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8章 好东西要先给陆先生送去【1 / 1】

咸青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潘两家的械斗进行了一个多时辰,最后还是咸宁县县令出面,才平息下来。

最后检查双方情况,万幸是没死人,但十几个重伤,轻伤数不胜数,混战规模足有七十多人,是咸宁县近五年来,最恶劣的打斗。

这种事发生了,是会影响咸宁县县令的政绩的,政通人和可不是随口说说,搞不好吏部的评选,就是下下等。

所以县令阴沉着脸,询问两家事情经过。

杨家家主自认为占着礼,说是潘家上门挑衅,他们是自卫,就算有错,也是自卫过当。

但是潘家抬出了潘仁义。

要提的是,潘仁义和咸宁县县令还是翁婿关系,没错,潘仁义和县令之女有婚约在身,今年就准备成亲。

县令一瞧佳婿被打成这个样子,还是杨家人指示的,二话没说,便将杨家家主和几个带头打人的全部抓拿下狱。

到了晚上,潘家家主更是给县令送去了一箱子银子,两人密谋多时,准备趁机搞垮杨家。

但是,仅凭打斗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搞垮杨家的,杨家在咸宁县内也是大户人家。

最后潘家家主为了对付杨家,一狠心,几个重伤的族人中有两个伤势过重死了!

这下子,县令抓到了杨家的把柄,开始了发难。

张秀为了看好戏,便没有出城回营,而是住在了客栈内。

这时候,陆羽来找张秀,说:“殿下,好戏还不够热闹,可以再添把火!”

“哦,如何添火?”张秀好奇问道。

按照张秀的猜测,陆羽的计划是让白冥带人再去潘家走一趟报复,但他猜对了一半。

陆羽说的添把火,是真的添把火。

夜里让白冥带人去潘家,这次不打人,直接放火。

一把火,直接烧了潘家本家大半个宅子,甚至连祠堂也未能幸免,祖宗牌位全都被烧了,一个不留,都成灰灰。

这一招彻底点燃潘家的怒火,发誓要把杨家置之于死地。

于是乎,潘家又拿出一大笔钱,求咸宁县县令帮忙,看到亲家和白银的面子上,县令自然同意。

短短两日,杨家陷入困境。

青瓷买来了丹州特色早点,关晓月炖煮了美味的药膳,秦出尘拿着筷子和碗跟着蹭饭。

张秀瞥了一眼秦出尘,看她端着碗吃着药膳,眼睛快乐的眯起来,忍不住说道:“秦姑娘,你不是说,青瓷她们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的吗?”

秦出尘点了点头,道:“是啊,她们做美味的食物,我品尝美味的食物!殿下应该明白的,对一位技术精湛的厨师而言,顾客的大快朵颐,就是最好的嘉奖!”

“晓月,你的药膳真好喝,而且还有补气血的功效。青瓷,你买的葱油肉饼非常美味!谢谢你们!”

随后秦出尘对关晓月、青瓷进行了毫不吝啬地赞美。

关晓月和青瓷顿时笑了,连忙又给秦出尘盛了一碗药膳。这么漂亮的姑娘还如此会说话,谁不喜欢呢。会说一定要多说点!

短短几日,几女就处成了好朋友。

张秀发现秦出尘的脸皮比较厚,按理说长得这么漂亮,脸皮不该这么厚才是,也不知道是什么家境和家教,能教出这样的性格。

算了,继续吃早饭。

“陆先生那里送早餐了吗?”张秀问向青瓷。

青瓷道:“我去送过了,但陆先生不在房间,说是带着项书和王央出去转转了。”

张秀点了点头,不再追问,猜测陆羽不是单纯转转,应该是去完成后续的计划。

这时,秦出尘笑道:“殿下真是礼贤下士,吃的喝的用的,只要是好的,都想着陆先生。能遇到殿下这么好的主公,对一名谋士来说,乃是毕生心愿,会为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秀平静道:“对待自己人,自然要以心待人、以诚待人,不算什么。”

一旁的青瓷和关晓月连连点头,目光崇拜和敬意,因为她们都知道自家殿下说的不是虚言,自家殿下对待她们,从未当做丫鬟。

秦出尘抿了抿嘴,脸上是有羡慕,嘴上却念着“以心待人、以诚待人”这八个字。

不过这八个字有个前提啊,那就是自己人。

想到这儿,秦出尘望向窗外,突然说道:“殿下,昨日这县城内的两家乡绅发生了大规模的打斗,殿下觉得因何而起?”

张秀面不改色说道:“人与人的恩怨,都离不开功名利禄,想来这打斗的两家也是如此。怎么,秦姑娘不会以为这两家打斗,是因为本王吧。”

“怎么会呢,殿下乃是千金之体,尊贵无比,岂会和乡野乡绅有关系。难道殿下绕行丹州,是为了看两家打斗吗?当然不可能了。”秦出尘笑嘻嘻回道。

张秀也笑了笑,心想这女人真是聪明啊,看来是猜出了什么。

但说她聪明吧,似乎又不聪明,既然猜出来了,何必要问呢,岂不是增加自己对她的猜忌。难道只是想告诉自己她猜到了?

古怪的女人。

随后,张秀吩咐道:“吃过早饭,出城吧。”

吃过早饭,张秀等人离开县城,返回营地。

而此时的杨家,却如丧考妣。

官府来了捕快和衙役,抓走了不少杨家人,至于罪名,一是杀人,潘家人被打死了两个。二就是纵火报复。

杨鹏举的父亲杨新建也被抓进了大牢,整个杨家只剩下一些妇女孩子,瞬间六神无主,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就在这时,一名老仆来到杨鹏举的母亲杨周氏身边,说道:“夫人,门外有个中年男子,说是少爷的朋友,前来拜访老爷和夫人。”

“家里除了这趟子事,哪还有心思见客,救出老爷才是最大的事情。我儿在幽州,若是能回来,县令也不敢抓老爷了,呜呜呜…”杨周氏忍不住轻泣。

老仆点点头,正想送客时,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突然拦住了老仆,说道:“母亲!我哥现在是幽州军的军侯,他的朋友,恐怕也是军中人士。不如由儿去迎接一番,说不定能帮到我们。就算帮不了,人家远道而来,我们也该迎接,这样才显待客之道,不给哥哥丢人。”

原来这少年郎是杨鹏举的弟弟杨鹏飞。

别看只有十五岁,但从小气度不凡,家里出了这趟祸事,父亲和叔叔大伯都被抓了,他还很镇定和冷静,可见心性了得。

杨周氏点点头,擦擦眼泪道:“二郎,你从小有主见,便听你的。”

杨鹏飞立即让老仆领路,去见见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