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30章 崔老三到底姓什么!【1 / 1】

海棠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村长背着手,40多岁的老大哥,这会像个小老头,就怕村子里因此而不太平。家家户户都吃不饱还要搞这种事出来,想想就愁的慌。村长摸摸茂密的头发,隐隐感觉到头顶一丝凉意。

怎么处理这三个人村长心里还有些不确定,民兵队长主张直接送公社,省事又省心。而村长担心老地主的事被翻出来,之前村里没有上报,公社会追究。

宋大江就对村长说,“公社里如果怪罪,就说,地主儿子不是抗日牺牲了吗?村里人一直觉得这是抗日英雄家的祖坟,都忘记他家地主身份了,所以当初也没想起来。再说了,人家地主家以前对村里人还挺不错的,人也已经死了,还能怎么办?”

村长想了想也只能这么办,就是这坟到时候还是个问题啊!就怕还有不怕事的来扒坟偷东西。民兵队长说以后巡村的时候多往这边走走,尽量看着点。

到了公社,这三个兄弟被公社的办事员一吓唬,就什么都吐出来了。

原来他们三个人是山那边的村民,听说这边能吃饱饭,就想摸过来看看能不能寻摸点吃的,路过那坟地附近摔了一跤,捡到了一把袁大头。那三人中的老大有几分机灵劲,又借口路过村里口渴,在村里打听到那附近埋的是个老地主。心里琢磨可能是坟里埋的钱,下雨地动袁大头才换地方,被他们捡到。他推测坟里还有更多袁大头,于是和两个兄弟商量一起挖坟。因为有之前得那一大把,所以两兄弟愉快的都同意了这次行动。没想到被人一锅端了!

这袁大头在21世纪更值钱,但是宋秋风没有办法光明正大的弄到,可以花钱买,但是宋秋风觉得如果被宋家人知道,难免疑惑她,还是先不要当回事好了。不过实话说,就是在七十年代,这袁大头也是挺值钱的,一般一块多的能换十几块钱,少的几块钱,农村人一家一年也花不了几块钱,所以还是挺值钱的。这几兄弟如果不夜起歹心,下午捡了钱就走,也能发一笔不小的财了。

所以这世上,贪心使人泥足深陷。等待这三人的,农场改造十几年。兄弟仨这回是肠子都悔青了,但是没办法,七十年代对于这种事情惩罚还是挺重的,并不会依情节严重与否而决定惩罚轻重。

宋秋风在村里乐呵呵听八卦,“是吗?”“真的啊!”“原来是这样!”“我以前都不知道,你们怎么知道的?”宋秋风简直成了万金油,就这么几句话,翻来覆去,把几个讲八卦的大娘婶子谈兴越抬越高。除了挖坟的事,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也说了一堆。宋秋风心里惊叹这些大娘婶子想象力一流的丰富。

突然听到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大娘讲二三十年前,就刚解放那会儿。她娘家那边有个姑娘回娘家看望寡母,早产了一个儿子却被偷了的事。宋秋风觉得这情节有点耳熟,好像就是宋青花丈夫,崔老三的身世。于是又问那大娘,这事的具体情况。那大娘说,“出了事,那寡母心里难受,觉得都是因为女儿来看她,才弄丢了外孙。所以没过半年,就过世了。因为是外嫁女,寡母又不爱出门,村里知道的人不多。我是因为娘家和那寡母住的近,我娘心好,那寡母重病的时候去看过她,才知道这些事!”那大娘想起来村里传的宋青花的事,觉得宋秋风问这事可能真的崔老三是别家的孩子。有心想打听两句,又看人多,没吭声。

“她婶子,前几天青花从你那借的鞋样子用过了,今早她上工前还嘱咐我给你送回去,正好这都到我家门口了,你进来喝口茶,顺便把鞋样子拿回去吧!”宋秋风捉住这大娘的手臂,挽着人的手,就带进了院子里。

那大娘知道宋秋风有话要说,笑眯眯的应了,跟着进了屋里。宋秋风倒了杯糖水给大娘。把崔老三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下,又仔细的问了问大娘,当年的事情。

大娘听说崔老头夫妻为了金子偷别人孩子,气的破口大骂,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俩吵起来了。这应该是母亲的本能共情,忍受不了一点孩子被欺负。

宋秋风从她这里知道了那对夫妇每年清明会去坟地看望寡母,可是今年清明已经过去了,想再见到俩人,也许只能等到明年清明了。那大娘建议,可以去问问那村里村长知不知道这夫妇是在哪里上班。因为看穿衣,两口子好像都是蓝色工作服,应该是哪个工厂的工人,就是再具体的还得去找村长问问。大娘特别开心的喝完了糖水才离开宋家,宋家上工的人也慢慢回来了。

宋秋风饭后告诉了大家这个消息,让宋大河明天一早跑一趟派出所,跟民警讲一下大娘说的情况,具体的民警查起来可能更快。也许不用等到明年清明,就能给宋青花的孩子们找到爷爷奶奶了。

这些天,宋青花白天上工,晚上帮着陈老炮制药材,忙忙碌碌,人却精神多了,今天听到宋秋风的话,眼睛都亮了,只觉得以后终于不是无家可归之人了。也能给崔老三找到亲生父母,或许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

这世上的亲情有时候让人心怀期待,有时候又让人退避三舍。

宋家这边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行走,宋青苗可惨了。按说食堂那点活,在宋青苗手里都不叫事儿,分分钟处理完毕。但是不知道谁举报宋青苗打饭区别对待,给个别男同志打打饭多,给女同学都打饭缺斤少两。

这本来不是问题,刚上班,掌握不准份量也是有可能的。刚上班的时候,大厨就交代了,不确定就慢点打饭菜,用称称一下,不要怕慢! 但是宋青苗心里有称,打饭又快又准,并没有出现过缺斤少两的事,所以这个举报既莫名其妙,又影响很大,毕竟她是临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