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62章 第六十二章 第一女官诞生【2 / 5】

闫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永庆,就是卖地的试点。

等以后她把商贸扶植起来,那么商税、盐税、地皮和赋税等,这些综合起来足够养州府的兵了,地方和老百姓也会实现共同富裕。

这才是真正的富民。

现在他们基本上已经让永庆的老百姓手里有盈余了,接下来就是重点做商贸配套设施,一边扶持商贸,一边搞基础设施,两头抓。

用外来物资刺激老百姓的腰包消费,有了需求,方才能促进商贩流动,把整个经济带动起来。

这才是她想要的经济农业兼并发展。

把贾丛修打发离去后,第二日梁萤去了一趟扶阳。

先前扶阳饱受战火摧残,如今城里还残留着许多烧毁的痕迹。

得知她过来,李疑前来接迎。

当地太守和底下许多官员都是贪官污吏,需要新鲜血液注入。

梁萤不做多想,立马差人书信到永庆,让胡太守扒拉一下他们之前做的人才库,选拔适合的人下放到这边填补。

总得给那些秀才们创造就业机会。

他们这个小地方,就不用层层考举人进士了。

说到底,这个时候的科举只是初期萌芽,朝廷并不重视,大多数都是走关系后门举荐选拔的。

而朝廷里的公侯世家掌握着选拔的门路,一般都是先挑关系户,而后就是送钱的,最后才是你科举捡空子的。

层层筛选下来,普通人想上升的通道极小,还不如上战场博取前程。

这也是李疑以前不得志的根本原因,胡志国则是走了狗屎运。

目前打豪绅进展顺利,毕竟是官家挨县去打,且又领着兵。

连夏氏那么大的地主都被打走了,哪怕你家有天皇老子,照打不误。

扶阳十六个县,郡里人口十多万,比永庆小。

梁萤亲自到乡县去实地考察了一圈,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和可供她发挥的商业价值。

李疑同她说道:“这边的地势跟平阴差不多,平坦,土地也相对肥沃,几乎没有荒地。”

梁萤:“当地可有什么特产?”

李疑摇头道:“没有。”

梁萤:“那就把安县那套挪过来用,把蚕农副业搞起来。”又道,“我在这边多待两日,问问县城里可有像周家那样收生丝的。”

对于村民来说,在当地没有特色可开发的前提下,只有土地下放和蚕农经济最适宜把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为了把他们的腰包鼓起来,梁萤操碎了心。

李疑负责搞基础,她则搞经济。

结果这边都是小商贩收生丝,需求量极少,如果想拉动副业,必须找大户。

于是她又折返回河城。

河城好歹有十一万常住人口,商业机会比扶阳多得多。

她差人去打听了几家生丝商,筛选出三家大户来,牵头问他们有没有意愿同扶阳那边协作收购蚕农手里的生丝,给他们提供稳定的货源。

有一家愿意过去。

梁萤在高兴之余也很发愁,她太忙了,像只八爪鱼。

之前搞一个郡,他们那群人还能应付下来。如今赵雉一下子给她搞了三四个,有经验的全都忙得脚不沾地,她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谭三娘见她发愁,主动请缨,以前见过她牵头周家,知道些流程。

梁萤也敢放权,说道:“那这事便由你过去处理,让李疑差一个书佐给你辅助。”

谭三娘点头,蠢蠢欲动,“阿萤你当真放心得下?”

梁萤理直气壮道:“若是搞砸了,让李疑给你兜底。”

谭三娘:“……”

真讨厌!

她是万万不敢搞砸的,要不然李疑铁定把她的祖宗都给念叨出来。

把谭三娘派过去后,梁萤打算把永庆的葛老头调过来应付。他以前搞过蚕农经济,这边三个郡都要普及,现在人手欠缺,她是真真转不过来。

赵雉见她跟陀螺似的,打趣道:“日后我把其余三郡和广陵给你打下来,非得忙死你。”

梁萤甩他一记小白眼儿,不服气道:“你就算把京城给我打下来,我一样吃得消。”

赵雉“啧”了一声,“你想得倒挺美。”

两人斗了会儿嘴,她只负责内政,军事那些是他在弄,赏罚操练她一概不管。

话说当初他们跟广陵瓜分俞州,结果把夏氏追到四宜去,广陵兵去围剿,不曾想到现在都还没把四宜拿下。

四宜是夏氏的最后栖身之所,自然会负隅顽抗,有死战的理由。

而广陵兵没有火药助力,威力大打折扣,耗粮耗兵不说,还总是磨不下来,着实令曹太守懊恼。

那边的动静赵雉一直差人盯着,等着捡便宜呢。

如果广陵攻不下四宜,他们这帮土匪就会去抢夺。

唯有把夏氏彻底斩杀,俞州才算安稳,要不然河城都不敢搞土地下放,怕内忧外患,夏氏卷土重来。

年后葛老儿被派到扶阳搞蚕农副业,带过来的还有几个新人。

现在永庆那边的运转没有问题,葛老儿有经验,跟李疑协作共同把土地下放和蚕农副业一并处理好。

谭三娘回来忍不住跟梁萤吐槽,说那些老迂腐贼他娘的讨厌,瞧不起女人,处处排挤。

梁萤早就料到了。

商业上有女人,但官场上还真没有。

都是男人的天下,他们岂能容忍女人去跟他们争抢饭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