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共举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谁知道,楚军突然就不讲常理,或者,突然就扔下了一直装着的脸面。
开始大规模使用战俘了呢!
瓦亭县作为东南防线的重城,确实不好打,想要短时间突破此处,不付出惨重代价,那是不可能的。
以楚军的底蕴,根本承受不了这些伤亡。
可要是承受这个代价的,不是楚军呢?
有了那些俘虏,代替楚军承受这个代价,那么作为精锐主力的楚军,自然不用担心士气的影响。
而精锐主力保证了士气实力,反过来便可弹压住,那些因为伤亡惨重,开始人心浮动,想要跳反的俘虏。
两者可谓相辅相成,配合完美无缺。
十万人敲开了瓦亭城,从此东南防线大开。
等到了凉城之后,黄林没有犹豫。
同样是不惜死伤,再次用十余万条性命,在短短四时间里,在赵军还没反应过来前,就打破了此城。
城中驻守的五万赵军,和这些俘虏一起,与城偕亡。
至此,凉城这座赵国最重要的南北交通重镇,就落到了楚军的掌控之郑
而到了这个时候,东郡的赵军,才反应过来,此时竟然有一股庞大的楚军,绕到了自己的身后,抄了自己老巢。
瞬间,白马县的赵军主力,为之惶恐。
南都帝丘,也为之震动。
在这两座东郡最重要的城池之间,赵军主力和都城之间,此时已经有一股楚军矗立,不仅夺走了他们的后勤基地,更是将两者分隔开来了。
处在后方的帝丘城,还好一点,这座赵国南都附近,还有不少大港口,可以接收北边的物资,暂时不用担心后勤问题。
可已经被夺了凉城的白马县,这就是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他东边,是楚军主力,上百万人盯着他,时刻虎视眈眈。
在他南边,是被楚军攻占的瓦亭城,这里被楚军突破,现在还不清楚是个什么情况,但绝对好不了就是了。
而在西边,主要是凉城,现在被楚军占领,据几十万楚军守着,后路彻底被断了。
唯一好一点的就是北边,往北便是大河,渡过河就是冀州,那里是赵国的老巢。
可北边虽然好,但对白马县的赵军主力来,却也算不上是什么生路。
原因很简单。
在白马县区域,并没有什么渡口,可供赵军渡河北上,或者接收北方的物资。
以往这个重任,是由条件更好,位置也更安全的凉城负责的。
如今凉城没了,白马县的赵军,自然也就没了渡河的港口。
现在,白马县与北边,虽然还能沟通,但也就是往来几十条船的规模。
就这点运输量,一次顶也就送个几千人,一几万人罢了。
可白马县这里的赵军,算上民夫一起,人数已经多达百万了。
这么多人想要运走,靠那点运输量,没个大半月,甚至一月时间,根本做不到。
这还是完全没有任何干扰,赵军能够自如登船运输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的极限状态。
但如今,楚军就在他周围三个方向盯着,怎么可能放任他,就这样轻松逃跑?
所以赵人想要逃走,会受到楚军拦截,这是肯定的。
这种受到干扰的情况下,赵军能逃走多少人,可就很难了。
更糟糕的是。
凉城这个后勤基地,被抄了,白马前线的赵军,后勤也断了。
前线大营中,虽然也有一定的粮草储备,但这点储备根本没有多少,远不能和后方源源不断的供应相比。
靠着这点储备物资,白马前线的赵军,能撑到一个月的时间,那就顶了。
超过一个月,哪怕楚军不打他,这些人也要饿死。
所以,当凉城失陷的消息传来后,整个白马前线的赵军,就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惶恐郑
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失去凉城,对于他们来,到底意味着什么了。
那意味着死亡,意味着全军覆没,意味着战败。
如今这些糟糕的结局,正在降临之中,他们处在等死的境地,怎么可能不慌?
怎么可能不急?
于是在收到消息的当,赵国在白马前线的主将赵成,就立刻调集了二十万精锐,迅速返回后方,赶向凉城。
随后,就和在这里以逸待劳的楚军,展开了拼死决战。
黄林从东南方向进发时,带了二十万精锐楚军,以及八十万的俘虏。
另外二十万俘虏,则投到了白马前线的主力战场,当做炮灰使用。
等打下了瓦亭城后,俘虏就死了十万人。
黄林留了五万精锐,以及十万左右的俘虏,在这里看守此城。
然后带着剩下的人,朝着凉城迅速挺进。
中间又碰到了数座大城,其中有不少关系着大军后路命脉,因此又分别留下了数批精锐,让他们各自督着十万俘虏,强攻这些大城,为大军把守后继之路。
等到了凉城之后,他手中,就只剩下十万精锐,以及三十万左右的俘虏了。
打完凉城,这些俘虏,也只剩下十五万左右了。
精锐倒是因为一直督战的缘故,没损失多少,还是保持着十万饶规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