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菊南山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谢阿奶见大孙子回来了,连忙把他拉进自家住的窝棚:“阿牛,快进来,阿奶给你留了好吃的。”
说着,从角落里拿出一个粗瓷碗,递到孙子面前:“还是热的,快趁热吃。”
谢阿牛一看,碗里有两颗鱼丸,和着青菜捏成的那种,还有半碗汤,散发着淡淡的热气。
谢阿牛愣了半响,想起自己在阿公家,像乞丐一样吃白食的日子,耳边仿佛还回想着大舅母的咒骂声。
他的眼睛湿润了,哽咽着说:“阿奶,阿牛不饿,阿牛在工地上干活,有了这手推车,每天能挣6枚铜板。
用三枚铜板吃饭,已经吃饱啦。
阿爷和阿奶,每天砍柴,也很辛苦,这鱼丸,你和阿爷吃了吧。”
谢阿奶见大孙子终于懂事了,开心的笑着,露出掉了牙的牙龈:
“好好好,明天开始,阿爷和阿奶就不留了,这两颗鱼丸,阿牛吃了吧,吃了长得壮壮的。”
谢阿牛摇摇头,自从他来到工地,凭着自己的劳动,赚来饭食以后,他就发誓:他以后吃的每一口饭食,都要靠自己的劳动挣来。
自己挣的粗茶淡饭,也胜过别人家的山珍海味。
两万多人,分布在一条十里长的大堤上,并不见得拥挤。
幸好有湖边大片的芦苇荡,提供了燃料和建筑材料,让垦荒的成本节省了一大截。
饶是如此,舜华囤积在社仓里的粮食,不到一个月,就被拉光了。
只好把王衍爵九江仓库里存储的粮食,拉出来应急。
三月中旬,吴知县把上级分来的,两千多人的河南灾民,全部拉到工地上来,让舜华养活。
这些灾民更惨,全都瘦得皮包骨头,走路直打愰。老人几乎没有,都是些青壮和孩子们。
这些人被安置在窝棚里,休养了10多天,才能出来做工。
大堤越做越高的时候,连吊架也用上了,群众的创造力真是无限的。
到了四月底,一条长十二里,底宽五米,面宽三米,高两米的长堤,终于完工。
许多本地的灾民,要回家收夏粮,准备大田插秧,在山坡上种瓜种豆。
这个持续了一年半的天灾,算是渡过去了。
被圈起来的土地,还需要平整,修筑田埂,挖排水沟。一些老弱,贪图工地上的饭食和工钱,留下来继续打工。
吴知县送来的那批河南灾民,几乎没有回家的,他们在老家,大多也是无田无地的佃户。
回去也是做佃户,何不就在此地,租些田地耕种,也少受一颠沛流离的之苦。
舜华及时颁布了政策:
灾民们可以一家一户承包荒地,也可以一村一里统一承包。
按照东家的要求,两成的田地用来种口粮,余下的八成田地,要按东家的要求,种麻,或者棉花。
田租只收麻和棉花,多余的按市场价收购。
这批河南来的难民,很快按家族,按村庄,按亲戚朋友组成了一个个的小团体,承包了上万亩地,边开垦,边种上了苎麻。
种苎麻很简单,只要撒上籽,发芽以后,及时除草。等到苎麻苗长得比野草高,就不用管了,等到秋天收麻。
这些承包荒地的农民,秋收之前的粮食,还要由舜华提供。
谢阿牛家,在谢村只有几亩薄田。听到这个政策,他立即跑回家找堂兄谢万民商量。
堂兄弟俩商量以后,决定到赤湖边租赁二百亩土地,按东家的要求耕种。
别的不说,单是两成的田地可以种粮食,他们就能开出四十亩水田种水稻。
一年积存的粮食,够一大家人吃三年,再有任何大灾,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狼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