眀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命令竟然是马局长下达的,那袁殊呢?
这家报纸,与左联文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而袁殊早年的公开身份,本就是左倾主义文人。
因为领事馆没有几百上千部电台。
看何建英出了报社,方不为才叫了一辆黄包车,回了外滩酒店。
但即便如此,寻找台湾的秘密电台时,依旧需要上百部的电台同时侦听。
马景星家里不做生意,却也是上海数得着的富豪。
现在只需要斩断何建英这根线,再提醒袁殊不要中了日本人的圈套,就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如果这个老板失踪,或是被杀,恰好引起日本人的怀疑,追着这条线调查怎么办?
间谍做到他这个份上,绝对是前无来者,后无古人。
方不为想了又想,还是决定,还不能用齐希声的身份,公开和袁殊见面。
因为袁殊的身份太过复杂:地下党,军统,中统,远东国际共产主义联盟,七十六号的丁默邨和李士群,以及即将成立的汪伪政权……
何建英不敢怠慢,挂了电话,给报社主编打了声招呼,急匆匆的走了。
甚至是日本人,七十六号,以及汪伪政府这三者之间,都不是很清楚,他与其它两方的具体关系。
后世看苏德战争时期,美苏冷战时期的谍战片,方不为都没见过这样的故事人物。
“建英,我是余龙,你家里进贼了,赶快回来一趟……”
一想到马景星,方不为就情不自禁的,再次佩服起袁殊来。
白天的袁殊,不是在岩井公馆,就在日本领事馆,很少会走出虹口地界。
这跟“天上掉下了一颗流星,恰好砸到了袁殊头上”的几率差不多,运气不可能差到这种程度。
会不会让日本人起疑先不提,关键是,齐希声就是“自己人”这个秘密,是肯定保不住了。
所以袁殊已经站在暴露的边缘,任何一丁点的异常,都会被日本人无限放大。
没有马景星,袁殊别说两度去日本留学了,他连船票都买不起。
何建英脸上面无血色,身体跟着晃了两下。
方不为的初步设想是,想办法接触到袁殊的老婆马景星,再由马景星联系袁殊。
马蝶生是上海名副其实的大地主,恰好只有两个女儿……
方不为认为,袁殊能有这么大的成就,除了他自身努力之外,有三分之一的功劳,属于他夫人马景星。
《集纳报社》就在金神父路。
至于那个报刊亭怎么处理,还要再听听袁殊的意思。
那已是五十六年代,雷达技术已相当发达,甚至已经有了电波测向技术,知道敌特之间联络的信号,肯定会朝着一个方向收发:台湾。
他先在老家上过三年私塾,后来到上海,流落街头饿昏之后,被丰子恺先生创办的艺达学园收留,以旁听生的名义,读了一年半的文学。
除非日本人早就盯住了这个频段,不然电检课根本没有那个能耐,能同时侦听几百上千个频段。
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但这个电话里说的暗语,却表明事态非常严重。
旁边的同事还以为他在家里放了什么贵重物品,好心劝着他:“别急,先回去看一下,万一没丢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