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打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月二十日。
汴京城西,一处占地近五亩地的校场中。
由枢密院组织举办的军事展览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主要展览内容有:兵法韬略、军阵演习、火器展览三大部分。
兵法韬略主要包括,兵书展览、军事地图、沙盘地图、大宋多名将军的军事战略总结文书等。
军阵演习主要是预备将军营士兵关于军阵、埋伏、野外生存、突击战斗等项目的演练。
火器展览,便是以突火枪、突火炮、破甲火筒、大型弓弩等武器的展览。
此展览一出,便吸引了无数人。
百姓们大多都是奔着去看火器的,他们都是只听过火器的名声,并未见过实物。
但是当置身其中后,很多人发现原来那些兵法韬略、军阵演练也都非常精彩。
并且,一些人还发现一个真相,原来并不是身高体强,勇勐有力,便能够成为一名好士兵。
不到半日,参观者便超过了万人。
“我本以为,不缺胳膊少腿就能当兵,看过这些士兵的军阵演练才知晓,他们实在太厉害了!”
“这……这几篇军事文书写得真是太好了,我再寒窗苦读三年,恐怕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唯有经历过战事,才能有如此深切的感受啊!”
“没想到……当兵竟然能做这么多事情,是我想得狭隘了,我……我要报名去学武堂!”
“这……这……这……就是传说中的突火炮?听说一炮就能轰倒一座房子呢!”
“好男儿自当保家卫国,驰骋沙场,我一定要试一试!至于科举,三十岁以后再考也不晚。”
……
百姓们置身其中,不断议论着。
一些十几岁的少年,看到这些之后,眼睛发亮,恨不得立即穿上军甲、扛上突火枪。
每个少年,都有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英雄梦。
不远处。
文彦博、高茂山、沉括三人望着周围的一切,听着百姓们的赞叹声,心情甚是愉悦。
此展览即使不能招揽来武学堂的学员,也是意义重大的。
现在,百姓们看到展览区站岗的士兵,眼神里都有一种崇敬感。
这在以往,根本是没有的。
沉括的心情也甚是激动。
因为百姓们提及火器的时候,提及最多的便是他的名字。
他并不担心火器或者一些军事资料外泄,因为能拿出来展览的,便都是可以让任何人看到的。
辽国、西夏等国的细作想要通过展览的火器发明出火器,根本不可能。
此次展览,将会持续七日。
七日后。
展览团队将会前往应天府、江宁府、扬州、杭州等大型城市展出,不断提升百姓对士兵这个岗位的理解,引导更多人研究武学、让更多适合学武的年轻人进入武学堂。
汴京的展览不到三日,效果便出来了。
武学堂前,报名者排成了长队,甚至还有些看着文文弱弱、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也参与其中。
对这一点儿,赵顼并未排斥。
武学堂上也有文职,更何况王韶便是学文从武的典型。
如果实在不合适,武学堂也会告知学员,让其另谋出路。
与此同时。
中央禁军与西北禁军的变法之策也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军队的执行力度远远超过民间百姓,《强兵十八条在各地执行地都尤为顺利,引得了一片欢呼声。
……
三月初一,天朗气清,柳枝绽绿。
上午,汴京武学堂终于迎来了开课日,讲师全都是来自枢密院的官员。
具体课程,赵顼亲自审核过,非常满意。
此次,枢密院经过筛选,共招纳了一千八百多名学生,然后根据识字程度与年龄,将这些学员分成了十八个班级。
其中,十八班较为特殊,乃是一群识字程度最低,年龄也都在十五岁左右、贫苦人家出来的少年。
这群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擅于惹事,喜欢打架。
文彦博将这一百名孩子聚在一起。
目的是想通过武学堂的教育,尝试一下能否将这些本来最多只能“为兵”的孩子,培养成将才,甚至是帅才。
很快,十八个班级便都开课了。
文彦博的心情顿时放轻松起来,万事开头难,但而今算是迈出第一步了。
可惜,没多久,意外就发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