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炒土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此,二人逐渐便产生了猜疑不和之嫌隙。
咸丰五年,恭亲王生母孝静皇贵妃崩。
文宗谥太后,但不以本朝家法而言用明朝故事,“减杀太后丧仪”以别嫡庶,不难想见恭亲王对此深为遗憾。
自此,兄弟失和表面化。
恭亲王以“办理皇太后丧仪疏略”的“原因”,奉旨“罢直军机,回书房读书”。
肃顺得宠正是在恭亲王退出军机以后的事。
可见,没有文宗与恭亲王的手足失和,就没有恭亲王奕?于咸丰五年的退出军机;
而没有奕?的退出军机,可能就不会有肃顺于咸丰六年被重用的事。
由此可见,肃顺与奕?的不合,实际是源于咸丰皇帝的狭隘心思。
肃顺性格骄狂、锋芒毕露,掌权期间得罪了不少人;但另一方面其办事干练,也是事实。
肃顺有此优点与长处,因而颇得清议的好评,更得到文宗的重用,因此成为皇帝的亲信近臣,辅国公、协办大学士、署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并执掌印钥。
皇帝的重用,反过来自然也助长了肃顺的专横跋扈,甚至凌驾于满朝大臣之,连地位在他之的恰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也主动与其联络。
肃顺既有整顿朝政的锐气,又有尊贤的魄力,非一般大臣能比。
他不分满汉,用人唯才,力保曾国藩、左宗棠、胡林以及湘军。
清军镇压太平军有所收效,在军事的进展自然有肃顺保荐人才的“功劳”。
咸丰八年戊午科场案。因为他的坚持,杀了舞弊的正考官大学士柏葰,扭转了科场的歪风邪气。
肃顺接任户部尚书后,不留情面地查办了户部司官与官钱号勾结舞弊的案子,他急于铸新钱,为的是稳定京师物价,行动之快,出人意料。
尽管财政收入紧张,经他多方紧缩,居然保证了军费供应。
肃顺刚愎自用,视满朝亲贵为酒囊饭袋,唯独对恭亲王奕?不敢掉以轻心。
恭亲王不但地位显赫,而且精明强干,对肃顺揽权是个潜在的威胁。
所以,为巩固权位,肃顺拼命与恭亲王为敌。
英法联军进逼京师,文宗以“秋狝木兰”为由,仓皇避往热河,命恭亲王留京出面议和,谓“办理抚局”。
文宗暗自盘算议和是假,争取时间部署兵力为真,他没想到恭亲王竟然真的跟洋人打了交道,文宗对此感到很不满。
肃顺则趁机重伤奕?,守旧派随之望风捕影,谣传恭亲王将借助洋人的势力造反,这更加重了文宗对恭亲王的猜疑,
最严重的事件是文宗将恭亲王摒弃于顾命大臣的行列之外,这加深了恭亲王与肃顺的矛盾。
清朝家法特别看重“亲亲尊贤”这四个字,选派顾命大臣,尤其应该按这个规矩办。
十个亲王,有七个是承袭而来,二个是由郡王晋封,只有和硕恭亲王奕?与诸王不同,是宣宗朱笔亲封,特显尊荣。
再说恭亲王与文宗兄弟手足,奈如一母所生,可谓亲中之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