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共举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新网址: 第431章徐国入场 (第1/3页)
大梁城的攻防战,比预想中的还要艰难一些。
这其中,梁人顽强的抵抗意志,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则是徐国的帮助。
其实在六月底的时候,在失去了所有外围据点,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系后,完全陷入孤立的大梁城,就被打的城防动摇,快要坚持不住了。
可以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梁人察觉到情况不对,趁着楚军没有防备,立刻就派出了一个先天宗师突围而出。
这个作为使者的先天宗师,离开大梁后,并没有前往还在梁国掌控的腹地,是直接北上去了徐国。
梁国腹地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
梁国在后方,虽然还掌握着六七郡的地盘,这些地盘上的人口,大概也还有个两千万左右的样子。
但这两千万人,却已经是青壮尽失,男丁皆无,只余老幼了。
这种情况下,从那些剩下的老幼之中,再压榨一把,或许还能够再搞个一二百万人的大军出来。
但这一二百万大军,都将是十五岁以下,七十岁以上的小孩和老头了。
这种兵源组成的大军,那素质连民夫都不如,送上战场充当炮灰,都嫌不够资格,拿出来能有什么用?
所以从后方再行征召大军,或许可行,但却解不了大梁城的围。
而梁国南面和东面,虽然也有两三百万的兵马,但这两个方向,同样也有大量楚军存在,甚至还有唐国这个搅屎棍。
这两方面的兵马,虽然可以调动,但人走了,楚军和唐军可就来了。
那六七郡的后方腹地,也将不再属于梁国。
要真这样,那还不如让大梁沦陷了呢。
没了大梁,梁国还能存活。
可没了后方那几郡的地盘,梁国可就立刻暴毙了。
两者孰轻孰重,大梁城中的那些君臣,自然能看得清楚。
所以靠自己,是救不回大梁了,也没法让梁国度过这一劫。
想要保住大梁,想要让梁国在丢了大梁后,能损失少一点。
最后的办法,也就只有请外援了。
而纵观周边,此时能帮梁国的,也就只有和梁国接壤,甚至和已经楚国接壤,同样面临着楚人威胁的徐国了。
因此大梁城派出去的使者,在突围之后,目的很明确,就是跑去徐国搬救兵。
至于徐国会不会愿意帮他们,这点,梁国上下,还是很有信心的。
因为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显了。
大梁现如今,眼看着是快要保不住了。
而大梁一丢,梁郡也就全部沦陷了。
楚人夺了梁郡,再加上去年就已经占领的济阴郡,那么便从南、西两个方面,对如今徐国控制的青州东平郡,形成了夹击之势。
东平郡将面对楚国两个方面的打击,边境环境,瞬间就会极其恶劣。
徐国想要守住这块地盘,也将极其艰难,随时都有可能丢掉。
可徐国敢丢了东平郡吗?
东平郡,可是徐国在河南,仅有的中州两郡之一。
也是去年时候,趁着梁国失势,趁机抢下来的地盘。
也是精心挑选的地盘。
去年梁国如此落魄,后方腹地那么空虚,徐国为什么就单单抢一个东平郡?
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东平郡,处在徐国之南,同时也在徐国青州掌控的另一个郡,乐安郡的东边。
是的,东平郡最大的作用,就是充当乐安郡的东部屏障,用来阻拦楚国向乐安郡的渗透。
乐安郡的地位,大致相当于赵国的东郡。
不仅安排了徐国一半的人口,郡内有着一千二百万的百姓,更是如今徐国的帝都所在,举国权贵都在那边了。
是的,在去年开始,似乎是见到楚国在中州,越发势不可挡的态势。
同样也是因为北边的寒潮,也影响越来越严重。
所以出于遏制大敌,以及生存压力的影响,徐国终于决定正式迁都了。
在去年九月份的时候,徐帝带着朝廷百官、公卿贵族、皇族宗室、还有大量军队,迁移到了南都乐陵。
这一波迁徙,不仅带来了大量精英,随行的还有上百万北都百姓。
如此多的人南迁,自然使得乐安郡,变得越发拥挤,渐渐有些难以安置了。
而且在徐州地区,徐国还控制着三郡地盘,这三郡加起来,上面还生活着一千一二百万人。
可北边的寒潮,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再度逼近徐国北疆了。
这三郡之地,估摸着也保不了几年了。
河北徐州之地,剩下的千余万人,也要在这几年内,加紧南迁。
也就是说,徐国有一千多万人,急需进行安置。
可乐安郡这边,如今都已经拥堵非常了,哪还有更多地盘来安置这些人?
东边新占的东平郡,倒是足够空旷,稍稍开发一下,还能安置上千万人。
可那里直面楚国,已经成了赵国的最前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燃起战火。
往这样一个边境区域移民,脑子抽了才会干这种事情。
因此,东平郡,不是一个好的安置地方。
可东平郡不行的话,徐国也就没有新的地盘了。
它总共在青州,也才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