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9章 大山的用心【1 / 2】

唐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早餐,张大山给大家准备的是捞面,六种不同风味的卤:西红柿鸡蛋、野山菌鸡丁、肉丁雪菜、野山葱炒溪虾、松仁肉丁玉米、鲜菇丁珍珠鱼丸,配菜和调料摆满了一桌。

其实,宴席上往往配菜最得人心。张大山凉拌了几种山下见不到的山野菜,既爽口又好看,是吃面的绝配。

把高经理和小伙子们吃得美美的!这回没啥说的了,吃了张大山的饭,该给他干活了。

这么好吃的面,连见多识广的高经理都没吃过。

高经理问大家:“这次跟我来没吃亏吧?”

众人答道:“没有!”

“我们帮张师傅干点活,把这儿建设得像个度假村,以后我们轮流来这里度假,又有好吃的、又可以泡温泉、又可以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高经理全力支持张大山。

“好!”大家没啥说的,跟着张大山去干活。

张大山把大家带到凹溪馆,指着那堆石材和木材,对高经理说:“我想用这些材料把这里再扩大一倍,增加一个储藏室和一个可以容纳20多人就餐的多功能厅,再建一个院子和回廊,你说行吗?”

“我看可以,建一个院子和回廊?”高经理问。

“嗯,你看。”张大山把自己画的图纸递给高经理。

“在这里建个亭子不好吗?”高经理看了图纸说。

“好呀!”小伙子们凑过来看,都说好。

“太好了,就在这里建个亭子。”张大山一开始也设计了一个亭子,怕建多了耽误大家回去的时间,就没有提出来。既然高经理提出了,正合他意。

“这些材料足够了,这是老护林员留下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你安排大家干吧!”高经理非常乐意帮张大山搞云顶的基本建设,主要原因是:一不用火、二不花一分钱。

“好,把这里建设好以后,我有一个想法,把这里搞成生活区,把瞭望哨搞成工作区,你说成吗?”张大山要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完。

“成,这样很好,有利于生活和工作,等你把这里搞好了,我设想再挖一排可以住人的窑洞,我们都没住过窑洞,以后我们来了可以住窑洞。窑洞好挖,不怎么费力,不污染和破坏环境,也没啥成本,你说呢?”高经理打算真的把这里变成场部的一个小型度假村。

“太好了,我找地方,这里的土质适合挖窑洞,住窑洞很时髦。”张大山听了高经理的建议很兴奋。

“窑洞?好!我们都没住过,真的很时髦!”小李跟着张大山说,年轻人都想住窑洞。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了。

俗话说:“人多好干活。”按照张大山的设计,大家一上午就把储藏室和多功能厅主体结构建好了。下午,把亭子和回廊建好,以后的小活就由张大山自己慢慢干了。

午餐,张大山给小伙子们吃的是野火锅。

温泉边上有一块布满鹅卵石的空地,张大山搬来一口大铝锅,支上三块石头,点上木炭,野火锅开始了。

张大山给大家准备的食材是:云顶的鸡、鸭、兔、鱼、蛙、虾,各种野山菌、各种山野菜,配了十几种小菜和调料,主食还是面条。

大家吃的热闹开心,高经理怎么也想不到张大山是如何变出这么多菜和想出这么好的吃法的。

他知道这些年轻人干别的可能不行,一说吃,个个都很行。这些年轻人不但嘴刁,还很谗,最难侍候的是,这些人都是大大的“吃货”。

场部食堂的饭菜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了,本市只要有新餐厅开业就去尝尝鲜儿,能让他们叫好的菜不多,能让他们吃的如此津津有味的菜也不多。

他明白张大山是个人物,再一次肯定自己没有看错人,他一定能把云顶建设好,也许这里还会成为一个典型范例。

想到这里,他对吃兴正高的小伙子们说:“我们尽量多帮张师傅干点儿活,让他把这里建设成为我们林场一个观光的景点、一个度假别墅。以后,我们还要通路、通电,你们可以带着女朋友、老婆孩子和老人来这里度假,好吗?”

“好!”

“没问题,高经理您不用动员了,我们吃了张师傅的美食,不干不好意思呀,还有烤全羊等着呢!”一个小伙子大声说。

中午大家没有休息,吃完就干。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按照张大山的设计,主体结构全部干完了。剩下的细小活,张大山自己干着当休闲。

张大山该履行烤全羊的诺言了,高经理怕他是在吹牛,太阳都落山了,还没见羊的影子,便问:“你的羊在哪儿?”

“腌着呢,等一会儿你就看到了。”说完,他叫几个小伙子把中午的大铁锅搬开,在炭火边支了两个木架,一根横杠,然后,招呼几个小伙子:“跟我去抬羊。”

他们来到一个窑洞,张大山揭开一个大木桶的盖子,对小伙子说:“连木桶一块抬过去。”

两几个小伙子把木桶抬到木架旁,张大山指挥他们把一只腌好的山羊从木桶里弄出来,串在木杠上。

“真肥!”高经理感叹道。

“够咱们吃的吗?不够还有许多配菜。”张大山怕一只羊不够大家吃。

“绝对够吃,配菜也很棒耶!”小李看到配菜就叫好。

把一只一百多斤重的肥羊烤好,需要时间,大家不能干看着等呀。张大山用自己调制的烤肉汁给大家腌制好了鱼、蛙、鸡、鸭、兔肉作为配菜,让大家拿到炭火上一边烤,一边吃,一边等。

在给大家介绍调味品时,张大山说:“烤肉用的酱汁是我特制的,有好几种风味,适合不同人的口味,用来佐餐的配菜都是生长在溪泉边上的山野菜,味道独特,只此一家,别处没有。

“还有用于爽口的小菜都是我自己腌制的,这些是下酒的凉菜,也是山上特有的野菜,这些是老护林员留下的腊肉、腊鸡、腊鱼我蒸了给大家下酒,在城里绝对吃不到这些菜。”

“忒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