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霜叶知道,皇太后这是警告,是在告诉她,若不乖乖听她的话,她的下场就会如这锦绣一般,支离破碎。
做完这一切,皇太后才抬头:“沈霜叶,你可知罪?”
沈霜叶垂着眸:“臣女知罪。”
“哦?”皇太后冷呵一声:“那你倒说说,是何罪?”
“臣女利用冬至宫宴,令沈夫人母女归还我娘的嫁妆。”她匍匐叩首:“是臣女擅作主张,望太后娘娘恕罪。”
“呵!”皇太后嗤笑一声:“只是利用了冬至宫宴?好一出抛砖引玉,划地为营,可是连哀家都被你利用了!”
她只说利用了冬至宫宴,却没提放印子钱一事。
也就是说放印子一事可以是她策划的,也可以说是沈秋萤自作受,只是刚好被沈霜叶发现,继而利用。
宫宴上她用皇室威名作引,让她同意将告状之人传上殿,就是为了后面的戏码。
皇太后眯了凤眸,原以为沈霜叶是个单纯天真的闺中女子,没想到却还有这般计谋,属实是她看错了。
沈霜叶头磕在地面上未曾起来,她以情真意切的声音道:“太后娘娘,我父亲将沈秋萤送进昭亲王府,便是起了攀附昭亲王的意思,太后娘娘重视臣女,给了臣女一个选择,臣女之所以在冬至宫宴做那么一出,就是为了告诉父亲,臣女将忠于太后娘娘,日后,断不会对父亲的话,听之任之。”
听到这话,皇太后起了冷怒的眸眼不由松了一些。
只见沈霜叶继续道:“臣女以母亲的嫁妆为媒,揭发沈秋萤放印子一事,又逼迫沈夫人交还我母亲的嫁妆,便是臣女对太后娘娘示以忠诚的证据。”
“只是,臣女势单力薄,若无太后娘娘支持,冬至宫宴一事断不会进行得这么顺利。”
皇太后是独裁之人,又身居高位,她受不了旁人对她的一点点利用,沈霜叶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她知道皇太后一定会问罪于她。
而她,揭发沈秋萤放印子一事,可以中伤昭亲王府,又在众目睽睽之下逼迫苗素娥交出嫁妆,便代表她已不顾丞相府脸面,要与丞相府反其道而行。
她不知道皇太后看中了她什么,但绝对不是单纯的喜欢她,既要利用她,那以上的这两点,都是皇太后乐意看到的。
所以她说这是对她表示忠诚的证据,一点问题都没有。
果然,皇太后听到沈霜叶的话,心里的怒气一下就散去了不少,斥道:“那你也该与哀家商量一番。”
“太后娘娘说得是,是臣女思虑不周,惹太后娘娘伤心,望太后娘娘恕罪。”
沈霜叶把皇太后的毛这么一顺,皇太后便彻底没了气:“你啊!瞧你性子安安静静的,竟不成想给哀家闹这么大一出。”
她拂了拂手:“跪着做什么?还不快起来。”
“谢太后娘娘。”
“你既然要跟着哀家,那哀家有件事要交给你去做,你可答应?”
沈霜叶心神微动,终于要揭开皇太后的意图了。
不管前面她说得多生动,也不管皇太后最后是喜是怒,她最终的目的,始终都是要亮出来的。
沈霜叶按兵不动,抬眸:“太后娘娘请说。”
“近日朝中各官员所职有所变动,摄政王正为此事烦恼不已,哀家手下有一得力之人,此人名叫赵明和,哀家想把他安排去京城巡防,任中郞,只是你也知道,朝中事务哀家是无权干涉的,哀家要做的事,就是去说服摄政王,答应把赵明和,安排到巡防营中。”
“……”皇太后这话,可以说是开门见山了。
朝中谁人不知皇太后在跟摄政王夺权,虽然嘴里说着无权干政,可做的事又是那么明目张胆。
只是皇太后为何会认为,她可以左右邵珺澈,让赵明和进巡防营任中郎?
她身居皇太后之位都没有办法,为何觉得她能做到?
而且,皇太后说她不能干政,难道她就可以干政吗?
眼见她不说话,皇太后眯了凤眸:“怎么?不愿?”
沈霜叶敛了神,垂眸:“回皇太后,摄政王位高权重,臣女不过一个女子,如何能担此大任……”
话虽这么说,可这个时候她也不能将皇太后惹毛,便转了话锋:“只是,皇太后这般重视臣女,臣女愿意一试。”
皇太后前面还拧了眉,后面便满意的点了点头:“放心吧,哀家不会让摄政王伤害你的,一切有哀家呢。”
沈霜叶最好能有些用处,邵珺澈若真喜欢她,这事便轻而易举。
毕竟,邵珺澈可是连他母妃的遗物,都送给了沈霜叶。
赵明和,是皇太后手上的一枚棋子。
上一世的这个时候,她还在昭亲王府歇斯底里,见到赵明和的时候,他已经是京城巡防的统领。
那个时候她还不知道赵明和是皇太后的人,直到后面她献计皇太后,设局京城内乱,她才知道赵明和原来是皇太后的人。
算了算,那也是四五年后的事了。
这一世,她居然这么早就与赵明和撞上。
或者说,是刚刚好。
巡防中郎,不过是巡防营里头的一个小官吏,要熬到巡防营统领,没有几年的时间是不可能的。
皇太后这个时候将赵明和送进去,做到统领的位置时,刚好与她上一世见到赵明和的时间不相上下。
回丞相府的路上,沈霜叶不由绞尽了脑汁,在想上一世的这个时候,是谁进宫见过皇太后。
上一世的皇太后又是利用的谁,将赵明和送进京城巡防。
然而无论她再怎么想,脑海都是一片空白。
谁叫她上一世这个时候,还被困在昭亲王府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与世隔绝,日日只围着邵锦华一个人转。
想多了,沈霜叶便有些头疼。
这时,脑海突然浮现那日,她在摄政王府的书房为邵珺澈分类奏折时的情景。
他手执笔墨,挥毫而下,一本又一本,从下朝开始一直持续到黄昏日落,他会择要政先批,先顺国患,后解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