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小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竟然还痴心妄想,觉得自己不想纳妾就可以不纳妾。
这简直就是缺心眼。
这天下,由得了自己吗?
列国都颁发了类似的诏令,无论跑到哪儿,只要定居下来,都要面临这样的局面,他能逃得掉?
最主要的是,他还期盼着这两个女人能嫁给其他人,可以一夫一妻,一生相伴一人。
这简直可笑到了极点,这两个女人就算不嫁给他,嫁给别人,同样也只能填充别人的后宫。
这操蛋的制度,让白琰只觉世界观都差点崩盘了。
可是,提取了脑海中那些前身的记忆,他又有些无语。
没错,这些制度的确操蛋,但也是一个时代无奈的悲哀。
战国到现在,已近两百年。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天下可谓民不聊生,年年征战,年年死人。
举个最好的例子,整个赵国,不过三百多万人口。
这三百多万人口,老中青少四代女人,足足占据了三分之二。
剩下三分之一就是老中青少四代男人。
没办法,年年打仗,死的都是男人,一国人口,能剩下三分之一的男人,已经是极大的幸运了。
很多国家,连三分之一的男人都剩不下。
而像赵国这样,一百多万男人,刨除老年化,再去掉十三岁以下的少儿,十三岁以上,四十岁以下这个年龄段,能凑齐五六十万也就差不多了。
或许在后世人眼中,这四十岁以上到五十岁的年龄段,也不算是一个男人的衰弱期。
可实际上,古人除了生态环境比后世好之外,无论是吃喝营养,还是生活安逸都比后世人差了百倍千倍。
吃不好也吃不饱,还每天各种操劳,体力榨得一干二净。这或许会让他们在一定年龄段,因为过度的操劳锻炼,体能比后世人更好。但注定营养跟不上,四十岁都算老人了,四十岁以上,基本上就等同于报废。
所以,在这个时代,十三岁到四十岁的男人,就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本钱。
赵国当年能支撑国家的男儿也就这六十多万。结果战死了四十多万,还剩多少?
撑死了,为国家传宗接代的也就只剩下二十万人。
再算算女人,十三岁以上,四十岁以下。本身就比男人多两倍有余,足足一百三四十万!
一百三四十万女人,结果只有二十万男人。
你一夫一妻试试?
剩下的一百二十多万女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