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1984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亚宁坐起来,揉揉眼睛,装作刚刚睡醒的样子。
打量一下四周,红歌还在唱,语录仍在念着。要不怎么说,六七十年代的人是淳朴的,有信仰的,有干劲的,生活充实不空虚。
后世有人统计,说六七十年代的人幸福感最强,容易满足,很少有空虚寂寞冷的。
这节车厢坐着的都是来自各省份的下乡青年,年龄都在十七八岁,满脸稚嫩,偶露迷茫,但大多数都是心情澎湃的。
这时,坐在对面的浓眉大眼女生看王亚宁坐起来了。
“你好,我是来自首都的知青李丽,刚才你一直在睡觉,我们都相互认识了,现在帮你介绍一下。”性格甚是爽利。
“谢谢了啊,天蒙蒙亮就起来,睡熟了。”王亚宁按记忆中原主的河北口音回答。
“不用谢,咱们来自五湖四海,以后就是知青大家庭的一员了,相互帮助。”
真不愧是首都大妞,爽利。
“这是来自天津的赵卫红和郑向前,首都的钱胜利,山东的常山。”李丽从她旁边第一位一一指到挨着王亚宁的同志。
一圈坐了六个人,还好没有河北的,不然容易穿帮。
“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北的王亚宁,很高兴认识你们。”王亚宁赶紧自我介绍一下。
“我们都是去黑省佳市富县择林公社下乡的,亚宁是去哪的”又是李丽的声音响起。
“我也是去佳市富县择林公社的。”王亚宁赶紧回道。
“希望我们能分到一个生产队,也好相互照应,第一次离开家,有点害怕。”赵卫红小声说道。
“不管我们能不能分到同一个生产队,都要保持联系,有什么事情能相互传递消息,不要让自己孤立无援。”钱胜利接着说道。
钱胜利看起来年龄相对大一些,说话很稳重。
“是啊,我们要团结,不要自己人相互拆台,在乡下我们被视为外人。”李丽又说。
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家慢慢熟悉起来。
从说话中能感觉到,首都的两位比较有主见,天津的两位不爱吱声,看不出什么性格,而山东这位一言不发,好像很有故事。
长相来看,李丽浓眉大眼,身高也不低,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好像练过。山东的常山不像山东大汉,有点斯斯文文的,皮肤白净,很耐看。其他几人就没什么特点了,普通人。
“我去下厕所。”王亚宁对对面的李丽小声说道。
“去吧,我之前去过了。我们会帮忙看行李的,自己注意点。”李丽回道。
穿过人群,走向车厢一头的厕所,那味道,真是不会让人走错方向,离很远就直冲天灵盖啊。
王亚宁睡了好几个小时,这时的厕所人不多,不用排队。开门,关门,锁门,一气呵成。本想拿镜子仔细看看现在的长相,但是这味道是在太上头,赶紧释放完,要不这衣服都得熏染上气味。
回到座位的王亚宁看到大家开始陆续拿出饭盒,这是到了午饭的时间了。
王亚宁从座地下自己的三角兜里掏出饭盒,那种长方形的铝饭盒。这还是原主上初中的时候,原主妈妈花了好几张工业券买的,一直用到现在,很是珍惜。
计划经济时代,光有钱不行,还得有票。原主家现在四个人上班,票还是挺足的,原主来时带了不少。按原主妈妈的话,穷家富路的,多带点没毛病。
话题扯远了。
王亚宁的饭盒里是原主妈妈亲手烙的发面饼,纯白面的,没放粗粮。过了几个小时,还没完全凉,这是八月份,不然得拔拔凉。咬一口,真香,那种面粉的芳香,很纯。很像小时候自己家种的麦子磨得面粉,没有添加剂的味道。
对面李丽带的是煮鸡蛋,红烧肉和白米饭,量不是很大,这天气搁不住啊。
好久没吃到过这么原汁原味的饼了,一定要细细品尝,唯美食不可辜负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