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舞天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坚说出此话之时,大兴殿上,一片静默。
当此之时,杨坚对太子,他的大儿子的防备,竟然已达到视其为仇敌,睡觉都不敢脱衣,连上个厕所,也不敢去幽暗的后殿的地步。
可见太子杨勇或无吃人之意,杨坚已有绝情之思。
杨坚终于说出他讲这番话的最终目的,他对着太子宫的下属说出最后,也是最重的一句放,他说道:“岂非尔辈欲坏我国家焉?”
话已说尽,也已说绝,那就要开干了。
于是,他当场拿下太子官属唐令则等人,下狱治罪。
这只是第一步,并且只是一个漫长事件的开始,整个朝廷之上,所有大臣都被卷进来,再没有一个人,可以独善其中。
但杨坚发现了一个问题。
他虽然可以非常简单地处罚太子的属官,但要想扳倒皇太子,更换皇太子,在讲究名正言顺的礼法社会,竟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杨坚刚开始想以理服人。
他命令杨素向大家陈述太子杨勇的罪过,但翻来覆去,实在没有什么实质的罪证。
即使杨广的夺宗集团战斗力爆表,他们也收集了所有能收集的,太子杨勇的罪过,也依然缺乏足够的实证。
没有任何疑问,这后面体现了高颎,这个隋朝第一宰相的绝对实力。
这体现出高颎不但忠于杨坚,同样,对于太子杨勇这个儿女亲家,他一样尽心竭力辅佐。
他虽然没能让杨勇成为至公至义的最好的皇太子,但却也无法从公义和私德上抓到打倒他的把柄。
但世间一切之事,皆是前定,每个人,都只能走出他自己的棋步。
杨广的夺宗集团无孔不入,他们发动了第二次进攻。
杨素在太子府中找到了一个内应,希望堡垒能从内部被攻破。
自古以来,叛徒才是最具杀伤力的。
只有了解你的人,才能真正伤害你。
杨广的夺宗集团老于政治,自然深明此理,他们找到了这个人,他就是姬威。
姬威被杨广拉下水,主要弱点是贪财。
他先是被晋王杨广的亲信段达的糖衣炮弹击中,金银财宝收到手软,就出卖了太子杨勇的一些信息。
但他一上船,想再下来,就没可能了。
杨素出面了。
他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告密者,他要的是一个死士,一个和太子杨勇彻底撕破脸,完全对立的死士。
他对姬威许以大富贵,虽然这种富贵对方不一定有命能享受得到。
“东宫罪过,主上皆知之矣,已奉密诏,定当废立。君能告之,则大富贵。”
然后,他直接裸地威胁姬威,如果不合作,将会立即将他的告密行为告诉杨勇,从此天下之在,再无他容身之处。
当然,杨素话里话外,有意无意地透露,即使太子杨勇放过他,他也绝对逃不出杨素的手心。
杨素一世,杀伐果决,不怒自威,这种压力,也根本不是姬威这种没有骨气的小人,所能抗衡。
威逼利诱之下,不合作就是身首异处。
时势情势,已不容姬威这种小人物做选择。
姬威彻底屈服,扛起了告发太子杨勇的大旗。
可是,杨勇虽然做了近二十年的储君,小差小错,随处可见,但要找一个致命的罪证,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因为他已经贵为太子,这个帝国的权力,在杨坚老去之后,天然就属于他,他并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去造反。
公德不亏,那就只能从私德入手。
既然没有谋反的实据,杨素制定了一个计划。
就只能以失爱于父母,忤逆父母的罪过,去检举告发太子杨勇。
忠孝大义,是于国为忠,在家为孝。
如果不孝,也足以入罪。
这种罪名显然更容易找到,并且也很容易断章取义去成就罪证。
姬威爆了太子杨勇的一条黑料。
杨勇曾说过:“至尊(杨坚)忌在十八年,此期促矣。”
身为人子,希望自己父亲十八年就早死,这当然是忤逆;身为太子,似乎更体现出他对于接班登基的迫不急待。
杨坚伤心地流下眼泪,失望愤懑之情溢于言表,他当着群臣的面说道:“谁非父母生,乃至于此!”
关键时刻,杨素也不再遮掩,他直接登台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