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道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七、花魁)
李妈妈又惊又喜,忙道:“好些了,好些了,吃了赵太丞的药后,这两日已能进些米粥了,再静养些时日,应能大好了。只是,春笛,你这脸……”
“这个妈妈无需过问,只要妈妈悉心救治念奴姐姐,春笛便听妈妈的去争那花魁。”春笛道。
“好好好,老身都依姑娘罢。姑娘本就秋波绵柔,歌喉婉转,如今又有了这绝色风流的容貌,别说看顾你念奴姐姐,就是老身与镇安坊,将来也都仰仗姑娘了。”
李妈妈说话自是滴水不漏,忽又道:“姑娘往后便是老身的亲女儿了,这名字也得改上一改。不知姑娘可愿意?”
春笛闻言,不禁想起了自己孤苦的身世。母亲在她出生之日便撒手人寰,父亲也在她幼年之时便去世了,这些年自己在汴京中乞讨度日,也就只有血观音和念奴姐姐待她好,让她感受到了如亲人般的温情。
此番为了念奴姐姐,不得不投身风尘去争那花魁,她虽是自愿救人,却也不愿再用父亲为她起的这清清白白的名字,遂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便随了妈妈的李姓。我幼时多灾多难,父亲为替我祈求平安,曾送我舍身去寺庙做活佛弟子,往后我便叫李师师罢!”
三个月后,汴京中七十二家正店之首的樊楼又酿出了新酒,开沽之日,樊楼门口绣幕如云,累足骈肩,有一妙龄娘子在樊楼的欢门前伺候点呈,她梳着鸾髻,一袭乳白色旋裙,流珠覆面,燕燕轻旋,如流云飞月,惊鸿掠影。
随后执缕金檀板献了一曲小唱,更是歌喉婉转,一片宫商,犹如林籁泉韵。待新酒启坛时,那娘子摘下面具,其幽姿逸韵,又更在音乐之上,竟是位绝代佳人。
人群中,有那学士模样的人,见美人如斯,吟诗称赞道:
“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
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
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
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
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围观众人,皆抚掌称妙。
樊楼前这般热闹,引起了路上一行人的注意,这人便是官家身边的内侍张迪。
张迪听众人似是在称赞一娘子的美貌,便也凑上前去。待看得真切时,张迪心下大惊道:“这……这不正是洛神盏中让官家魂牵梦萦的女子吗?”
杏花笑吐香犹浅。云日暖,春将半。
界身巷,齐云楼。
五娘与墨明正在煮水烹茶,这茶是杭州的雨前龙井。茶香在嘴里蔓延,轻润如雾,缭绕如云,竟似身处细雨翠谷间一般,五娘不由得赞了一句:“真真是好茶”。
话音刚落,只见棋妙风风火火赶回来,道:“掌柜的,快给我也吃一盏!”说着,棋妙便端起那茶盏一饮而尽了。
五娘笑道:“你慢些,仔细呛到!”
墨明也玩笑道:“这一杯为品,二杯为解渴,方才棋妙吃了那一大海碗,便是饮牛饮骡,哦,不对,该是饮狐狸才对!”
棋妙瞪了墨明一眼,坐在五娘身边道:“哼,茶水茶水,是水就本该用来解渴的,哪来那许多讲究!”
说着似又是想起了什么,故作神秘道,“你们可知近日汴京城中出了何等大新闻?今日我在查老儿杂燠店口听那说书人讲了半天,真是惊煞我矣,就是那戏剧本子也不敢这么写啊!”
墨明道:“最近汴京城中,最炙手可热的想必便是那镇安坊中的李师师罢?”
“可不是就是她!咦?墨明,你是怎么知道的?莫非你也去过那镇安坊?”棋妙抖了抖眉毛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