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曹老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说句实在话,这段子不怎么搞笑,跟郭老板那个皮皮虾馅的盒子和卤煮鲍鱼,垮炖龙虾根本没得比,但是在场有几个北京天津人知道什么是卤煮跟垮炖?
这个段子或者说这个包袱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就是哪个河南人他早上不来碗胡辣汤啊?
一提到用珍贵食材做胡辣汤的说法儿,台下的观众莫名的感到一股子亲切,尤其是台下众人大多数都是40岁朝上的人,多年在河南生活的经验,让他们对河南的方方面面都感到熟悉、亲切,在舞台上又能听到胡辣汤这三个字儿,那自然是及其的给台上演员的面子。
曹强还在嘴硬说道:“咱这是一道新菜啊,就叫佛跳胡辣墙,又糊又辣。”
杨建在一旁摇头苦笑说道:“感情是佛是辣的难受跳了墙。”
这句补刀两人琢磨了挺长时间才编出这么一句来,果然,引起了比较好的反应,台下观众十分给面子。
曹强说道:“哎呀,你就别管我是怎么做了,你就吃就行呗。”
杨建一脸苦笑,说道:“那好东西不都给糟蹋了吗?”
曹强撇了撇嘴,说道:“你这人毛病还挺多,那行,那就不吃这个了,你说这样行不行?既然是去我家吃饭,咱就弄点儿家常菜儿,我跟你说啊,我有一种从四川湖南那边儿学来的做法拌面特别好吃!”
“那您说说这菜是怎么做的?”
曹强说道:“其实说这是个菜呀,不太准确啊,北方管这东西呀,有的叫汆儿,有的叫卤,西北一片呢,叫臊子,到了南方叫浇头,不知道在咱们河南叫什么。”
曹强这么一问,既是科普知识,也有跟台下观众互动的目的,如果观众肯互动,说明节目效果还算不错,那后面的一打长串儿贯口儿就有说下去的意义了。
要是观众连点反应都没有,一大长串儿的贯口说下来,人家只会觉得烦,那就得继续往后铺垫。
果然,台下观众给面子,纷纷给出不同的答案。
曹强一边应着一边说道:“看来咱们河南的美食也是博大精深,光一个拌面菜都有这么多种说法啊。”
曹强这么一客气,台下的观众,还挺满意,这小子上道啊。
徐娇娇看着台上杨健和曹强的演出,不住的点头,时不时爆发出一阵很不矜持的笑声,看那马天远一阵的目眩神迷。
不多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们身边响起:“小马,这是你们学校的同学吗?”
一看来人,马天远和徐娇娇赶紧站起来,那人摆了摆手,说道:“坐坐坐坐坐,我又不是什么达官显贵,不至于为我站起来啊。”
却见徐娇娇一脸激动的说道:“杨先生,我是您的粉丝,您之前在北京的演出我就去看过,后来您的好多录音,录像,还有您出的那本儿《谈笑人生》我都拜读过。”
杨先生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要感谢你的支持了呀。”
听杨先生这么一说,徐娇娇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一下子变得矜持淑女了许多。
杨先生又把刚才的问题问了一遍,徐娇娇说道:“没错,这是我们学校相声社团里边儿的新人,逗哏的叫曹强,那个捧哏的叫杨建。”
杨先生在嘴里默默的念叨一下这两个人的名字,随后说道:“我看那两个孩子说活,尺寸、劲头都非常的规矩,他们两个有谁是门里出身吗?”
见马天远和徐娇娇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随即露出一脸茫然的样子,杨先生苦笑一声说道:“啊,我的意思是说,他们两个之前有没有专门的学过相声,或者家里有什么从事相声方面的人?”
徐娇娇想了想,说道:“应该没有吧,倒是曹强他们家有个亲戚,好像是唱二人转的。”
杨先生皱了皱眉头,随即说道:“不应该呀,像这种活的使用方法,只有门里出身的人才能说的出来,可能是我想错了吧?”
随即便转头看向台前的节目,过了好一会儿之后,见杨先生听得认真,徐娇娇忍不住开口问道:“杨先生他们的演出怎么样?”
杨先生沉吟半晌,开口说道:“要就包袱和段子来说比较新颖,但是还达不到一个熟练的演员可以把包袱完美应用的地步,如果以一个专业相声演员的角度来评价的话,捧哏的话有点儿多了,逗哏的进攻性略有不足,这都是经验的问题,以后慢慢磨合,会变得更好的。”
许娇娇有些讶异的看着给出如此评价的杨先生,好半晌都没说出话来,这俩人真有杨先生说的那么厉害吗?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剧场经理来到跟前儿,笑着对杨先生说道:“杨先生,人家孩子是想听你夸夸呢,您这可倒好,上来就说缺点,再弄的人孩子下不来台。”
杨先生温和的笑了笑,说道:“对对对,是我的问题,不能老说人家的缺点吗?应该说说优点。”
杨先生先是看了看台上的两人,随即抿了抿嘴,说道:“首先来说,这两个人的配合还是不错的,想必是台底下没少下工夫,最主要的两人说的内容包括逗哏、捧哏的功底,已经隐隐有传统相声演员的架势了。”
杨先生正要说下去,马天远似乎是逮到了关键点似的问道:“您说的是传统相声?”
杨先生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儿,就是传统相声。”
马天远有些不解的说道:“杨先生,不是我抬杠哈,这传统相声我也听过不少了,他们这也没有传统相声的架势啊?”
剧场经理轻咳了一声,说道:“人家杨先生专业演员还不如你呀,别老打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