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快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视频继续。
【凉州一战后,董卓的才能得到了朝廷的重视,朝廷不再将他留在洛阳养膘,恰逢王朝内部开始不断的发生各种大大小小的叛乱,董卓得到了去各地任职的机会。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董卓去过并州,也去过益州,甚至还去过西域,然而无论哪一个职位他都没能待多久,至于原因也很简单,董卓适应不了官场上的那些勾心斗角,他还是喜欢直来直去的战场。
中平元年(184年),一场危及了整个王朝的大叛乱爆发了,而董卓得到了再度重回战场的机会。
这一年,黄巾起义爆发,规模宏大,短短数月便席卷了大半个王朝。
朝廷最早派遣应对的是儒将卢植,在董卓看来,这老将名声不小,但能耐实在是不怎么样,和黄巾军打了几个月没什么战果不说,没事还老是写一些会惹怒皇帝的奏折回来。
董卓起初并不知道那些奏折里都写了什么,只知道皇帝看后十分果断的撤了卢植的职,改拜董卓为中郎将,让他去前线接手战场。
有仗打董卓自然很高兴,而且在他看来,和一帮没什么武器的农民打,而他这边是装备精良的正规军,这仗怎么输?
可当董卓真的上了战场,才发现他这一次错的很离谱,这帮农民虽然没有盔甲,缺少武器,可这些人却个个悍不畏死,那种不要命的打法叫董卓这样的莽夫也觉得心惊胆战。
这时,董卓麾下一名叫李儒的文士向他献计,黄巾军此时士气正高,正面硬抗实属不智,不如跟对方打消耗战,反正黄巾军人多粮少,时间久了军心也就散了,到那时才是反击的时刻。
董卓觉得很有道理,当即改换战术,对这些人围而不打,以逸待劳。
却不想朝廷这时候竟突然犯浑了,董卓才打了两个月,朝堂上一帮没事找事的官员们就以董卓作战不力为由夺走了他的军职,甚至还将他抓回洛阳下狱。
到了狱中,董卓这才知道原来之前卢植也和他一样发现了黄巾军的弱点,所以就写奏折给皇帝,请求用相对温和的手段来对付这些黄巾军,毕竟黄巾军本质上只是一群可怜的百姓罢了。
却不想百姓在皇帝的眼中根本不值一提,皇帝不在乎百姓怎么样,在他看来,不能立竿见影的立下战功,就是原罪!
经此一事,董卓开始对朝廷产生了疑虑,对皇帝更是十分失望。
后来,朝廷改派了老将皇甫嵩接手了战场,皇甫嵩的运气不错,他接手的时候恰好黄巾军的粮食已经不够了,再加上一大帮民间义军的帮助,竟真的叫他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便收复了大量失地,甚至就连黄巾军的首领也被他干掉了一个。
十二月份的时候,黄巾之乱基本全被镇压,皇帝善心大发,大赦天下,狱中的董卓也得以被赦免。
董卓本以为自己会被削去军职,从此变回一介白衣,却不想黄巾起义的风波虽然被镇下去了,但很快凉州又一次爆发了叛乱,朝廷不得不再度征用他前去平叛。
这一次的平叛主将依旧是皇甫嵩,对于这位老将董卓起初还是认可的,不管怎么说这人确实打赢了黄巾之乱,应该是有些真本事的。
刚刚出狱不久的董卓不敢太高调,起初一直跟在皇甫嵩的身后打下手,在他看来,这次平叛难度不大应该可以很快就平定,却不想他们才刚到凉州不久,甚至还没来得及和凉州叛军交手,朝廷竟突然以皇甫嵩作战不力为由撤了他的职。
对于这种情况,董卓已经见怪不怪了,八成是有人觉得这场战争比较容易,所以故意来抢功了。
皇甫嵩走后,新来的统帅名叫张温,张温在朝廷的职务虽然是司空,但本质上就是腐儒一个,这辈子都没上过战场,让这样的人当三军统帅,这仗显然不太好打了。
果然,这张温上任后表面上给董卓升了官,甚至还对董卓说了一大堆仰仗的话,结果等到董卓跟叛军正面作战的时候,张温却犹犹豫豫,不给支援,导致董卓初战不利。
董卓最恨的就是这种没能耐还拖后腿的队友,因此在后来张温召他去大帐议事的时候董卓故意迟到了一会,董卓觉得反正跟这种自以为是的家伙一起议事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他去已经算是给面子了。
却不想张温居然因此怪罪于董卓,言辞十分犀利,这董卓能惯着他?当即就骂了回去。
等到董卓走后,张温身边有个叫孙坚的参军叫张温杀了董卓,结果张温不敢,拒绝了这个提议。
后来董卓听闻此事,可他不仅不生气,反倒觉得这个孙坚是个人才,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有血性,如果换作是他当张温的参军,他估计也会和孙坚一样建议主帅杀掉手底下那些不听话的刺头。
后来,董卓和叛军的交战陷入了僵局,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恰好有一晚有流星划过夜空,光芒照进了叛军大营,顿时引起了一阵混乱。
在那个时代的人眼中,这是天降异象,是不祥之兆。
而董卓却意识到这是绝佳的时机,当即率军出击,果然大破叛军,斩首数千计。
一直没什么作为的张温这时候倒是知道出来抢功了,只不过这家伙一如既往的没脑子,你说你要追击就直接集中兵力追击敌方主力好了,只要灭了主力,这叛乱自然会平息。
结果张温居然将大军分成了六路,其中五路去征讨其余地区,他自己则率大军去追击主力。
结果自不用说,六路大军里除了董卓这一路,其余五路全都以失败告终。】
秦,嬴政此时的眼中满是嘲弄,这个张温让他想起了当年的赵括,整个就一纸上谈兵的二货,让这样的人做主帅还能打赢,只能说董卓的作战才能还是很强的。
汉,刘彻对董卓时期的皇帝与朝廷十分的失望,本以为他们只是颓废,没想到竟是一帮残废,在不了解前线战况的时候就随意更换主将,自私自利,不听臣子的进言,这王朝已有灭亡之相。
唐,李世民是马背上出身,他很清楚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个道理,看到张温出兵六路没了五路,这操作当真叫人感到窒息,难怪董卓会对这样的朝廷感到失望。
明,朱元璋这次倒是没怎么在意董卓的事,他在意的是黄巾起义,百姓们若不是活不下去了,怎么会义无反顾的反抗朝廷呢?他朱元璋没别的愿望,只希望他大明后世别再有这样的起义就行了,若是有,那就说明他大明也该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