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5章 风平浪不静(二)【1 / 1】

南境游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去吃西餐的日子,就是他最盛大的节日,扳着手指头数着日期,越临近,越兴奋,头一天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都要醒来好几回。

坐在装饰豪华的西餐厅,坐在软软的沙发上,摸着漂亮的台布,他小心翼翼地切着牛排,喂一口坐在对面注视着自己的妈妈,妈妈总是摇头,“我不爱吃牛肉。”

牛排煎得很嫩,几米之外还闻得到香气,妈妈不爱吃,多遗憾,但他还是坚持要妈妈试一口,再试一口。

或许试得多了,妈妈就喜欢上牛排的味道,就能一起享受牛排大餐的快乐。

不知不觉,王一昊的眼泪已经浸湿枕头,小孩子还是好骗,那时候的他真的相信妈妈不爱吃牛排。

应是他快六岁的时候,妈妈经常为小学学位犯愁,一天,妈妈的同事阿姨带他去了医院,妈妈脸色苍白,躺在病床上,摸着他的脑袋,眼泪哗哗地流。

他吓得拼命大哭,以为妈妈快死了。

妈妈苍白纤细还插着针头的头摸着他的脑袋,“不哭,没事的,妈妈很快就好了,你先住在阿姨家里。”

阿姨替妈妈掖好被角,“放宽心,你还年轻,好好检查,没事的,吉人自有天相。”

过两天,妈妈去阿姨家接回他,他以为妈妈的病好了,高兴得一路上蹦蹦跳跳,告诉妈妈幼儿园发生的事情。

那一刻,他发现,妈妈比牛排更香,更让他喜欢,他愿意一生一世再不吃牛排,只要妈妈不用再去医院。

到了家门口,居然停了一辆豪华轿车,西装革履的年轻男人下了车。

妈妈愣了一下,温和地说,“你怎么来了?说好了我会送到你家。”

风度翩翩的年轻男人蹲下来,向小小的王长安伸出手,王长安犹豫了一下,握住男人的手。

“好样的。”年轻男人甚是满意,“我现在把他接走。”

“不行,我还没有告诉他。”妈妈拒绝的口吻也相当温柔和婉。

年轻男人恰似风流五陵少年,凑近妈妈的耳朵想说悄悄话,妈妈往后退了一步。

王长安马上站在妈妈面前,捏紧小小的拳头,向年轻男人咆哮,“你走开,坏蛋,离我妈妈远一点。”

男人一脸的尴尬,妈妈温和地抚摸着他的头,“他是你爸爸。”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有爸爸,他没有,但现在他反而不稀罕眼前这个爸爸了,很明显,妈妈不亲近这个爸爸。

“你以后和爸爸一起住。”妈妈说出的话,更让他难以接受。

“我不去!”他生气得大喊大叫,甩下他们,自顾自地爬上楼梯。

后来,妈妈亲自把他送到王家的门口,把哇哇大哭的王长安留在铁栅栏里,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

他还记得,自己攥着铁栅栏看着妈妈的背影哭得撕心裂肺,可妈妈居然没有回头,反而加快了脚步。

再次相见,已是殡仪馆。

脸色苍白的妈妈躺在楠木馆中,闭着眼睛,闭紧双唇,他流干的眼泪再次奔涌而出。

从此,他成了王家的子孙,妈妈给他取名王长安,寓意长命平安,而王子诚却更意为长治久安。

王家两代经商,子嗣素来薄弱,均是单传,轮到王子诚,兴许少年时风流过度,也就王长安一个私生子。

他毫无悬念成了王家产业的唯一继承人,但与王子诚怎么也亲近不起来。

被抛弃的妈妈还要忍受家人的遗弃,独自承担养育自己的责任,死于疲于奔命,而王子诚却日日夜夜享受着风流艳遇,不停地周旋在名式美女中。

他把妈妈的死,归咎于负心的王子诚。

他无法原谅,只想做妈妈的长命平安的儿子,而不是王子诚长治久安的儿子,甚至以老王相称。

可眼前的景况,貌似他辜负了妈妈的期望,也辜负了王子诚的厚望。

人呀,各安天命。

或许,自己注定就不是富三代的命。

他将黄铜锁放在枕边,薄命的妈妈的脸庞渐渐淡了,19年了,还是忘不掉最后一别,可能真的要把这些记忆一起带进棺材中。

之所以对女妖怪动情,女妖怪身上也有妈妈的品质:自强自立,用不着耍心机玩心眼绑定男人。

若是妈妈长命,恐怕不会让他踏入王家的大门,去做一个会走路的人民币。

渐入梦乡。

待他醒来,一切安然。

黄铜锁仍旧躺在枕边,锁眼里干干净净,并没有金粉之类的东西。

生活恢复了平静,他珍惜这难得的安逸,不想早早回去四合院感受乌烟瘴气,骑上自行车绕着王府井走一圈。

妈妈也是四九城人,曾听她提起四九城的王府井。

可惜,他从来没有见过妈妈的亲人,1998年未婚生子,对于妈妈的亲人来说,是一桩丢人现眼的丑事。

妈妈从来不提,但他猜测妈妈被扫地出门。

后来,他翻过妈妈的遗物,有一本淡蓝色的日记本,曾记载她的父亲莫少卿,也就是自己的外公,不过寥寥几句:一个不负责的算命先生告诉爷爷,父亲将来位居少卿,所以,父亲后来改名莫少卿,结果一生不如意。所以,我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

莫少卿。

他相信,这个一生潦倒的莫少卿也在四九城的某个角落,算起来,妈妈大学刚毕业,认识王子诚,23岁生自己,而莫少卿25岁生妈妈妈,一推算,莫少卿出生于1953年。

现正9岁。

他决心要揪出莫少卿,告诉他,不要将自己一生的不如意发泄在子女身上,那是懦夫才干的事情。

他一下班就往学校跑,找校长寻找莫少卿,令人惋惜的是,谁也没听说这个名字,不单没有莫少卿,连李少卿、王少卿也没有。

日记没有详细记载莫少卿的旧名,也不知道遭遇不靠谱的算命先生,也就查不到哪一年改的名。

姓莫的孩子倒有几个,不过都不是9岁,有8岁,有11岁,唯有一个9岁的是女孩。

事情陷入僵局。

他开始去周边小学查询,花费了不少时间,仍一无所获。

会否莫少卿没有读书?

他开始走访街道办,查到莫姓人家,现正提倡扫盲,连不识字的大人都要进扫盲班,适龄儿童不读书绝不可能在四九城发生。

每天早起晚归,回到四合院,天色早已暗了,胡乱嚼两口馒头,拿着黄铜锁,摸着“长命平安”,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策略。

只要莫少卿在四九城,哪怕就是挖地三尺,他也要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