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9章 最佳引援!迎接阔别十三年的冠军奖杯!【2 / 6】

国足何时进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足球飞速的冲向了球门。

途中,对方门前的球员想要伸脚拦截射门,但是他没有拦截到,反而是蹭了一下,导致足球发生了变线。

严重的影响了门将亨内西的扑救。

亨内西已经倒向了自己的右侧,结果足球在变线后,直接飞向了左侧。

唰!

足球入网!

阿森纳在主场率先破门,一比零领先!

这样的一个进球,让全场的阿森纳球迷们都沸腾起来了,他们都在狂欢,都在激动。

球员们也兴奋冲出场边拥抱庆祝。

进球的科克兰,更是对着镜头做出了自己的庆祝动作,他这个赛季因为白叶在中前场的组织梳理无敌,他很多时候都是后置防守位,基本上没有进球的机会。

所以能够打进一球也是非常不容易。

温格在场边看到进球,为自己的球员们鼓掌,白叶的表现太稳健了,真的是在方方面面为球队提供了帮助。

这个进球虽然来自于科克兰。

但是最大的功臣还是白叶。

温格不由得想到了之前一些媒体问他的话,他的阿森纳执教生涯的最佳引援是谁呢?

如果在上个赛季。

还会有各种选项供他选择。

那么这个赛季之后,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唯一答案。

阿森纳可能是足球圈被调侃次数最多的球队。

大家聊的话题从“争四狂魔”到“保温杯”,从“温差签”到“最已阵”、“七存息”,以及“wenger out”的标语更是被带到世界各地。

不排除许多球迷跟风只是想凑个热闹,但这些调侃的背后更包含许多枪迷对阿森纳不复当年之勇的无奈与伤心,其中最为人诟病的正是近些年来球队的引援问题。

在温格自己看来,纵观这些年来的引援,在1996年他接替里奥奇正式成为阿森纳主帅后,大体经历了几个阶段。

初到阿森纳,开始黄金年代——1996年9月30日,阿森纳正式宣布温格上任,虽然在九月底才成为阿森纳的主教练,但枪手在96-97赛季夏季的引援和温格有很大关系,当时阿森纳签下了后来成为维拉主帅的法国人加尔德以及另外一个名气更大的法国人维埃拉,当时只有20岁的维埃拉在ac米兰郁郁不得志,由于温格的介入转而选择阿森纳,

后来,这笔仅350万英镑的引援被证明无比超值。

1997年夏季是温格正式上任后运作的第一个转会窗,温格慧眼识珠,动用自己在法国的私人关系以50万镑拿下当时只有17岁的阿内尔卡,又买入佩蒂特、奥维马斯、厄普森和曼宁格等强援,还从青年队提拔小将阿什利·科尔。

温格的首个赛季就创造了阿森纳近六年的最佳成绩,排名联赛第三,这与出色的引援运作有很大关系。

97-98赛季,阿森纳成就了队史上的第二个双冠王伟业,由于战绩出色他们选择在转会市场按兵不动,仅签下永贝里一名实力球员。

本是攻击型中场出身的瑞典人在温格手下被改造成边锋,事实证明这一改造非常成功。

圆了双冠梦想后,34岁的赖特逐渐被阿内尔卡取代,前者选择加盟西汉姆以获得更多出场时间。

第二个阶段,就是亨利驾到,无敌舰队时代起航——

1999年的夏天是值得载入阿森纳俱乐部史册的,温格斥资1000万英镑把他的摩纳哥旧部亨利带到海布里,这笔引援为阿森纳开创了一个时代。

同时来到的还有小将彭南特,以及在冬窗签下的卡努。

世界杯上大放异彩的克鲁伊维特本来也无限接近兵工厂,但米兰1000多万英镑的要价让温格却步。

彭南特的首秀非常惊艳,上演了帽子戏法。

而亨利的首球则让球迷们足足等待八场,亨利持续的进球荒让人非常想念远赴马德里的阿内尔卡,但温格早已判断出亨利是比阿内尔卡更出色的射手。

事实证明,温格的眼光没错,但对于阿里亚迭雷、杰弗里和迪亚瓦拉等球员的任用却证明温格也会看走眼。

2000年夏天,因为连续几年的稳定发挥,很多球星愿意加盟兵工厂,温格先是买入皮雷,然后又花1300万镑买下在欧洲杯决赛上为法国队打进扳平球的维尔托德,还签下劳伦补强右后卫的位置。

次年,埃杜和范布隆克霍斯特加盟,而从死敌热刺引入索尔·坎贝尔则真正将枪手的后防水平提升一个等级。

在02和03年两个转会窗,阿森纳引进图雷、吉尔伯托·席尔瓦、西甘和莱曼等人,帮助阿森纳的不败赛季阵容完全搭建完毕。

接下来的03-04赛季,阿森纳在英超赛场取得26胜12平0负的骄人战绩,他们以一种令人瞠目的方式拿到了英超冠军。

很大程度依赖于温格对球队阵容的改造和在球员市场上敏锐的观察。

科洛·图雷和坎贝尔作为阿森纳不败战队的后防双核,他们几乎没花一分钱就来到海布里,而莱曼和吉尔伯托·席尔瓦也都是低价收入,这也让枪手在国内赛场的成绩达到顶峰。

随后第三阶段就是小法、纳斯里、罗西基开启“温二期”

盛极而衰,05年拿到足总杯冠军后接下来将近9年,枪手没能取得任何一项重要赛事冠军。

2004年,温格接连引进年轻的范佩西、本特纳、弗拉米尼和阿穆尼亚等人,不多的高价引援是花费1000万镑从塞维利亚签下雷耶斯。

但现在来看,这些球员从实力到贡献都没法与亨利、皮雷时代相比。

这时,阿森纳副主席大卫·戴恩只擅长从本国联赛发掘球员的弊端无限放大,阿森纳也不愿花大钱买下那些更出名的年轻的球员,温格更喜欢在原有阵容上进行修修补补,这也为后来留下了隐患。

在海外市场,温格通过在法国的人脉能比其他俱乐部更容易签下相同价位的球员,也因此错过了c罗、范尼等一干其他国家的实力派球员。

这时切尔西有了阿布的金元后盾作为保障,德罗巴、罗本、马克莱莱等一批未来巨星来到了斯坦福桥。

温格这才意识到纵有慧眼能提前发现璞玉也比不上货真价实的钞票能吸引球员。

2006年夏天,随着博格坎普的退役、维埃拉、皮雷、阿什利·科尔等一批球员的离开,温格买下了阿德巴约、罗西基、迪亚比、巴普蒂斯塔、沃尔科特和德尼尔森,第二年吉布斯、爱德华多和萨尼亚的到来让枪手“温二期”的阵容也基本组建完毕。

而比引援更重要的问题是搬到新球场的阿森纳开始背负起巨额的债务,阿森纳在金元时代的英超愈发艰难。

2007年戴恩的离开更让温格失去了坚实的后盾。

那几年中,2400万镑引进纳斯里、1650万镑签下阿尔沙文、1000万镑引进维尔马伦已经是大手笔之作了。

而同时期,切尔西3050万镑买下舍甫琴科、2440万镑引进埃辛,曼联也能高价引进鲁尼和维迪奇。

阿森纳的财力和吸引力已无法与曼联、切尔西等豪门抗衡,这也只是一段艰难岁月的开始。

平心而论,虽然枪手的青年军才华横溢,但阵容过于年轻,经常在冬窗前后爆发大面积伤病,球队每个赛季都不能坚持到最后。

但受困于俱乐部财力,能将这支年轻的枪手每年稳定在欧冠区,同时还有过闯入欧冠四强的佳绩令球迷们感到欣慰,但法布雷加斯和纳斯里也出走了。

第四阶段就是2-8惨败加速“温三期”的组建,646的到来让球队终见曙光

2011-12赛季第三轮,阿森纳在老特拉福德遭遇2-8的耻辱性失利。温格痛定思痛,马上在转会截止日前签下阿尔特塔、贝纳永、默特萨克和桑托斯,算上之前引进的张伯伦、热尔维尼奥等人,阿森纳在那个夏天签下8名球员。

但两大核心离去的影响难以短期消除,新援的努力让阿森纳在赛季末保住前四,可也引发核心球员离队的开端,阿森纳年年卖队长的尴尬由此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