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3章 外面的世界【2 / 2】

唐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大山的父母一直体弱多病,家庭收入全靠父母种地、养猪、养鸡、养鸭来维持。姐姐出嫁了,父母一病,家里的重担就压在他的肩上。

他一个人扛起这副担子很吃力,只好去打工。打工赚的钱,比在家里种地强多了。

他的厨艺是在打工的餐厅里学的,有厨师证。在监狱里,他大部时间在服装车间干活,他的车衣技术达到了二级工的水平。

可是,人一过50岁,眼先花了,手脚也不利索了,干车衣跟不上流水线。工厂也好,监狱也好,都要效率。流水线上年轻人的速度,他是跟不上的。

张大山48岁时眼花了,便从车衣流水线上撤了下,干些杂活。他知道,用人单位只招35岁以下的工人,有人家的道理。

而有文凭的人才,可以放宽到50岁。看着那些拿着简历和文凭的人,张大山这才想起政府鼓励服刑人员进修、考函授大学的事,而他觉得自己年龄大了,要个文凭没啥用,就没有学。

其实,那可是学习的好机会,现在想起来也晚了。

他在监狱也读了不少书,《红楼梦》每年都读一遍,而这有啥用呢?面对人才市场,他只有望洋兴叹。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在监狱里,每天三顿饭的点儿非常准时,12年雷打不动。他的肚皮已经适应了这个钟点,一到吃饭的点儿准饿。

出狱前,在监狱吃早餐时,同犯逗他:“还吃啥监狱饭呀,出去好吃的多的是,到外面吃好的别忘了我们呀!”

当时,他的心情很激动,慌乱的没有胃口,只喝了一点“黄金粥”,这是用玉米粉或玉米碴煮的面糊糊,不但不管饱,几次小便后,就没了。

他想到小食摊上去买小吃,12年没有吃过家乡的小吃了,想起来都馋的慌。

他走到小吃一条街,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满街都是,看得他眼花缭乱。不但有他们当地的美食和小吃,外地的也有很多,就恨自己兜里没有钱。

他来到一个烧烤摊前,一股窜鼻的烤肉香扑面而来。烧烤师傅正在烤一大把羊肉串,香味儿让他吞咽了几次口水,一看价格,每串2元。他吃50串也吃不饱,只有看看,便离开了。

他走到一个面摊前,一看标价,一碗原来买10元的牛肉面,现在卖18元;一碗原来卖8元的大排面,现在卖15元;一碗原来也卖8元的鸡腿面,现在也卖15元,一碗原来卖5元的阳春面,现在卖8元。

他进城坐公交车花了6块钱,兜里还有104块钱,他狠狠心买了一碗牛肉面。面对香喷喷的面,他才体会到啥叫自由,他更体会到了,没有钱的自由好难!

他一边吃面,一边心里想:“好好品尝一下这香喷喷的自由!”

可是,一碗牛肉面没有吃饱,他又要了一碗阳春面,这才吃饱了,一顿面花了26元,他吃完才有些后悔这顿面花多了,他明白要计划着花这笔钱,在找到事做之前,不能花光。

他要抓紧时间到大街上去找活儿干,他就不信,凭自己一米八七健壮的身体找不到活干!轻活没有,苦活、脏活、累活、没人干的活,该有吧?

他见门市或餐厅就进去,问人家要不要厨子?要不要干杂活的?得到的回答都是拒绝。

走完一条街,几乎每个门面他都问过了,没有人搭理他;又走完一条街,只有一家餐厅需要个厨子。但是,当人家知道他是杀人犯时,便客客气气把他送出了餐厅。

又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在监狱里,盼开饭的时间咋那么长,好像每次饭车都晚来,其实,没有一次来晚。而在外面咋这么快就到了吃饭的点了?

他又来到小食街,计划着兜里的钱还能吃几顿?小食街美食品种和花样繁多,他不敢多看,狠狠心要了一份饺子。

饺子,在监狱里一年之中,只有大年三十才能吃上一次。张大山花了30元,吃完了才知道只吃了一个半饱。

他不想看见这些美食,看着心烦,兜里的钱已经少了一半,他不敢买水,向饺子馆的服务员要了一碗饺子汤,既解渴又填饱了肚子。

人才市场关门了,他没精打采的走在大街上,偶尔去一些还在营业餐厅和商家,问人家要不要人手,让他干啥就干啥,工资待遇要求也很低。可是,他们的回复都是摇头。

一整天没有找到事做,对他进入新的生活,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他望着万家灯火,繁华的街道,衣食无忧的人群,孤独无助的坐在马路牙子上发呆。

万家灯火,没有他一席之地。在监狱里,还有他一块床板可以睡觉;不论吃的饭菜怎么样,每天三顿饭都能吃饱。而自由了,却担心吃不饱饭,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夜深了,他只好到火车站的候车室里对付一个晚上。

一过午夜,他的肚子就饿的叫了起来,实在熬不住,他在车站小卖部买了一桶方便面,又花了5元钱。

在车站里,等车的人很多,没人注意他。跑了一天,很累,不一会儿,他便靠在椅子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