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85章 官员调整激起巨浪【1 / 1】

王文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从徽宗在朝会上宣布,要对官员进行考核考察和调整以后,各级官员无不翘首以盼。官员们期盼的目标不尽相同,有的是期盼能够得到朝廷的肯定,进而得到提升;有的是期盼能够从地方进入朝廷、到京城做官;自知手脚不干净的,期盼能侥幸闯过这个关口,保住头上的乌纱帽;也有的是期盼,这场灾难似的大考核大考察尽快过去,不然自己可能会崩溃。特别是长达二十多天的考核考察结束之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官场,大潮澎湃,波涛汹涌。有的人忙着跑门子找关系,有的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的人兴高采烈,振奋激越。官场百态,在此尽显。

章惇的家里,热闹非常,来来往往的人,从早到晚可谓川流不息,有坐马车来的,有骑马来的,有做小轿来的,还有步行来的,当然所有来的人,无不带着礼品礼金。礼品虽然有轻有重,礼金有多有少,但是无论轻重多少,按照章惇的交代,除了极个别跟章惇关系极为密切、平时往来频繁的,其他人一律退回。而到章惇办公室来的,自然大多是朝廷内部的人,因为这样很象是来汇报工作或请示工作的,不显山、不露水,这些人带的礼品,吴卫也按章惇的要求,基本都退了回去。但他们的要求都留了下来,都是一张纸上写着名字、所在部门、职务、品级及工作年限等等。

杨光华由于一天到晚忙着伺候皇上,皇上交代他要盯紧章惇动态的任务不方便做,就找杨震,由杨震以他自己的名义,从内侍省安排了四个人,轮流暗中盯着章惇的家里;两个人盯着章惇的办公室。梁师成就好办了,手下人多,他就直接安排了六人盯着章惇家里,四人盯着章惇的办公室。杨震和梁师成安排的人都是内侍省的,相互都熟悉,各自在干什么,虽然彼此都不明说,但是心里都有数。这些人把所有到过章惇家里和办公室的人,认识的就记下名字、单位,不认识的,只大体写下其相貌、穿的服装,然后以服装相貌去推断出级别、单位和名字。这样章惇表演的这出大戏,就全跟现代录像一样,被杨光华和梁师成安排的人给录了下来。

徽宗每天在垂拱殿看材料,也顾不上去御书房了,晚上吃了饭再回到垂拱殿继续看。他看的最多的是五品以上的官员,五品以下的他只看三条:政绩、民众声望、廉洁情况。

果然不出杨光华所料,徽宗光看了整整三天三晚上才看完全部材料,之后就跟杨光华一起讨论。杨光华对徽宗说,“皇上,官员升降任用的事,我不便说话。您说,我只管记。您考虑成熟了,拿出主导意见之后,再把曾布和韩忠彦召来具体商量吧?”

徽宗说:“你不要忘了,你是皇上的参谋和助手,你有当然的发言权。这些材料你都看过了吗?”

杨光华说:“看过了,心里也有点数。”

徽宗就说:“对全国的官员,我俩都不熟悉,朝廷的重要官员才是咱们商量的重点,尤其是五品以上的官员。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不要有顾虑。”

杨光华只好说:“承蒙皇上信任和厚爱,那我就不揣冒昧,直说了。”

徽宗点了点头,就开始从章惇逐一说起。当说到杨震的时候,徽宗说:“杨震这个大总管,干得非常好,非常出色。尤其是一个正常的爷们,去管那么一帮宦官,确实难为他了,可是他任劳任怨,不分白天黑夜,把朝廷和后宫所有的事都管得井井有条,上下和谐。朝廷内外无不夸赞,所以我想这一次呢,还是不要动他,只把它的品级再提高一格。”

杨光华脑子里正回响着杨震对他叮嘱的话,就插话说:“皇上,我叔说,他再有七八年就退休了,现在身体呢,也大不如从前,所以他想提前退休。在曾布和韩忠彦动员下,共有八个主要官员将提前退休。我叔不在那八人之中,因为他的年龄离退休还差太多。”

徽宗听到这里,就打断了杨光华的话,说:“你叔这么说,你的意见呢?”

杨光华说:“我只是转达我叔的意见,他是您的老管家,他有什么想法,我觉得皇上您能理解他。按说他的事我应该回避。”

徽宗就说:“他想要退休?不行,绝对不行。我偏不让他退,再干个七八十来年再说。我就需要他这样的忠贞无二的大臣。”

其实,杨光华也不想让他退。无论从杨家子孙的角度,还是从李煜的角度,他都不想让杨震退。他很清楚,独木难成林,单丝不成线,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呢。杨震是杨光华在朝廷最亲近的人,也是他最倚重的人。只有杨震,才能真心帮他,真心护着他。如果杨震退了,他孤单单的一个人面对皇上和众多大臣,特别是章惇等人,对杨光华的威胁是巨大的。而至于皇上,万一哪天一件事儿处理不合适,皇上一生气就可能使他面临灭顶之灾。倘若杨震在,那么皇上看杨震的面儿,最起码也不会把它处理得过重。

杨光华最想的是不但不让他退,而且要能够给他安排一个更合适的、更高点的职位。可是这句话,他不能说。只有皇上才能说。如果他说了,那他就是替自己的叔叔向皇上要官,这可是大忌。所以杨光华就把这个皮球踢给了徽宗。他说:“皇上,我知道您最重感情,从您对太后和先帝的态度上,都能看得出来;而对我叔一向的关心和厚爱,也是这方面的最好体现。依我的看法,我叔退肯定是过早了,他的身体蛮好;精力也很好。”

徽宗说:“就是嘛,我也是这个意思,我不能让他退的。我已经给他考虑好了,只不过呢,需要找个合适的人选接他的班才行。大总管可不是好当的,既要聪明机敏、忠诚厚道、公正无私、善解人意、会处关系,又要会管人、善管事、长于应酬、精于计算,这样的人,满朝文武合适的还真找不到。”

杨光华立即接口道:“我叔给我说,梁师成已经具备了大总管的各方面条件和资格。”

徽宗一拍大腿说:“对呀,这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嘛!我本来想着他的,可是把他跟你叔一比,就又觉得他还是太嫩了。”

杨光华笑了笑,道:“其实,他比咱还大十多岁呢,再说,凭他的聪明劲,进步之快肯定没人能比”。

徽宗稍一沉吟,说“也是,眼下是没人比他更合适了,他本身就是宦官,从先帝时期一直到太后的时候都很喜欢他,也很器重他;跟了我这半年,各方面都是挺好的,特别是这家伙善解人意,能准确的理解朕的意思和心意,并且能够一点儿不走样的去落实我的要求。让他来管,倒是合适。但必须给他配上得力的助手才行。”

杨光华说:“不是前几天才提了杨戬和童贯吗?我叔说,这两个人给梁师成当助手肯定没问题呢。”

徽宗就说:“对,就这样。那就让我的老管家、我的老伙计去管户部吧,去当一个更大的管家,管全国的钱粮,这个地方,恐怕是再适合他不过了。”

杨光华一听,先是高兴,接着就有点吃惊,愣了一下,说:“的确,要说管户部,还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只是,会不会有人提意见?”

徽宗也愣了一下,直盯着杨光华问:“谁提意见?满朝廷没有人能比他更合适的。我倒要看看,谁能提意见?”

“我觉得宰相可能不同意。那个没有功名不能任文职官员的规定,不就是他主持制定的?我叔他可没有功名呢。只是个举人出身。”杨光华回道。

徽宗脸色严肃起来,说:“他不同意?他那个什么功名的规定,现在呀可以作废。这一次呢,我不明确说,但是在任命和提拔官员的时候,就不能只看功名,有的人进士出身,可什么事都干不了;有的人仅仅是个举人,甚至连秀才都不是,但一样能干大事。”

杨光华心想,这可好了,太好了!皇上考虑的还真周到。这个皇上,心还是真的挺善良的。如果自己不是李煜的化身,单单只是杨家后代;徽宗也不是赵光义的直系重重孙,那他定会无限忠于这个皇帝,忠于他一辈子。可是,可是,可是自己不是单纯的杨光华,而是李煜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