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银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房间里曹操与陈牧交谈正欢。
两人态度不谋而合,袁绍已经大到可以威胁所有人的地步了。
曹操在这一场大战中也感受到了袁绍的算计,在兵力十分充足的情况下,袁军表现出来的战斗意志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极少主动进攻,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还不动。
在陈牧看来,袁军这种奇怪的举动,和冀州的派系分布关系很大。
袁绍手底下有三伙人,河北一派,南阳一派,颍川一派。
河北就是冀州的本地势力,宗族力量很强大,加上在当地经营多年,是股可以左右冀州走向的势力。
袁绍自己是汝南望族出身,隔壁的南阳郡也是人杰地灵,涌现出了不少人才,所以这股力量虽然不如河北派,但也不可小觑。
颍川郡不必多说,以荀彧为代表的颍川士子集团堪称汉末政治能力之最,直到后来司马氏当政的时期,颍川集团的影响力都还一直存在。
这样三股彼此之间各有长短的势力聚集到一起,袁绍想不头疼也难。
没办法,每个人身后都有自己的利益集团,肯定要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努力。
就像这一次河北局势危机,袁军就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许攸审配等人为主导的,主张速战速决,先切断幽州和青州的联系,再快速攻入青州,最后集中兵力北上攻打幽州。
这个方案对于现在的袁绍来说是可行的,但有人不同意。
田丰沮授则认为刘虞是当朝三公,又有天子假节的特权,可以先斩后奏处理北方六州的政务。
从名义上说,刘虞是袁绍的顶头上司。
身为下属主动攻击自己的上级,这已经是为人所不容的行为了。
更何况刘虞在河北名声极佳,一旦袁军贸然进攻幽州,很有可能遭受当地百姓和多方势力的联合反击。
袁绍在冀州混的如鱼得水,不代表幽州人也买他的账。
所以要用“和平”手段拿回渤海,恢复冀州的版图,用压力迫使青州的陈牧主动出击,冀州以自卫的方式挑起战争。
双方各执一词,那可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差没打起来。
最终袁绍没敢拿自己的面子做赌注,选择了后者的策略。
这样一来不要紧,审配等人心里不满意了。
这是个主意特别正的人,容不得别人执意自己。
沮授是河北大户出身,又是军中的监军,觉得自己关系网很硬,可以左右冀州的决定。
那我审配差哪里了?谁还不是冀州本地人?我还是迎袁绍入冀州的功勋老臣呢!
审配当即表示自己身体不舒服,要留在邺城看家。
审配一留下,军中不少将领都收到了他的影响,不愿意发兵东进。
袁绍只能点起自己的几个嫡系爱将,会合了八万多人屯兵在青州外围的三个郡。
正是袁绍军中的这一次争斗,让陈牧有了喘息的机会。
否则袁绍就算分兵一半亲自攻打青州,以青州现在的实力,陈牧也没法接得住。
两人说着说着又唠回了兖州。
吕布窃取了孙坚的战斗成果,同样是在给曹操占据有利条件。
江东兵马用那么大的代价攻下了东郡,如果曹操这个时候打回去,他们一定会拼死防守,这样一来曹操的胜算就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