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清三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大厅鸦雀无声,不少人看向李信。
李信一脸呆滞地四周看了看,都看我干什么?我什么都没说啊。
蒙恬走了出来,拱手说道:“大王,臣觉得此事封赏不妥。”
“哦?”嬴政有点好奇,“说来看看。”
蒙恬看了一眼李信,然后开口说道:“赵将军,此次虽立了大功,可资历尚浅,升迁太快,臣觉得不妥。”
李信嘴角抽搐,你蒙恬说就说,为什么要提前看我一眼。
就好像说,是我李信觉得赵启升的太快一样。
正想反驳一下,李信却又停住了。
这蒙恬恐怕是在给自己下套,自己上前说没人觉得赵启升的太快,恐怕蒙恬下一句就会同意。
到时候赵启封赏又变成顺理成章了。
这一次李信决定,自己一句话也不说,这才是上上之计。
嬴政没想到蒙恬会说出这些话,如果是李信说出来,他倒不觉得奇怪。
深深地望了一眼蒙恬,嬴政怎会不知道蒙恬心里所想。
他这是在保护赵启。
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这朝中多少人会眼红?
而大部分的朝内大臣,都还指望着分封制时,可以多分点土地。
就连战场上,抢夺人头功劳都时有发生,何况这种封侯拜相的大功劳。
没有拆穿蒙恬,嬴政对着所有人道:“你们怎么看?”
无人敢与嬴政对视,均低头不语。
对于赵启升迁如此迅速,众人自然是不服气的,但是这种大臣的封赏之事。
他们多说一句,都有罪,说了,可能就得罪了这位新晋的赵将军。
不说,就等于默认了蒙恬的说法。
目的都达到了,但人却是没得罪。
“大王,臣觉得应该封赏。”赵高此时开口发言。
谁都没想到,平日里话不多的中车府令,这时候给赵启说话。
“赵将军此次立下如此大功,如若不封赏,我大秦的军功制岂不成了摆设?”
赵高直接把秦律的军功制,给搬了出来。
杀敌就可获得爵位,这是自商鞅后,开始实施的制度。
这是秦国可以变强的主要原因,大秦锐士在战场上悍不畏死,为的就是这种公平的爵位升迁。
眼下,这赵将军获得了天大的功劳,却不封赏,这实在是不妥。
“不是不封赏,是等楚国灭了之后,大王亲自封赏!”蒙恬补充了一句。
他也没想到,竟然有人会帮赵启说话。
赵高不服,转身看向蒙恬,还想理论。
台上嬴政开口道:“蒙恬说的有理,这赵将军功劳不小,得亲自封赏才是。”
一句话,就定下了这件事的处理结果,大王都发话了,赵高也不敢反驳。
立刻低头称是。
李信虽然意外,但内心还是松了一口气。
这秦国里弓箭射的最好的,就是他李信,而且屡立战功,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将。
这次楚国之战,减弱了李信不少的风头。
这李信的箭法,在秦国无人能敌,可赵启却是连续两次,都用弓箭让人刮目相看。
李信清楚,赵高所说就算有点夸大,也八九不离十。
这让李信十分嫉妒,外加上赵启这升迁的速度。
如果不加以控制,要不了多久,就会超过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