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范进看着满桌的精致茶点,坦诚回答:“陛下既然去到我家,我总要跟他说点什么。不然光坐着多尴尬。”
李东阳:……我从未见过如此难以形容之人。
“你只是随口说说,就教他帝王权术?”李东阳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
以他这个年纪,应该不动声色。
可范进实在太离谱。
范进连连摇头:“我只是教他悟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陛下悟的道,跟我有什么关系?”
他就是火上浇油、管杀不管埋的吃瓜群众。
皇帝最后选择做明君还是昏君,就看朱家列祖列宗是否保佑。
李东阳沉默好一会儿,忽然笑道:“多少人劝陛下亲贤臣远小人,他都听不进去。这么说起来,还是你厉害。老夫累了,只想回家乡养老,但是陛下不肯放人,你说怎么办?”
来都来了,就问一问。
他很好奇,范进还能出什么馊主意。
范进趁着李东阳思考和说话,悄悄吃了好些茶点,面前空了几个碟子。
拿着手软吃人嘴短,既然首辅大人开口咨询,范进当然要回答。
要不然,光坐着吃东西多尴尬。
“死道友不死贫道,您给毕竟举荐一个人。这个人要有能力有眼力劲,能够帮皇帝做事,又能够暂时让文武百官满意。”范进给出建议。
怎么把帝王运用到极致?
还得看正德的皇帝嘉靖的。
但正德如果能听范进的话,先把儿子生出来,也许就没有嘉靖什么事。
范进不怕改变历史。
他本来就不是历史人物,有他的存在,这个时空就是一个新的时空。
李东阳若有所思:“你觉得我应该举荐谁?若按照你所说,谁来做这个首辅,未来都不会有好结局。”
帮皇帝做事、做皇帝的替罪羊,怎么会有好结局?
范进微微一笑:“你觉得谁可以做蔡京,就举荐谁。”
“荒谬!大明还没到那个地步,皇帝也不是宋徽宗。”李东阳正色道。
有这么一瞬间,李东阳想举荐范进……死道友不死贫道,何不让范进赴死?
但是转念一想,李东阳克制住了邪念。
让范进入阁,再搭配正德这样不走寻常路的皇帝,大明迟早要完。
范进说:“既然不选蔡京,就选诸葛孔明?我觉得王阳明不错,文武双全。皇帝若是放手让王阳明掌权,也许天下会不一样。”
那是王阳明啊!
《儒林外史》那本书,讽刺很多读书人,却挺推崇王阳明。
范进又有一种微妙的骄傲,他竟然知道蔡京、宋徽宗和诸葛亮!
书中的那个范进,连苏东坡都不知道。
所以说,从他鲜明地活过来的那一刻,他跟《儒林外史》的范进就是两个人。
“王守仁?他现在只是庐陵县令,官职太低了,甚至不如你这个大理寺正。想要让王守仁入阁,还要再等一等。”李东阳沉吟着。
在王守仁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李东阳就很看好他,觉得这个孩子有状元之才。
现在,李东阳难得的觉得范进的建议不错。
“为什么一定要循规蹈矩呢?为什么就不能突破现实的规则呢?”范进站起来,“皇帝可以任用一个太监掌握大权,为什么就不能越级提拔一个名声很好的文官?”
范进想让王守仁少奋斗三十年。
这就是一起做驿臣结下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