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范进笑着大声说:“知道!我下一次就去苏州为官!”
写完《王守仁观察笔记》,就该去写《唐伯虎观察笔记》,也许将来还可以到宫里,写《皇帝观察笔记》?
同船南下的人心情都挺沉重,盗匪凶悍,都怕搞不好就为国捐躯。
只有范进,依旧笑容爽朗,每到一个码头,还会买许多耐放的食物,在船上悠闲度日。
“你今日不写你那个小本本?”王守仁走过来问。
范进在用一个小炉子煮粥,里面还放了虾干、笋干、火腿丁,鲜味扑鼻。
他随口说:“今日不记,你没有做什么特殊的事。”
“你是奉皇帝之命,记录我这次平定江西匪乱的过程?”王守仁想到一种可能。
范进轻笑:“你觉得……皇帝有这么关注你?”
王守仁沉默。
虽然这几年,心学的上升势头强劲,国子监都请自己去讲学。国子监司业严嵩更是常常找自己论道。
但是,皇帝一次也没有找过。
正德皇帝,对心学和理学都不感兴趣,对武学反而感兴趣一些。
王守仁对武学也有研究。皇帝调王守仁来平乱,就是因为他懂兵事,不是因为什么心学。
“看样子,陛下没这么关注我。”王守仁自嘲笑道,“那你记录这个,是将来做战事总结吗?”
范进轻轻搅拌瓦罐里的粥,慢慢地说:“我煮粥是为了裹腹,不是为了以此写诗做文章。我记录你的言行,就是单纯地做记录,没有什么目的。”
王守仁:“……是你关注我。”
“是啊!我总共就那么几个朋友,每一个都是我存在的证明。我要关注你们每一个人,增加我的存在感……”范进笑着,“人生寂寥,总要自己找事。”
粥好了,熄火。
范进拿出两个碗,邀请王守仁一起吃。
范进喜欢吃粥。
遥远的记忆里,他还是一个孩子,父亲还在,家境过得去。
母亲就喜欢煮粥,在粥里放各种食材。
平淡的粥也可以变得绚丽丰富、有五彩斑斓的颜色。
砂锅里的稀粥咕咕地滚着泡,放入新鲜的肉片、鱼片,很快就烫熟,再加一些盐就可以出锅。
喜欢姜葱的,还可以多放姜丝和葱花。
冬天喝一碗热腾腾的生滚粥,觉得全身暖洋洋。记忆也变得温暖,仿佛蒙上一层春日的阳光。
后来,父亲生病,家业破败。
后来,一科又一科的落第,家里就精穷了。
“你在想什么?”王守仁问。
“嗯……恍惚想起我赶考三十多年,五十四岁才进学。”范进笑道,“你看我现在年轻力壮,一定想不到我年老落魄的样子。”
王守仁:“……确实想不到。”
按理范进年纪跟自己相仿,可眼前的范进看着比自己年轻好几岁。
真的有人可以越活越回去?
不论抱着什么心情,他们还是顺利抵达赣州。
王守仁要在这里主持剿匪大事。
幕僚们看到范进冷静淡然的神色,忽然悟了……担忧也要来、快乐也要来,为什么不能开开心心的来?
土匪又不会因为他们提心吊胆就不来攻打。
“范老爷,还得是你!请入住赣县县衙!”被王守仁分派来的随从恭敬地领路,带着范进前往破败的赣县县衙。
不久之前,土匪攻破这里,赣县主簿殉职、县令受伤挂印,现在范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