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章 拜访东溪村老先生【1 / 1】

老胡说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了晚上,父亲他们将我接回村里,立马就抱着我送到村长家。

一进门,父亲就扑通跪在村长面前。求村长一定要想办法救我。

老村长拉起父亲,说会有救的,快抱进来。

进了屋,只见对面坐着个老先生,他两鬓斑白,头束道髥,双眼炯炯有神。身着一身黑色道袍,脚下一双厚布鞋,手持一个八宝通天镜。其气质仙风道骨。

见父亲抱在手中的我,他用手在我额头上点了几下。本来正难受的在苦苦挣扎的我,只感觉头顶温热的很,一下就熟睡着了。

“快把孩子抱进屋,孩子母亲跟我进来,其他人不准靠近。另外去准备两只公鸡,两斗糯米过来。”

母亲听话将我抱进里屋,他们关上门后。只听见里面响起铃铛,和咒语声。

过了一会儿,那先生就让母亲抱着我的衣服,拿到门外大路边上烧。

这时,只听见一个浑厚的声音在同许多叽叽哇哇听不清的声音争吵。持续了好两个多小时,突然屋里没有了动静。

父亲很着急,又不敢推开门进来。

屋里传来一声老先生虚弱的声音道,“把两只公鸡杀了,把其中一只的血滴进糯米里,放到你家门前。另外一只杀了后,同干净的糯米放在屋顶。速度要快。”

父亲同乡亲们火速办完后,赶到村长家大堂。只见,老先生推门走出来,扶着门框十分虚弱。

父亲见状扑通一下就跪在先生面前,连磕了三个头。

母亲想急忙冲进屋里查看我的状况。被老先生制止后。

他缓缓讲道,“孩子没事了,先不要进去打扰他,天亮前他就会醒。记住,以后不可让他再到黄泥坡去,其他人也不准再去。这段时间,孩子身体会非常虚,不要让他乱走动,好好待在家里,过两个月就没事。切记,不可让他玩水,也不要告诉他这个事情。”

说完,老先生突然猛的吐了一口血。

王大娘着急的跑上前扶着先生,把他扶到椅子上坐着。

“三叔,您怎么了?是不是受伤了?您没事吧?”

老先生苦苦一笑,“无妨,我休息休息就好了,年纪大了,这次的事有点凶狠。好在孩子命硬。给我倒碗酒来,喝了酒我就没事了。”

父母见状,更是感激涕零的跪下谢恩。

老先生待乡亲们走后,便同他们说道,“这孩子命硬,但此次遭遇非同寻常。还是要小心,此后他如果平安长大,便是最好的。如果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发生,就带他来东溪村何家大祠堂找我。”

老先生交代完后,饮完最后一口酒。便出门走了。

天亮后,听见鸡在打鸣。本来有些打瞌睡的母亲,断断续续听见我的咳嗽。

立马冲进屋里,看到我醒后。她又惊又喜,抱着我就哭。

再后来,我一直相安无事。直到考上大学,现在又回到村里。

听完母亲告诉我小时候的事后,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原来我还有这么离奇惊异的事,难怪母亲一直对乡亲们这么好。原来是报恩。

总觉得心里有什么放不下的,又不知到底是什么。

回到家后,照常帮母亲洗菜做饭。一家人还是很平淡生活着。

好奇心一直在勾引我,总想去东溪村看看救过我命的“恩人”。

我打算先去老村长家,于是带了点礼物。就到老村长家拜访。

老村长如今退休在家,跟王大娘一起种点菜,养头牛。生活的很好。

见我来他家,他很是高兴,热情招呼我进屋。嘘寒问暖,不断表扬我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替村里争光。

王大娘,则是在厨房给我做好吃的,待我很是亲切。我很是感动。

临走之际,我跟老村长打听了东溪村的那位老先生。

他们纷纷对视了一眼,然后沉默了一下,就对我说,“孩子,你现在读完书应该找一个好工作,不要胡思乱想。好好陪父母。就不要打听这些了。”

看来老村长他们也同母亲一样,不希望我去找那位老先生。

但东溪村离这里也不算很远,现在交通比较好,两个小时我就能找到。

想到这里,我打算找个借口,一个人去看看那个老先生。

回家后,我骗母亲说,要到城里买点书,顺便买点好吃的。

母亲没有怀疑,答应了。

于是,我骑上了父亲的摩托车,就去找东溪村何家大祠堂了。

路上问了好几个人,才知道东溪村早就改名了。现在不叫东溪村,叫德社联盟村。

村子比较宽阔,这里是好几个村合并了。打听了许久,才终于在一个旧宅院前找到了写着“何家大祠堂”的门匾。门上的木漆都早已脱落,两扇门的门环锈迹斑斑。门口的两个石狮也不再威风。

敲了半天门,根本没人答应,也没人来开门。路上的村民看我的眼光也很复杂,都在窃窃私语。

正纳闷时,一个大伯上来问我是要找谁。我不知道名姓,只好说找住这里面的老先生。

来人告诉我,这里面原先住的是何家,何老先生是族长,说来也奇怪,这何家原本也有二十多户在这个村里住。十年前全不见踪影了,不知道是搬走了还是去哪了,没人看见。

“后来,就住这里面何家族长何玉清,噢,就是你说的那位老先生,也在几年前消失了。再也没看见过,他有一个儿子,有时会回来打扫一下祠堂。但这段时间,都没有见他家有回来过,小伙子,你找人家有事吗?”。

听到这里,我显然是很失望的,没想到物是人非,竟然不知道那位老先生去哪了。

“哦,没事,我只是听说过这位老先生,想来拜访一下。”

老伯拍了拍我肩膀,“年轻人,今天还是回去吧!说不定下次你来,就能见到了也说不一定。”

听完他的话,我又抬头看了看头上的牌匾,失落的回去了。

母亲见我情绪低落,也没直接问我缘由。想必她也是猜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