐开花,工商局见他不同意,又给他加了一毛钱一斤的运费,赵仁杰装作很不情愿的接过钱,一出门马上一溜烟跑掉了,就这样他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净赚到了3万块!

有了第1桶金,赵仁杰胆子也大了,开始放开手脚大展身手,哪个行业有钱赚就干哪行,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提高,对家电的需求快速递增,批发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赵老大赚得盆满钵满。

等别人也进入这行的时候,赵老大又把目光瞄准了电视信息接收器,辉煌数码应运而生,后来又生产收录机和vcd,不得不说赵老大的眼光独特,永远走在别人前面。

赵仁杰很快就成了丹岭县首富,家里建了大别墅,90年代就开着上百万的豪车,是当地最有名的企业家。

赵仁杰手里有钱后,开始了收购和扩张之路,最经典的一次投资还是收购冬湖煤矿,用了仅仅800万,就收购了当时价值5000万以上的冬湖煤矿(如今价值1亿以上),然后又用300万收购了当时价值上千万的辉煌酒店(现在价值3000万以上)。

父亲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讲着赵老大的故事,到了晚上10点多,父亲看着宋优沉思不语的样子,忍不住问了句:“你跟赵小美怎么样了?赵仁杰知道吗”

宋优才回过神来说:“老样子,赵老大是知道的,也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对。”

父亲仰脖将杯中的酒一口喝完,说了句:“如果觉得合适,你选个时间跟他挑明一下。”

宋优点头回答:“等元旦吧。”

躺在床上,赵小美就接照惯例发来了视频,赵小美穿着件粉红色的睡衣撒娇:“亲爱的,漂亮不?”

宋优:“我的小美女穿什么都好看。”

尽是肉麻的情话,此处省略3000字!!

似乎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轰天雷的销量,有点超乎宋优的预料,很多零售商一听说客人要买的烟花是白天燃放的,都主动积极的推销轰天雷,毕竟一个烟花可以多赚10块钱的净利润。

张伟峰在省内又找了好几个批发商,轰天雷每个月都要下好几十万的单,宋优庆幸当初开除张伟峰时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没有把关系搞僵,不然张伟峰也不可能给他推荐那三个大客户,现在更不可能帮他销售轰天雷,真应了那句话,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