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64章 第64章【1 / 2】

霍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花厅里,封茗玥家三兄妹正在喝茶闲聊。

“听你说得我都好奇了,什么时候带我去你那酒坊参观参观。这些年我走南闯北也算见识过不少好酒,倒是没见过你说的这种。还有,酒可带来了?待会儿午膳,我可要好好品评品评。”这几日封星河已经知道了封茗玥突然嫁人的隐情,既为堂妹的成长感到高兴,心里又禁不住地感慨。

若是能顺顺利利地过一辈子,谁有愿意经历这些事情呢。

“早已经派人去取了,午膳时保准能让大堂哥喝个痛快。”封茗玥随即又问起祖父、祖母的近况,“两位老人家一切都好?”

“都好。你就放心吧。还有,吴伯已经派人往梧州送信。不过我估摸着,依这祖母的脾气,不等送信的人到,他们就会动身。”

想到祖母,封茗玥心里有是期待又是酸涩,“是我不好。”

“哪里话,这事也怪不得你。要怪就怪那堂堂伯府人家,竟然做出此等猪狗不如的事情来。”

封星澜不想在这样的日子提起李丰饶,便笑着岔开话题,“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堂哥与当年真的是大不相同了。”

封茗玥也随之附和,“是啊,想当年大堂哥要么上树要么下河,一日都不肯时闲的。我刚去不到三天,就被蛐蛐吓哭好几次,害得见到你都要绕道走。”

封星河哈哈大笑,“你也就绕着我走了三天,后来斗蛐蛐时可数你玩的最欢。还有那些知了猴,烧熟了之后,还不是全都进了你的肚子。”

封茗玥立刻捂嘴,“胡说,我可每次吃过。”

封星河和封星澜便立刻异口同声地说道:“没吃?那你嘴上的黑灰是哪里来的?”

这是当年兄妹三人的经典对话,说罢不由哈哈大笑。

当年回京城后,柳忆之说封茗玥和封星澜在梧州玩野了,虽然是诛心之语,但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没说错。

又聊了一会儿,红叶前来通知,说是午膳备好了。几人便离开花园,移步饭厅。到了饭厅,秦子戈竟然和封荣在聊天。不过说是聊天,其实是封荣在单方面谈论不同时节的星相在行军打仗中的作用,比如辨别方位,预知阴晴等等。

听得秦子戈如痴如醉,末了感叹一句,“怪不得二嫂什么都懂,原来是封伯父教导得好。”

秦子戈这话绝对是发自内心,但封荣听了却有点脸皮发烧。仔细回想,这么多年来,他真的没教给女儿什么。甚至女儿开蒙识字,都是跟着哥哥学的。

席间众人对封茗玥带来的酒的都是赞不绝口,封荣愈发觉得自己平时对女儿关注太少。

封星河则认为此酒可以售卖到梧州去,“我认识的那果园老板最喜烈酒,要是能运过去一些,用这个换果子,比你用银钱还好使。”

封茗玥原本是计划在京城站住脚后,再往梧州发展,如今有了封星河,这件事倒是可以提前规划,“这酒不只可以做果酒,还能做药酒。像是梧州特产的南沙参、肉灵芝,以及西边的枸杞、再往南的蛇蜕等等皆能入酒。大堂哥要是有意,不妨在京城里寻些名医,开几张合适的药酒方子。等回到梧州,因地取材,制好药酒后,再运回京城来,指定大卖。”

“这倒是个法子。只是与其运酒,还不如运药材,在京城制作售卖,不是更加方便些?”

“不过是几张纸的事情,大堂哥这也嫌沉?”封茗玥笑道。

封星河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妹妹竟然愿意将制酒的法子告知于我?”

“这法子眼下虽新奇,但日后也不是什么隐蔽事情。就算我不告诉大堂哥,大堂哥也也一样能从别处知晓。”

按封茗玥估计,短则三月,长则半年,蒸酒法子就会从营造处泄露出来。

“妹妹虽然如此说,但若从别处知晓,又岂能不花银钱、不搭人情?哪里会如妹妹这般痛快,二话不说就把方法送我。”封星河起身倒满一杯酒,举起来对着封茗玥道:“我敬妹妹一杯。”

“我给大堂哥酒方,也是为了自己。等到酒坊建好,大堂哥开始售卖时,就说这酒在京城早已流行。然后我在京城这边,就说此酒最初是从梧州那边传过来的,两厢对照,一定能大卖。等到你的药酒制出来,打上我封家的旗号,于我来说也是助益。”

“妹妹说得在理,在理。”封星河可是老生意经,一听就知道这个法子的妙用。

午膳完毕,封星河怎么也坐不住,坚持要去酒坊看看。秦子仪也颇有兴趣,再加上封星澜和封星洲,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去往虞记酒坊。

唯有秦子戈没去,带着封盈玥在园子里玩得不亦乐乎。封茗玥本想让他跟着弟弟背书,但眼下的情景也知道不可为,只能封星洲在旁多看着,“若是有空,讨论讨论学问也未为不可。”

封星洲郑重点头,“二姐姐放心。”

到了虞记酒坊,虞绍安被这一行人吓一跳,但作为去过长公主府的人,这点阵仗也不算什么。很快就镇定下来,指着蒸酒的器具侃侃而谈。这几天下来,他又有些新的心得,得知封星河要开铺子后,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酒坊不远就是一个小茶摊,旁边有个小贩挑了两个箩筐,一边是红灿灿的樱桃,另一边是地窖里刚刚过冬的梨子。

封茗玥让杏儿两样都买下,又让虞月英把他们平日做饭的炉子点着,亲手烧梨给众人吃。

大梁人吃梨遵循古法,要么上锅蒸熟,要么直接火烤。认为只有这样的梨子吃起来才能不伤脾胃又益寿延年。

刚刚烧好一个,就听院门吱呀一响,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

阳光反射之下,那人的脸上闪出一抹红光。

封茗玥笑着站起,“果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梨子刚刚烧好,将军就来了。”说罢便将梨子放到杏儿递过来的碟子里递了过去,“将军尝尝,看看妾身的手艺如何。”

此时正是一天之中阳光最温暖的时候,加上封茗玥温润的笑容,秦子仪只觉一整天的疲惫都轻了许多。

“多谢。”秦子仪拿起梨子咬了一口,甘甜温热,又带着清香。

如同眼前的人。

酒坊的院子不大,秦子仪命亲随守在院外,又挥手让杏儿让开,自己坐在炉火边上,亲自给封茗玥添柴,夫妻两人一个烧火,一个烤梨,轻声地聊着天,默默地感受着另一番不同的滋味。

“午食可用了?”

“能陪你吃晚饭。”

“我们家的厨子做鱼很好吃。”

“岳父大人可有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