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89章 坐实证据【1 / 1】

山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日新原来隐约感觉倪大路这么积极提出打造企业文化似有所图,哪知道他竟然是利用这种方式来给赵向军灌迷魂汤,从而达到自己掌控君天公司的目的。甚至还把张海涵拉到一起,把赵向军在公司里的一举一动掌握得清清楚楚,然后对赵向军精准投喂他喜欢听的话,从而获得赵向军的信任,最终接任了董事长。

他心里不禁有点替赵向军感到悲哀,同时也为君天的未来感到担忧。虽然自己已经得知了倪大路的这一系列阴谋,但因为倪大路这几年不断的撺掇,赵向军竟然提出了向世界五百强进军的口号,不惜血本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在又出了一个心怀叵测的苏志诚,林日新觉得君天这艘巨轮的航向有点失控。

按照林日新的性格,他本来马上会向赵向军说明情况,可是,眼下赵向军正在国外陪同李红治疗癌症,况且,随着赵向军的暂时离开,公司里也没有再刻意去营造企业文化的氛围,因此,林日新觉得没有必要马上把这件事通报给赵向军,他认为眼下最重要的事是要搞定汽车公司的问题,因为,这里倾注了君天公司的巨大投入,而这个苏志诚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还没搞清楚,万一到时他又突然提出辞职,那场面就会闹得不可收拾。

另外,林日新一直以为自己的母校东海大学是追求科学和真理的净土,对潘璐郁作为东海大学比较知名的学者,参与君天公司的企业文化策划感到比较亲切和欣慰,觉得潘璐郁能通过企业文化打造,来助推君天更好的发展。哪知潘璐郁鲜廉寡耻,竟然为了百把万,不惜屈身听从倪大路驱使,来灌赵向军的迷魂汤,并炮制所谓理论上的支撑,这不禁让林日新也对自己的母校感到了一丝失望。

不过,这其实也怨不得潘璐郁,不知曾几何时,一些专家和学者受利益的驱使,他们纷纷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操守,走上前台,用自己丰富的理论内涵,为利益集团代言和甚至洗白,他们早已经没有了以前学者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使命追求。不过,林日新由于不在学术圈,关于专家学者成为某些利益集团代言人的情况知道得不多,他觉得这次潘璐郁这种企业文化策划的一系列做法,简直给自己好好上了一课。

通过这次的经历,林日新更加坚定地认为,现在企业发展的陷阱很多,企业老板一不小心就会在不经意间落入别人的圈套,从而让企业步入危机。他觉得自己要时刻警醒,更要把这个案例好好剖析,让君天公司每一个管理层都要知晓,特别是要让赵向军明白,作为一个领导者,仅仅做到"善心善行”还是不够的,还要洞察周边各色人等的内心,特别是对那些专门投自己所好的人,更要警惕,因为这些人的内心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过,林日新觉得自己眼下根本没有时间来捋清这些问题,现在君天汽车公司那边的巨额资金投入,已经让他感到了压力,他觉得自己最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趁自己主抓汽车公司的机会,采取一切措施,让这个板块的利润尽快出来,并争取让君天汽车能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浪潮中打响自己的“飞马”品牌。

现在,他又把自己在跃州经济开发区做主任的劲头使了出来。那天和苏志诚谈话后,他就提出要到汽车公司蹲点,同时让苏志成在汽车厂里给自己安排了一套房间,他要把自己的办公和吃住都安排在那边。林日新希望这么零距离地接触新能源汽车制造现场,从而发现和解决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让君天的“飞马”汽车早日腾飞。

对于林日新的到来,苏志诚从内心来说是极为排斥的,但人家一个上市集团公司执行总裁,主动放弃舒适的生活环境,而跑到生活条件相对较为一般的跃州湾新区和企业员工同吃同住,自己作为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自然不好拒绝。所以,他表面上对林日新十分殷勤,对林日新的饮食起居,都是自己亲自负责,还时不时地来问林日新是否习惯。另外,苏志诚也吩咐自己的几个铁杆心腹,让他们近段时间务必不可轻举妄动,如有可能既要把销售业绩提升上去,同时又要努力把控成本。虽然,他也知道,公司的利润核算分析都是按照年度来的,但是,月度报表也可以反映一些趋势,因此,他希望在林日新蹲点期间,能把自己的业绩能够做得漂亮点,从而让林日新能早日离开汽车公司。

林日新对苏志诚亦步亦趋地紧跟自然是心知肚明,他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在听取苏志诚以及高管团队的汇报时,对他们也是多有褒扬,还说新能源汽车今后是君天公司重点的发展板块,虽然,这两年销售利润不怎么好看,但公司始终没有失去对以苏志诚为首管理团队的信心。并还说,为了更好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投入,公司高层正在谋划新能源汽车板块的上市,如果上市成功,在座高管持有的股权就可以成倍增值,因此,他希望大家要发挥一切聪明才智,努力把“飞马”汽车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

林日新在汽车公司蹲点了两个多月以后,这天,他对苏志诚说:

“志诚,最近总部那边事情特多,吴越剑老总在江浦县的投资遇到了大麻烦,20来个亿的资金套进去时间不短了,这个财务成本压力很大,还有圩江区那几个村的城中村地块,也还有很多事需要我出面和政府方面协调……

林日新絮絮叨叨地把君天公司总部一些棘手的问题和苏志诚做了沟通,这些事大部分和汽车公司这边无关。林日新这么把君天总部的一些机密之事说了出来,苏志诚听了不禁一阵欣喜,他觉得林日新对他还是信任的,而且刚才林日新所说的也不是假话,这些信息他从张海涵那边也听到过。不过,毕竟由于事不关己,所以,他只是频频点头,却不搭话,林日新接着说:

“志诚,我在这里也蹲点两个多月了,这里的情况我也有了一些直观的了解,虽然你和你的高管团队很努力很积极,但是相比那些资本大亨,咱们的‘飞马’汽车投入力度还是不够的,下一步我跟赵董商量商量,‘飞马’汽车的上市步伐要加快。还有,经过这段时间和一些员工的接触,大家对你还是非常认可的,我呢,对你也是放心的,所以,明天我就要回到公司总部,这边就拜托你了,你还年轻,你一定要珍惜这个平台,现在年轻人创业真是不容易啊。”

苏志诚听林日新要回去,心中窃喜,而且他见林日新说得这么急切,估摸着对自己中饱私囊的勾当并没有了解,一颗悬着的心就放下了,可他口上却说:

“林总,您这段时间呆在这边,我在您身边学了很多,员工们也说您这位大领导平易近人,很好说话呢,而且,您在的这两个月,我们的业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您是不是再留一段时间,让我们也多学点。”

林日新呵呵一笑,说:

“志诚,你就不要客气啦,如果我都呆在这里,我岂不是成了汽车公司的总经理?那就是自己把自己的级别降级了。你就按照咱们最近沟通的措施去干,我相信咱们的‘飞马’将来一定能够驰骋世界各地。再说,总部到你这边也只有个把小时车程,方便得很。噢,对了,这几天我发现你们这边有些合同法律文书归档不很健全,明后天我让总部的文员过来把你们这边的法律文书好好整理一下,哎,现在公司大了,什么都应该规范啊。”

回到总部后,林日新回想起这两个月在汽车公司的经历,虽然他感觉那边的人都是对他非常尊敬,但他却明显感到这种尊敬后面隐藏的戒备,他想听一些真话,可所接触的那些人都在他面前说君天的领导如何英明睿智,苏志诚等一帮高管如何夙兴夜寐抓“飞马”汽车的生产营销。特别是他找采购部经理高贤克了解情况时,明显感到对方有些紧张。不过,他对着所有的这一切都不点破,所以面上也是对苏志诚等一些高管非常肯定,先把整个局面维持住,但他已经非常清楚,这里几乎已经成了苏志诚的独立王国,他必须要采取非常手段,才能把苏志诚扫地出门,也尽量让这种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他借口汽车公司法律文书归档不规范,让总部文员介入了汽车公司的档案整理。

这天,根据林日新的亲口交代,办公室文员把这几年汽车公司法律文书的副本,都送到了他的办公室,他便坐在那边细细翻看了起来。虽然法律文书副本装订了厚厚的好几本,但他还是很快地把几份供应商的合作文本找了出来。他把这些供应商的资料一一输进了千里眼网站,他想查查这些供应商的品牌荣誉,资质能力,股东构成等一些情况。

经过一番操作,林日新对两家供应商的情况有了兴趣,这两家公司分别是一家山东潍坊的汽车玻璃供应商,和一家浙江瑞安的汽车座椅内饰供应商,这两家都有一个股东叫苏志方。虽然林日新一时无法确定这两个苏志方是不是同一个人,但是,“苏志诚”和“苏志方”难道是巧合中国人替孩子取名都有一个习惯,哥俩名字的差别要么在中间这个字,或者在最后那个字,以显示血缘的亲密。如果,这个“苏志方”和苏志诚有血缘关系,那汽车公司存在的利润低的问题就不难理解了,苏志诚很可能通过这几家公司转移了“飞马”汽车应该产生的利润。

林日新想到了这些,心里的一股兴奋劲不禁上来了,是啊,苏志诚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这也证实了他以前心中的一些疑窦。他站了起来,在不大的办公室里踱着圈,想着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方案,解决苏志诚的问题。可是,他转念一想,这只是他的猜测,解决苏志诚这样一个岗位重要的高管,不能仅凭"莫须有”的依据,而是必须要把各方面的证据坐实,让他无法抵赖。但怎么去把证据坐实却又不会打草惊蛇呢?这又让林日新陷入了沉思。

忽然,五年前的一幕浮现在他的眼前,他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自言自语地说:

“嗯,就是他了!"

五年前的一天,林日新正在办公室里看着工作报表,办公室主任吴越剑带着一位中年男子进了他办公室,林日新和他一照面,感觉这个人有点熟悉,却一下子想不起是谁,边上的吴越剑说:

“林总,他是原来圩江公安分局的凌天凌局长,您还记得吗?”

“噢,凌天……”

林日新一拍脑门,赶紧和凌天握了握手,问:

“凌局长,今天哪阵风把你吹来了,来,快坐快坐,越剑,快上茶。”

吴越剑递了一杯茶给凌天后离开了。凌天环视了一圈林日新的办公室,有点感慨地说:

“林总,什么局长科长的,那都是过去式了,谢谢您还记得我。”

虽然两人都在圩江区工作过,但他们两个没有交集,林日新也仅仅在市里的会议上和凌天碰到过几次,现在已经多年不见,所以,他叫不出凌天的名字也属正常。林日新笑笑:

“凌局长当年大名鼎鼎,哪个不知,哪个不晓呢”

“哎,林总,这您就别提了,当年我也是一时糊涂,干了许多对不起组织的错事,现在也是后悔莫及啊。”

说到此处,凌天又问:

“林总,听说当年您也在司乔监狱蹲过?”

“对啊,蹲了两年多……噢,你也在司乔监狱陈雷警官他们还在吗?”

林日新听说凌天也在司乔监狱接受过改造,顿感亲切,一下子报了几个监狱管教的名字,可是凌天只是摇头。林日新顿悟,用揶揄的口气自嘲:

“哎,这个人啊,总没感觉到自己的老,当初我在那里到时候,离你进去已经过了近30年,那些老管教们应该都已退休了,说实话,那些管教对我还是不错的,才让我在里面坚持了下来,你呢,在里面都好吗?”

“我在里面管图书馆,没机会吃大鱼大肉了,身体反倒好了起来,您看,我的气色还不错吧?”

林日新知道凌天也已经50岁出头,但看上去脸色红润,身材也保持得很匀称,觉得比实际年龄小了好多岁,就说:

“想不到咱们在司乔监狱还是同行,哈哈,你现在出来了准备干些啥行当呢?”

“林总,这个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最为紧要,现在我也没地方给我发薪水,我又没有林总您这样的才气和能力,在上市公司干执行总裁。我也只好用自己的老特长干起老行当,和几个人办起了一家信息服务社,其实就是私人侦探社,混口饭吃吧。”

“唔,这个倒是你的特长,不错,现在社会上也需要这样的行当。”

“所以啊,林总,今天我一个是过来看看您,另外一个是想请您有需要的时候,也惠顾一下我的天灵信息服务社。”

说罢,凌天递给了林日新一张名片。虽然,林日新心里对凌天曾经和张爱武沆瀣一气感到不齿,但这都已经成为过去,既然他已经受到了惩罚,那社会就应该对他宽容,总要让人改过自新嘛,所以,他就接过了名片,把凌天的事记下了。

林日新反复思考,觉得凌天曾经是公安的刑侦高手,而且干事很老到,这种调查苏志诚的事交给他最合适。于是,几经犹豫,他拨通了凌天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