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轻风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483章第一次上朝
午门外东朝房里廷审结束后,大臣们三三两两的往外走。
这时候还不到正午,大臣们也不好意思直接回家,还是要去各自衙署里坐坐的。
对于来参加廷审的尚书、侍郎、科道们,林泰来肯定和户部尚书王之垣最熟,所以也就自然而然的与王司徒同行。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廷议。”在路上林泰来忽然开口说。
王司徒恍恍惚惚,其实细细想来,今天似乎真是林妹夫的第一次?
但是刚才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点,不只是他,好像所有人都没意识到。
不知是什么原因,似乎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的觉得,林泰来已经出席过很多次廷议了。
东朝房里散场后,收到廷审结果的内阁集体沉默了。
听在别人耳朵里,这意思其实就是:不许林泰来在朝堂上提起《金瓶梅》,不许林泰来再滥用《金瓶梅》对清流势力进行污名化,不许林泰来再用《金》学专家名义招摇过市。
乐子人之心,路人皆知。
哪怕是隔着三大殿和乾清门,申首辅似乎都能听到从毓德宫传来的“嘎嘎嘎”大笑。
“知道了,下次一定!送客!”林泰来继续低头奋笔疾书。
但在今天同道们真没法对雒于仁进行保护性抢救,一张嘴就肯定被《金瓶梅》糊一脸。
礼仪过后,作为奏报执笔人,翰林院代表林泰来捧着奏本,面无表情的念道:
比如先前他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安抚皇帝,而现在则要考虑,如何按住皇帝反正操不完的心,这就是首辅的宿命。
但说实话,就是林泰来这个“专家”,也不好反对将《金瓶梅》定为禁书。
及到次日,朝阳还是从东边升起,五凤楼上五云新。
杨天官赶了上来后,就开口道:“今天廷审的奏疏,就由林九元你来写吧?”
“朕很生气!朕很痛心!怎会有这样的大臣?尔等说说,这可怎生是好?”
你说的是皇上吗?是现在正坐在宝座上的这个皇上吗?
万历皇帝也愣住了,你林泰来说这些话是几个意思,看不起朕的阅读量?
可王老哥你也不帮着我这新人说话,就干看着我被别人欺压么?”
还有,林妹夫你哪里紧张,哪里忐忑了?还说是新人,你连装都不装啊!
林泰来大度的原谅了王司徒,“今天就算了,毕竟是第一次,配合生疏情有可原。
本来按照正常套路,在这个时候,同道们应该跳出来对雒于仁进行抢救。
万历皇帝顿时很失望,这个提议真的没什么意思。
皇帝不会善罢甘休的,一些大臣也不会善罢甘休的,还有一些大臣要浑水摸鱼的。
众人:“???”
卧槽尼玛!林泰来你这不得好死的王八蛋,脏心烂肺!
给陛下献《金瓶梅》,然后进行详细讲解,这是清流能干的事情?
这下透心冰爽了吧?还想造神封圣?直接凉透!
申时行这会儿没闲工夫奚落王家屏,仔细琢磨着怎么善后。因为位置原因,他比大多数人想的更多。
抢救的过程中,与皇帝进行激烈的对线,最终以挨廷杖下诏狱为结尾。
后来内阁权力扩张后,在一些重要事务上,六部往往要在私下里先关白内阁,然后再正式上奏。
又听到林泰来抱怨说:“作为一个新人,第一次参加朝堂廷议,心里十分紧张,万般忐忑。
比如今天这场重要廷审,理论上要由吏部尚书杨巍进行奏报。
如果王司徒也懂几百年后的名词,就知道这种现象叫做曼德拉效应。
“乱弹琴!”申首辅忍不住骂了一句,这么重要的奏疏,怎么能让林泰来乱写?
最关键是,林泰来也是被奏疏关连到的半個当事人,怎么能让当事人自己写奏疏?杨巍还有没有一点原则性了?
林泰来非常谦逊的说:“没有那么多了,我的发言占比真不到八成,仅有六成而已。”
半个时辰后,中书舍人回来并禀报说:“杨天官有言,奏疏已经让林九元写了,与他无干。”
正当这时候,秉笔太监陈矩出现在内阁,申时行问道:“圣上可有旨意?”
卧槽!殿中反应快的人,已经察觉到了杀机!
林泰来向万历皇帝奏道:“故而臣奏请,让何倬等联名的言官出面,第一,向陛下详细讲解《金瓶梅》这本书,可以为此重开经筵。
王三阁老锡爵看了眼王四阁老家屏,话里有话的说:“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朝会分很多种,今天这种属于议事常朝,是限定了参加人员的小朝会。
结果都白整了,严肃的政治氛围全被被一本《金瓶梅》毁了。
只要做了,就会被钉在耻辱柱上!后世只会记录你给皇上讲《金瓶梅》,不会管你有什么特别原因!
噗嗤!不知道是哪位司礼监公公君前失仪,笑出了声。
万历皇帝也醒悟了过来,连忙谦虚的说:“林泰来言之有理,朕从未听闻过此书,也不知道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春梅都是何人。
却没想到皇帝马上就会御文华殿,但是一直力主息事宁人的申首辅宁愿这次皇帝不御殿。
当初内阁不强势的时候,各部上奏都是直接上奏,不会提前和内阁打招呼。
仅有?杨天官顿时被噎了一下,愣了愣后不容置疑的说:“就这么定了,章疏你来执笔,明日上奏!
林泰来似乎很忌讳什么,不敢停步,却对王司徒说:“老哥替我回头看看,到底是谁在叫魂?”
老天官也很闹心,好端端的一次廷审,变成了《金瓶梅》研讨会,这奏疏怎么写?在奏疏里大谈特谈《金瓶梅》吗?
而且无论你到底写不写,反正老夫肯定不写!”
这时候林泰来对几名科道言官问道:“敢问诸位,定为禁书是何意?”
第二,让他们向陛下进奉《金瓶梅》一书,以供御览,了解状况!”
继第一次廷议后,林九元泰来又要迎来第一次上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