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雪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为这个繁荣,有些太轻飘飘的。
来的太快,可能走得也会很快。
凭心而论,当下的华夏劳动人民专业水平还是不够,甩开膀子加油干他们没问题,但很多人或许连大字也不识一个。
所以,其实在这繁华之下,受限于知识水平,导致工人的层次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也有重大差异。
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工人数量超过九成。
这还仅仅是京城的情况,在地方,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当然,这个情况短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因为在外资入华的情况下,华夏会经历从农业化社会到全面工业化社会,再从工业化到现代工业化建设。
而这两个社会结构变化的阶段所带来的工业化红利,可以让华夏人民至少吃上三十年红利。
但即便如此,叶知寒仍要未雨绸缪。
因为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从开始建立,到完成一代人的知识武装,至少要二十年。
如果华夏抓不住这二十年,那这繁华就是昙花一现。
没有人比叶知寒更清楚。
华夏当下的繁华得益于上层的军工建设。
而华夏的繁华的底层逻辑——是别人塞进来什么,我们就要接受什么。
放眼全国,除了军工厂之外,所有的工厂几乎都有外资的身影。
而完全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几乎不存在。
所以,当下对国防而言,最重要的是补上中端以及低端军工的窟窿。
对国家而言,最重要的是在这工业经济红利之下,迅速建立起华夏的义务教育体系。
外资企业入华的真正好处,并不是带来那短暂的gdp提升。
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只是和技术,对舶来品进行研究、融会、并学以致用。
想要完成后者,需要的正是一批又一批涵盖各行各业的知识分子。
在沈飞的叶知寒满脑子都是光弦武器,像是攥在了牛角尖中一般不能自拔。
但回到京城后,思绪明显就开阔了很多。
在这里他更能深刻的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到底有多重大。
此时的五院像是一个学堂。
而他则像是一个年级主任。
之前翔宇同志提过将五院翻新扩建,更大气一些。
但叶知寒还是拒绝了。
这个五院经历过国家最困难的那段时光,对于叶知寒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院子那么简单。
在它的青砖墙上用粉笔画下的公式、缝隙大小不一的砖路上留下的缺角,甚至楼上的被换了一个又一个的大灯和院子里的那个躺椅,都是那段艰难历史的见证者。
之前他不想扩建。
这次见过那些老兵之后,他就更不想扩建了。
如果这建筑真是老到了不能用,那就干脆做个军研博物馆。
他是自愿把堆满一屋的草稿纸拿出来当做展品的。
叶知寒在走廊上缓慢走着。
光学研究室内,正带着研究院公关难题的赵章顺,无意间看到了这个不打招呼偷摸回来的院长
暂停了理论推导,悄悄的离开了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