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32章高考成绩【1 / 1】

小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十二章 高考成绩[1/3页  胡建军指着手下的几个业务员,吐沫星子横飞:“大家都是两个肩膀上扛着一个脑袋,你们怎么就干不过王继东手底下的业务员?”  “建军,你要这么说话得话,我可就不爱听了,继东帮我们复习过功课,现在,我们背弃了他,选择和你一起干,已经很够意思了,可你呢?居然好意思转过头来骂我。”  “建军,我们到底为啥干不过王继东,你还不明白吗?咱们制作出来的徽章,根本没有人家的好看,说到底,还是人家王继东的模具做的好。”  胡建军叹了口气:“现在好了,我们生产的徽章滞销了,我没工资发给你们了。”  “建军,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我们跟着你,是为了钱吗?他王继东不是做了新的模具吗?咱们再模仿一下不就好了?”wwxsnew  一个叫陈二的知青说道。  陈二不说这话还好,他一说这话,胡建军更难受了。  胡建军从小时候开始,就一直很爱画画。  他的画画水平在知青里数一数二。  他本以为,王继东无论生产什么模具,他都可以轻松抄袭。  可这一次,当他买来王继东那边新生产出来的徽章,进行临摹的时候,却无奈地发现,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临摹出那种艺术感。  这一次,他彻底绝望了。  “好了,别说了,我宣布,从今天开始,咱们的小作坊正式倒闭。”  宣布这条消息的时候,胡建军觉得,自己身上的力气仿佛全被抽空了。  徽章卖不出去,导致库存大量积压,连工钱都发不出来了,再干下去也是徒劳。  胡建军一直都比较自负。可这一次,他觉得自己很失败。  而就在这时,房间外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胡建军在吗?”  胡建军往外一看,看到了前革委会主任老徐头。  因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老徐头已经走下历史舞台,成为一名平民。  胡建军倒是没有想到,已经丢了官职的老徐头,居然会找到他。  “徐大爷,您有事?”  “有点事,能借一步说第三十二章 高考成绩[2/3页  话不?”  “可以。”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院子的外面。  另一边,王继东的生意做的越来越红火。  他把徽章的生意做到了相邻的几个县城,每天下来,可以净赚三四百。  这个赚钱速度,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非常恐怖。  70年代后期,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二十元左右,王继东一天就能赚三四百,相当于一个工人两年的工资。  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王继东手里已经有六千多块钱的巨款了,距离万元户也只有一步之遥。  时光匆匆,转眼就到了高考放榜的日子。  这一年的高考,各地独立命题,所以,各个地方的政策都不太一样。  有的地方公布成绩,有的地方不公布成绩。  王继东所处的省份,便公布了考生的成绩。  等到到成绩下发通知的那一刻,王继东的心都提了起来。  尽管知道自己考的不错,王继东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继东,走啊!去县城看成绩去啊?”冯志和走进院子,笑着说道。  一大早上,知青们没有去地里干活,反而都聚到了铁匠铺。  他们也都听到了老王头的通知,准备去县里看一看自己的成绩。  “好啊!我也正等你们呢,等人到齐了,咱们一起去县城。”  到早上九点钟的时候,知青们终于聚齐了。  哪怕是和王继东唱反调的胡建军等人,也来到了李响的铁匠铺。  “人都到齐了,咱们出发吧!”  王继东招了招手,带着一众知青,朝着县城行去。  走在路上,众人的心情无比紧张。  高考,这是可以决定他们一生命运的事情,可不是儿戏。  如果能考上大学,他们就可以脱离农村,脱离自己插队的地方,再一次回到城市生活。  而且,这个年代的人,只要你考上大学,国家就一定会给你分配工作。  考上了大学,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  一行人来到县招生办门口的时候,这里已经人山人海了。  许多年轻人扒着头,朝里面张望,想看看红榜上有没第三十二章 高考成绩[3/3页  有自己的名字。  王继东在外面,想挤都挤不进去。  他朝着墙上的红榜看去,只能看到那些挤在一起的蝇头小字,根本看不清红榜上的内容。  “都别挤,都别挤,看完的就赶紧离开吧!”  “哎呀,是谁,摸到我的屁股了。”  放榜的现场十分混乱,招生办的人根本维持不住纪律。  王继东跟着摩肩擦踵的人群,慢慢往里面挤着,挤了好半天,也没挤进去。  而就在这时,马援朝却从里面挤了出来。  “继东,我看到你的成绩了,你知道你考了多少分吗?”马援朝的脸上满是欢喜。  “我估计,应该能上三百五十分。”  “三百五?猜低了,你考了三百七十八分,位列全省第二名。”  “全省第二吗?”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当王继东听到这个成绩的时候,还是情不自禁地咧开了嘴。  周围的考生听到这个成绩,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他就是那个考了全省第二的王继东吗?咱们县出了个人才啊!”  “这小子学习也太好了吧?”  一些已经看过成绩的考生,许多人都记住了王继东的名字,他们忍不住和身边的考生议论起来。  既然考了这么高的成绩,王继东上大学基本上稳了,接下来,就是填报志愿了。wwxsnew  依王继东的成绩,天下之大,哪里都可以去得。  不过,王继东还是想回到钱塘,在故乡挑一所大学上。  重活一世,王继东很挂念那些身在钱塘的亲人和爱人。  得知了成绩以后,王继东便没有必要往里面挤了。  轻松下来后,他笑着看了马援朝一眼:“援朝,看你这样子,似乎也考的不错。”  “我啊!考的没有你好,但也考了三百一十分,排在咱们县大榜的第三十六名,这一次,我应该能考的上大学。”  说道这里,马援朝的眼睛有些发红。  如果没有王继东的提前告知,匆忙准备之下的他,未必能考一个这样的成绩。  这时,许多看完成绩的知青,纷纷往王继东这边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