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课的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近,“扶不扶”这个社会问题又一次引起我的思考,面对跌倒的老人,人们到底该“扶”还是“不扶”?倘若是小孩子或者是成年人,我们又是否要“扶”
这个问题早在许多年前就出现了,尤其是某年春晚沈腾和马丽主演的《扶不扶》小品更是将此话题推上热搜,引起社会的热烈讨论。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始终倒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解决,至少人们“言行不一”。
当下列事情发生,你会选择怎么做?
假如你是一个瘦弱的女性。你在一家店门口排队等人时,见到一位穿着朴素,头发花白,行动迟缓的老人,独自一人骑着车子,也来此买东西。你目测他已经年近古稀。
老人将自行车停靠在门口,喘着粗气,一步一步扶着膝盖,费力地迈过七级台阶,来到店门口排队购买。也许是看见排队的人太多了,他便转身想要离开。此时此刻,你会做出什么选择?
大多数人不会有任何举动。
但是一位身穿黑色运动服的年轻小伙子发现了他,于是在征求了在前面排队的人的意见后,其中包括你,大家允许先让他购买东西。老人也很礼貌的双手合十,勉强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当他出了店门口时却又面露难色,对他而言,这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老人愁苦的抬起头正好与你对上了眼。
此时,你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没错,你此时的内心想的是:他需要你的帮助。
这个想法与老人相同。
他微笑着向你摆摆手,用着一口说不清楚的方言让你去帮帮他。你没有任何犹豫,来到他的身边。也是这个时候,你发现,老人年迈的手看起来更像是年过耄耋的人,这也让你意识到一个问题,万一他是来碰瓷的怎么办?
但事已至此,扶!
你用尽所有的力气搀扶老人一只胳膊,防止他跌倒在台阶上。与此同时,你或许能明显的感受到他也在用尽力气平衡自己的身体,即使有些困难,甚至将要歪倒。正在这时,那位穿黑色运动服的小伙子马上跑过来,二话不说搀着老人另一只胳膊,安稳的下来。
看到这一幕,你此时心中作何感想?也许会有疑问:这个男子可能认识老人。
安全“着陆”后,小伙子问了老人一个问题“老人家,敢问您今年贵庚啊?”
“九十九。”老人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尽管他手指头弯不下去。他笑着对你们表示感谢,那笑容完全打消了你的担心。你为此深感喜悦,一方面是对自己帮助别人的快乐,另一方面是对老人如此年纪还这么身体健康表示欣喜。
男子离开。而你还在原地。
他走前告诉你,这东西是买给他老伴的,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他可能要等一个小时的时间,他的老伴也将会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不知是真是假,听到这番话后你的内心也许会有莫名的感动。
世界的美好也许不过如此,当你正美滋滋的享受“真善美”时,你的朋友却在此时出现告诉你以后碰到这种搞事情不要理会,因为你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需要帮助,人太善良容易上当受骗。
可是现在已经不同往日,社会日新月异,人们的素质都大幅提升里不少,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道德谴责”?
你将这件事告诉身边朋友后,无一不是嘱咐你要小心点。自此之后,遇到路边摔倒或者躺在路边的人,你再没理会过,即使内心有过道德的谴责。
倘若你当时没有答应“插队”,也没有因为“对眼”而搀扶老人,而又恰好被人拍下了视频,那么等待你的会有什么?
如果给定了前提条件:可以能够证明你出于善意而伸出援手,你是否还会选择搀扶?
不扶。
一方面,我不能保证自己的援手能够对他们起到什么用处,另一方面,即使当下可以证明自己出于善意,但是“骗子”的花招多又多,如何防护?除此之外,人们没有义务去帮助他,“扶不扶”不应成为“道德”的标准,否则与“道德绑架”有何异?
当下,人们实在太喜欢“只言片语”“一叶障目”式的“道德”,令人痛恨的“网络暴力”却也是这么来的,尤其是“流量”“资本”,好人也能被说成坏人,背后的真相却没有人探究。也许正是这一原因,才让更多的人变得“冷漠”起来,不愿发声音。每个人都没有帮助别人的义务,但却迫于外界的“压力”,才有了这样的“义务”。
善意不应成为害人的刀。生活在这个充满善意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自由的,“道德绑架”不应成为“杀人的利器”。
听过这样一句话“再冷也冷不过人心,再暖也暖不过心寒”。
别让“义务”成了绑架你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