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清三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女都算是帮了自己的大忙,屈秀帮助自己拿下了蓉城。
降服了整个陈郢的士族,赵启得到了士族们的支持,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攒了十万大军。
而崔颜则是帮助赵启,安抚了城内的大部分士族。
毕竟这里是郢都,不少的士族都居住在这里。
赵启刚进城的时候,各家人心惶惶。
明明是楚国最安全的城池,可却轻而易举被破了。
这些个世家大族怎能不心惊。
按照秦国的惯例,打下一个国家后,这国家内的士族都会被迁往咸阳。
谁愿意背井离乡?
可赵启,却是承诺了郢都内的所有士族,保证他们的安全,以及不会去咸阳。
而在其中斡旋的主要是以崔耀这一群“忠臣”。
赵启觉得“忠臣”这个词,用的并无不妥,崔耀本是要为国殉葬。
可楚王不争气,崔耀转而帮助楚王,更好地讨好赵启。
而崔颜在其中,也帮了很多忙。
眼下的郢都内,就像无事发生一般,百姓和士族都已习惯了秦军在街道巡逻,不少人已经默认了楚王将要成为历史,他们将要迎接新的国君。
可赵启知道,这些只是表面的温顺,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等待着楚军回访。
包括眼前的崔颜,赵启都不确认她到底是不是真心投敌。
“事情都忙完了吗?”看着迎来的二人,赵启问。
昨日赵启让崔颜清点城内士族的名单,以便后面管理。
“自然是完成了。”崔颜笑着答道。
“我也帮了很多忙。”屈秀也抢着。
“名单呢?”看这两人两手空空,赵启忍不住问。
“自然不在这里。”屈秀回头指着赵启院落的方向,“都堆放在你院内了。”
此时的文字多数是记载在竹简上,而郢都内的士族名单可不少。
赵启也不搭话,朝着自己的小院走去。
二女跟着自己一路小跑,看到赵启不说话,两人只是互相看着对方。
等到了院内,看到满地的竹简后,赵启还是感到头大。
这一个竹简也写不了多少字,若是换了纸张恐怕只要几本就可以了。
赵启忍不住想要琢磨下,这纸张是如何制造的。
可眼下事情,还是要抓紧做,赵启拿上了其中的一个竹简翻阅起来。
可当竹简翻开后,看着里面的文字,赵启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字怎么和平日里写的不一样?
“这人仁,是不是写错了?” 赵启看着崔颜问。
崔颜被问的一愣,走进一看,“没写错啊?楚国的仁和秦国的仁字写法不同。”
赵启这才恍然大悟,不光是两国的文字不同,恐怕其他各国的文字都不相同。
回想起自己学的历史,赵启心中感慨,幸亏最后大一统了。
不然光这国内的几种语言,就够自己学的了。
“这不同的文字真是不便,以后还是得统一下。”手中的竹简放回原处,赵启看向屈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