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守仁的心学,从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跳到主观唯心主义。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过是致良知”,讲究“知行合一”、“问心无愧”。
范进来见王守仁,其中一个目的是寻找“存在感”,既自我存在时空中的意义。
现在,他似乎达到目的。
我心有所感,天地变得分明。我眼中所见,就是真实。
范进看王守仁的目光充满感激。
王守仁莫名其妙……总觉得范进奇奇怪怪。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想到可以跟王守仁去打猎,范进兴奋得一晚睡不着,幻想着骑马射箭。
然而现实是,驿馆里的马,非公务驿传不能擅自使用。
而且,范进也不会骑。
作为低配版弼马温,他一本正经地巡视自己的下属——二十匹驿马,和马夫一起喂马之后,他向下属提出基本欲求。
给我骑一骑。
下属很不给面子,朝他撅蹄子。
“不识相。既然如此,老夫不带你们去玩。”范进摇头晃脑地走了。
马儿们齐齐翻个白眼。
范进终于知道为何王守仁身为龙场驿臣,可以跑到贵阳去讲学。
除了有提学御史的邀请,还因为王守仁跟贵州宣慰使安贵荣关系不错……这龙场驿最初就是安家修的,在安家的管辖范围。
安贵荣是彝族,女土司奢香夫人第八代孙。
现在,跟随范进和王守仁去打猎的,就有安贵荣的属下。
王守仁的弟子骄傲地说:“附近的苗人、彝族人,都擅长打猎。他们很拥戴先生,有空就听先生讲学。”
范进肃然起敬:“他们听得懂!”
原来这世上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有“存在感”,早就想清楚“我是谁”这么深奥的问题?
弟子们笑道:“懂什么!先生讲什么,他们都一脸清澈的愚蠢,然后傻笑。不过也有些聪明的,跟着先生讲汉话、写汉字。”
都说龙场驿是王守仁的有缘之地,他在这里悟道。
其实王守仁才是附近山民的贵人,他教孩子们识字,还传授汉人先进的耕种方法。
进山之后,只见处处是崇山峻岭,隐约可闻野兽低沉的吼叫。
“后悔来这里吗?”王守仁忽然问。
“不后悔。”范进淡定地回答。
王守仁微微一笑:“我刚来的时候,还遇到土匪打劫。后来……他们成了我的随从。”
“你怎么做到的?”范进好奇地问。
“讲道理。”王守仁说着,拉开手中的弓,箭矢像闪电一样飞奔出去。
“噗”的一声射中什么。
随从用生硬的汉话欢呼:“先生!射中一只獐子!”
“今天运气不错,再射几只野鸡野兔,我们就可以回去。”王守仁挺高兴。
范进顿悟……知道王守仁跟土匪讲的是什么道理。
但是换个角度想,做土匪是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跟着王先生能吃饱穿暖,也许还能娶上媳妇,谁会不愿意呢?
换作范进就很愿意。
他很庆幸,如果两年前来龙场驿的是自己,别说悟道,恐怕骨头都能敲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