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七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狄征明急忙跪下谢恩。老泪纵横,情深意切,让人唏嘘不已。
杜晏也未咄咄逼人,而是见好就收。
一口气吃不成大胖子。
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
这就叫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这个蚁穴,他已经给狄征明挖好了,就等着东风起了。
“杜爱卿,你许久未上朝了,今日怎么有空?”
景泰帝摆出一副君臣和睦的样子关心道。
然而,此话却暗藏杀机。
暂且撇开太子太傅这一官职不说,但你好歹也是一个实权的礼部尚书,却经常连早朝都不上,这成何体统?
论挖坑,景泰帝也是一个好手。
不然当年也不会在皇陵挖坑埋自己,而后又金蝉脱壳,借孙子之身重获新生呐!
杜晏当然不会轻易踩在这个语言陷阱中。
他一脸正气道:“回禀陛下,微臣近日来一直都在闭门苦读,钻研《圣人儒典》越久,便越觉自己才疏学浅,不敢造次。陛下啊,臣请辞太子太傅、礼部尚书两职!”
反将一军!
不愧是礼部尚书!将礼法研究得透透彻彻。
这话,直接就让景泰帝哑口无言了。
老夫钻研《儒典》有错?难道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学习《儒典》更重要的事情吗?
你是天子没错,天下任何人的生死都在你一念之间。
但是,要想以权术杀人诛心,必然要有一个能够堵住悠悠之口的理由!
中原朝代一脉相承,传承至而今大胤王朝,依然是以儒为基啊!
你敢用这个理由剥夺老夫的乌纱帽?
那就是在藐视儒圣!
“咳咳,爱卿言重了。朕只是有些急迫地想知道,你这为《儒典》注疏的进度如何了?毕竟,我朝好久没出一个三品境大儒了。朕可是对你报以最大的期待啊。”
景泰帝急忙采取补救措施。
“陛下,麓山学院王阳明所着《君王社稷论》即将完成,殇阳关太守简玉衍以肉身铸铁城,力抗妖蛮联军,功在社稷,他俩定然是要比微臣早一步踏入儒道三品境。”
杜晏谦逊道。
“杜爱卿说的是。”
景泰帝也只能硬着头皮附和。
也罢。
还是别惹这老家伙了,免得自讨没趣。
于是,景泰帝又将眸光投向了崔无悔,问道:“崔爱卿,你乃内阁首辅,当朝宰相,你倒是说说,江南道总督赵权和水师提督南宫射虎联名上奏,说要出师剿灭常年为患的东海海贼‘过江龙’,让武安公暂且镇守江南一带,你觉得意下如何?”
崔无悔面无表情道:“武安公虽有节制江南军政之权,但他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乃是招兵练兵,平定南疆。至于赵总督此表,倒也是利国利民之事……微臣以为,此事需得到武安公的首肯才行。”
“诸位爱卿,崔相之言,尔等可有异议?”
景泰帝巡视众人。
“臣等附议!”
崔无悔都发话了,他们还有个屁的异议?
朝上诸臣齐齐躬身附和。
“好,那就着内阁拟旨……事不宜迟,给武安公发出文鹤询问此事,若他愿意,那就由他来坐镇应天府。若是不肯……”
景泰帝笑了笑,“朕这位武安公,一心忧国忧民,想必是会愿意的。诸位爱卿觉得呢?”
“陛下圣明!武安公一定会愿意的。若他不愿意,老臣就骂死他!”
吏部一个国子监派系的重臣出言附和,一脸的正气凛然。
他虽不知赵权打的什么主意,但不用他出头,只用顺水推舟,那自然是愿意的……
“武安公为国为民,定会答应的,臣附议!”
有了大老带头,国子监其余朝臣也是纷纷附和。
麓山派系,依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冷眼旁光。
“好!着内阁立即拟旨……”
景泰帝立刻顺势而下。
“退朝……”
……
朝廷上的明争暗斗,即便是远在江南的李诺也是感觉到了。
翌日。
内阁发来的文鹤就抵达了他的手中。
他当然是答应了下来。
而赵权直接将总督府印交到了他的手上,然后就和南宫射虎带兵出征。
期间,只用了短短一日时间。
这比南宫射虎预料的还要短。
手握总督印,李诺深吸一口气,目露寒芒。
赵权,果然是想要效彷狼城时的借刀杀人之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