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苏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项红跟所有人基本上都谈妥了,就能安安心心的过个年,一切等到年后再行动。
之后的除夕夜,幺舅回外婆家团聚,项红他们一家还是决定留在三岔路口这边过年,一家人吃饭也很方便,幺舅回家房间就让爷爷奶奶暂时住两晚。
晚上吃完饭一家人可以一起看春晚。这时候的黑白电视机都不是家家有的,很稀罕。周边村子的小孩,放寒假经常来小卖部门口看电视。下午电视机一般都是开放着的。
初一的早上,一家人吃过汤圆鸡蛋。
所有人都会约着一起去爬山,现在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在山上去捡柴回来,意喻今年一年都发财。
初二小卖铺就开店了,陆陆续续的有小朋友拿几毛钱来买小火炮或者零食。这两天都在三岔路口这边住的,初二项红跟爸妈一起去外婆家玩一天。
初三幺舅就回店里面了。
渐渐的路上的行人也多起来,项红就让幺舅先去隔壁砂河镇砂河一村的村长办公室问一下租地建房的事情,早点落实下来,免得发生意外得不偿失。
没想到才过了几个月,价格就又涨了不少,面积大了四分之一,租金贵了快超出一半了。
最终谈下200一年,合同依然签的30年,等初五他们财务上班就直接去签合同交第一年的租金盖章。
定下来后,二姨和小姨来了一趟。都是带着存折来的,二姨可以拿出600块钱自己要留出一部分钱应急,小姨居然可以凑到1000块,自己也不准备留多少钱,等小姨父开工就去赚钱。
项红说“这样,我出2000 ,二姨600我借你400 ,小姨1000 ,总共4000块,我们先准备材料,建一个平房,二层楼也等到后面在加一层,我大姑说今年的砖和预制板都涨了点,不知道4000能不能把平房建好,实在不行先打地基”
“到时候让幺弟多帮忙建房这边的事情,我去帮她看店”小姨说到,她现在肚子大了,也不方便干太多体力活。
项红说“小姨你们不用担心,这段时间我们把中间的门面开起来,能卖什么都可以,多少也能赚一点钱,二姨你现在月份还小也可以帮忙看店,建房子就让幺舅多帮忙跑一下,之前都是他去跑的材料,让我爷爷带着小姨父先去帮忙准备基石,都是算工钱的”
“没事,你小姨父没有开工,让他先去跟你爷爷干几天,争取把基石都准备好,包吃就行,工资就算了”
项红“我爷爷还不是要给工钱,不能白干,我让我大姑从去年就开始把一些残次品的砖留着了,到时候后面修一个围墙,说不定还可以养鸡养猪了,现在开餐馆每天的潲水都是挑回去我奶奶喂猪,年前猪杀了之后,今年奶奶就准备养一头猪,不然就浪费了”
二姨说“可以啊,先把猪圈围起来,下个月就把猪仔买回来放进去,吃潲水的猪儿长得快,下半年在我生之前我都可以来喂猪,年前应该就能卖不少钱,”
项红“可以,我给幺舅说,等幺舅把材料这些弄回来就开始自己建,二姨,等年后二姨父走了,你就来这边住,让幺舅住小卖铺货柜后面的小床,反正他以前也住那边,你就住他的房间,这样也方便”
“要的,那个山上确实太远了,单程都要走一个多小时,当时嫁给他也是病急乱投医”
项红前世是后来才听说二姨为什么嫁给二姨父的。
二姨赵蓉长得小乖小乖的,圆圆脸,小学毕业后,就到处打临工,没事干就在家帮忙干农活,后来年纪大点,她自己在外面打临工是认识了裁缝店的师傅,就跟师傅拜师学艺在师傅店里当临工,工资很低的那种。
渐渐的村里有一些小盲流就喜欢骚扰她,经常在她回村里有意无意的去找她。还有一些有妇之夫也不要脸的调戏她,赵蓉那时候脸皮薄,又说不过这些人,那个有妇之夫的老婆还怪赵蓉是个狐狸精,这种女人不去管自己的男人,活该被男人欺负。
赵蓉实在是不擅长骂架,后来就让家里给说亲,在周围的村子也介绍了两个男的来相看,到村里就会被那些小盲流乱说一通,污蔑赵蓉已经跟别人处对象睡觉这些。
渐渐的附近村子的都不好再给她说亲了。
没得办法,外跑找人给她在很远的山上的人家说杨勇二姨父,家里是真穷。杨勇是老大,有两个弟弟,因为身体素质还可以被招进了部队当兵,但是学历不怎么高,也没有关系他自己也不擅长经营,一直当了七八年也没有升职的,估计再过一两年就要退伍了。
杨勇见到赵蓉就同意了,赵蓉长得乖,而且家里条件也比他们家好太多,赵蓉也想早点拜托村里的那些盲流和闲言碎语。第二次见面就扯证了,等杨勇第三次回来办酒席。
赵蓉就搬去山上杨勇家了,他们结婚杨勇家是真的什么都没有帮上,杨勇以前的津贴都要补贴家里,自己存的也不多,就在老家的土房子里面布置了一件新房。
项红还记得她前世就去过一次,印象深刻,就是那种深山里面,村里全是土房子,要走一个多两个小时才能走到项红他们村,有些人一年都不会去一次城里,
前世项红就跟二姨关系好,也心疼她晚年生活不好,从厂里回去后就给别人做家政,五十几岁还在做,手脚都是关节炎,后来二姨父部队给之前当兵的补办了养老保险,拿了退休工资后她才没有出去干活了。
可是她自己没有养老保险,只有一起用二姨父的退休工资,生活很拮据,表妹每年会补贴一点,不至于太凄惨。
现在才刚开始,项红想的一定要帮助二姨,让二姨父想办法转业到一个稳定的单位,再带她做生意赚点钱,至少发生不会担心生病没钱只有等死的那种情况。
初八建筑公司的人回来了,初九工人也都回来开工。
餐馆在六就已经开业了,早餐少做一点也能都卖完,卖不完的自己人多也能消化掉,不会留到第二天重复卖,口碑很重要
大姑上班后,在砖厂定了一批红砖直接送到前面的坝子里面,残次品的砖块早就送到坝子里面已经开始建猪圈了,先给猪圈挖了一个大的蓄粪池,在上面搭建好留一个洞,以后猪粪都顺着猪圈挖的粪槽全部清理进粪池里面,保持猪圈的干净预防小猪生病。
在靠近砖厂的的坝子一边,用红砖把围墙围起来,隔出五个小隔间,每个小隔间放两头猪。一次能养十头猪,再多怕养不过来。
小舅在小卖铺贴了一个纸牌写上收:米糠、玉米、红薯。
项红也让赵明去村子里的打米店跟他们谈好收购米糠,这家打米店是方圆几十里唯一的一家,大家都会去他家打米。
以前的米糠他们都往外面的饲养场卖一部分,现在卖给他们还比较近一点。反正收购价格一样。
阳历已经是2月初,平房四间房的地基已经打好了,猪圈的水泥地也磨平,猪食槽和猪圈门也搭好。等水泥地干透之后,就能去买小猪仔回来了。
到2月底,平房建起来,之前的4000 根本不够的,后来项红追加了1000块才将将够用。
门面放中间的那一间,用来放收来的玉米,米糠等东西,前面摆了两个簸箕卖苹果和梨子和香蕉。
目前这三样水果是最常见和最好卖的,这个门店就直接付租金,算是他们租的,给了一个亲情价10块钱一个月,100包年。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慢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