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算是皇帝的最后一点仁慈了。
对孙之獬这种人,怎么处置都不为过,但那些小小年纪的孩子不免让人可怜,最终也算网开一面,希望他们在台湾能够自食其力吧。
温虎的密折内容挺长的,也没什么格式,还尽是些白话,想到哪写到哪,一会淄川现在天气好,一会玉米刚丰收,一会又是这边的煤矿瓷窑搞的挺好。
然后淄川县城挺漂亮。
东拉西扯的,还说给皇帝送了几样淄川当地特产。
最后又说因为谢迁杀孙贼手段厉害,大大震慑了淄川的那些士绅,现在他们主动向新来县令顾咸受清缴欠税,退还侵占田地,补办矿产许可证等等。
甚至连当地的县吏等也都是积极主动的填补亏空。
短短时间,清退出无数占田,主动申报了许多隐瞒的垦荒地等,又补缴了许多欠税亏空,大都已经折成金银并入库了。
顾咸受向县里宣布了皇帝仁政,过去的欠缴亏空都免除,今年免征地丁银等,但是士绅们说是要助饷犒军,向陛下进献,温虎说他打听到这些都是顾咸受他们教乡绅们说的,为的就是方便把那些钱粮收入库中。
现在顾咸受已经派了一队乡勇,押着钱粮往青州府上缴。
不过据他所知,顾咸受他们这些新来的地方官员,比较规矩,没趁机乱贪钱,所有这些钱粮,也确实是那些士绅们主动上缴的,都是助饷、进献。
看着这些密奏,朱以海端起茶杯细细品尝。
顾咸受他们这样做,确实是有搞政绩的意思,但那些乡绅是被谢迁吓怕了,不是顾咸受威逼他们,也不是强行征派。
缴上来的这些银粮,确实也都是那些士绅豪强以前借势欠缴或侵占的,现在愿意补缴,倒也没什么不对。
朱以海确实颁旨,对江北地区以往欠缴亏空这些,都下旨全免除了,毕竟如今这些地方的样子,就是追缴也不易,况且为安稳计,倒不如干脆免了,省的这笔烂账也算不清楚,反正现在也不那么缺钱粮了,这样还能安抚人心。
毕竟江北如今是对虏前线。
有这政策,以后鞑子控制区的士绅豪强们,估计也不会再跟鞑子一条心,会暗里拥护大明,甚至接应、归附等。
一杯茶喝完。
朱以海也有了计较,决定既然淄川这些人主动补缴、清退,那就接受好了。
不过对这些地方士绅豪强,该安抚还是得安抚一下的。
他提笔书写。
对这些筹集钱粮助饷进献的淄川士绅,敕建牌坊予以表彰,并赐他们一个送儿子入国子监读书资格。
一座牌坊,加上监生资格,看似好像不起眼,但朱以海很清楚,其实这些东西还是非常有份量的。
毕竟面对的也不过是一个县城里的乡绅而已。
另外还可以按捐官的例,达到相应捐纳额的也可以授他们相应散阶,如捐了五百两,可授一个从九品散阶,五千两,可授一个正七品散阶,若是谁捐到了五万两,那给他个正五品的散官,赏赐银绯好了。
对顾咸受等淄川地方官员的做法,朱以海也没怪罪,不管怎么样,结果还是很不错的,一下子追缴到十年欠缴,还清退出这么多钱粮,甚至把淄川的这些矿场、作坊、商铺,也一下子都登办证,规范起来,为以后征税等提供便利。
功劳还是有的,所以也给他们表彰,记入考核。
起身,来到一边的地图前,看着山东地图。
朱以海沉思着。
明军已经对山东发起了攻势,之前这一年多来,明军在山东一直都是小打小闹,牵制袭扰为主,让徐州、济南的鞑子难受不已。
想大战决战,明军不给他机会,他集结兵马,就骚扰他补给线,甚至威胁他后方。
他龟缩守城,就清理他外围。
清军也发起过几次进攻,甚至搞过突袭,但现在明军在山东,遍地堡垒,到处都是坚城,尤其是乡村、道路,情报线畅通,消息及时,他们一出动,消息就传出来了。
每次他们都扑空。
忍不住想硬打几个城堡寨子,结果最后都发现驻守明军太厉害,而且四面的明军动作迅速,一方有警,其它地方就围过来。
随时会被反包围。
反正这一年多,就这样打打闹闹,鞑子是越来越艰难,得不到更多补给和增援,困守愁城,甚至完全失去了乡野的控制。
相反,明军如鱼得水。
现在时机成熟,朱以海准备全面反攻,几面同时出动,一路推进。
最终就是要把徐州或济南两个重镇拿下一个,鞑子要么就只能各自坚守,但最终兵力不足,被攻破。要么他们弃一守一,明军就可轻松占领一座重镇。
如果他们敢两头都守,还试图分兵,那明军就可以围城打援,甚至乘机抄另一座城。
到现阶段,朱以海自信已经有了攻坚的能力了。
之前不敢强攻大镇,不敢正面决战,但现在他已经不怕了。
神策军出青州,两路齐进。
而忠肃等几镇人马,也是一起发起进攻,一路扫过去。
淄川镇,只是这场大反攻的一个小局部,几乎不战而下,淄川士绅、百姓的反应,都很不错。
眼下秋收之季,各路兵马甚至可以沿途就地补给,还大大减轻了粮草供应的负担。
谢迁倒是个狠角色。
他的白袍会和丁可泽一起被整编为淄川团练营,授营号白马,还是一支难得的骑营。
本质上来说,谢迁跟榆园军他们没啥区别,这些人也不完全是农民军,更不一定就是义军。
战乱动荡之时,一切以生存为前提,何况谢迁还是白莲教出身,之前打土豪抢钱粮,杀的土豪地主也不是每个都是孙之獬这样的汉奸狗贼。
当然,这种年代,好多事情都无法深究,也不该深究。
既然谢迁选择了归附朝廷,接受整编,那么之前事,朱以海也就既往不究了。
以后吃朝廷饭,服朝廷管,也不管谢迁是什么出身,干过什么,只要以后好好干就行了。
就如顺营,西营。
话说张献忠死后,他那四个义子,朱以海可是封侯伯以待,授封将军的。
他一直都在强调,只要归附朝廷,共击鞑虏,一起中兴大明,其余的都可以既往不咎。
“赐淄川团练游击谢迁金锏一支,御马两匹,赐守备丁可泽金鞭一支,御马一匹。”
“赐神策参将温虎御马两匹,千里镜一支,自生火手铳两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