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六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学提纲。无论是讲授深奥的道理,还是传授通俗的知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教导人们与无知作斗争。这一时期,真正是亚里士多德的人生辉煌期,思想充分
发挥,观点任意展现,大量的著作,包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等,都
写于这个时期。除教学外,他还广泛收集各种资料,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吕克昂
还是一个阿波罗,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主神宙斯的儿子。权力很大,主管光
明、青春、医药、畜牧、音乐、诗歌,并代表宙斯宣告神旨。祭祀他的神祠很多。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信徒常往祈祷,请求预示祸福或消除罪孽。
研究学术的组织。西方学者中有人说亚里士多德的这一学园是近代大学的滥
觞,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不仅如此,学园里设立了欧洲最早的图书馆,对后世也
有重大影响。
辉煌期并不长,安宁的时日不过十余载,公元前323 年,横戈马上、东征西
战的一代霸主亚历山大在远征途中染病身亡。雅典公民听到这个消息,反马其顿
的活动已不可抑止,立即召开大会宣布独立,把被流放埃癸那岛的德摩斯梯尼接
回来,反马其顿的怒潮再次掀起。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亚里士多德预感到危险
将至,对他的老朋友、马其顿驻希腊总督安提帕特说,作为一个外乡人,与马其
顿有过来往的他,无法再在雅典待下去了,不但工作不会安宁,生命也在危险中。
确实,亚里士多德的罪名在罗织着,他被指控为“不敬神明”。为了生命的安全,
不使雅典人第二次对哲学犯罪(第一次是处死苏格拉底),他只好将学园事务交
给泰奥弗拉斯特,再次逃离雅典,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学园,离开多年相处的朋
友和学生,来到优卑亚岛上的卡尔基斯城,住在他母亲留下的老屋中。
其实,雅典人不放过亚里士多德是不公正的。他虽然与马其顿有过来往,当
过亚历山大的老师,但这是过去的事。亚里士多德一心求知,从来不问政治,其
思想与亚历山大相去甚远,加上亚里士多德的侄子因反对亚历山大而被处死,师
生关系早已冷漠。可是雅典人不管这些,只把他当作马其顿的至亲。他的离开,
确实出于不得已。在卡尔基斯,终日郁郁,惆怅伤感。这次动乱,时间并不长,
同年底,马其顿驻希腊总督安提帕特借援军之力,击败反马其顿派联军,稳定了
局面。其时,对亚里士多德的学术研究来说,其理智力量还正在峰顶。可是,遭
此变故,他的身心蒙受了巨大打击,一病不起,于公元前322 年溘然长逝,享年
62岁。
亚里士多德去世前,立下了遗嘱,并请安提帕特做他的监护人。在遗嘱中,
他要求执行人给他的母亲、早年去世的弟弟阿里木奈斯托斯、抚养他成人的姐姐、
姐夫立像。要他的女儿嫁给姐姐的儿子尼亚诺尔。
对曾侍候过他的几个奴隶,不得出卖,要继续养育,待他们成年或可自立营
生时给以自由。留给两个孩子的是家产,留给妻子赫比利丝的是他衷心的感情及
热爱。最后,按早年去世的前妻比娣娅的意思将自己的尸骨与比娣娅合葬在一起。
从这份遗嘱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责任感,设想周到,仁慈开明。“亚里士多德
的遗嘱被第欧根尼。拉尔修全文保留下来,传记作家们,从这里看到他作为理智
化身的另一面,他是一个孝敬的儿子,深情的丈夫,慈爱的父亲,诚挚的兄长,
真实的朋友,宽厚的主人。”“他那留存至今的遗嘱充分体现了慷慨大方、体
贴他人的品质。”2王树人等主编:《西方著名哲学家传略》,苗力田撰:《
亚里士多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 页。此文是本章主要参考资
料。
第二章师生情亚里士多德曾是大思想家柏拉图的学生,是名师下的高徒;又
是历史名帝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学与教对他的一生都起了重要作用。
亚里士多德根据中庸的道德原则,详尽地讨论了人们的具体的道德行为。他
指出,逃避和害怕每一样事物的人是一个懦夫;反之,不顾任何危险的人是鲁莽。
勇敢的美德就是在懦夫和鲁莽之间。贪享每一种欢乐,在任何欢乐之前不止步的
人是纵情无度;反之,避开一切欢乐的人是麻木不仁。节制的美德就是在纵情无
度和麻木不仁之间。把自己能力估计过高的人谓之自大;反之,把自己能力看得
太低的人谓之自卑。自尊的美德就是在自大和自卑之间。遇事不称心如意不加考
虑就勃然发怒者称为暴躁;反之,遇事无感情和无苦乐之感觉者称为萎靡。和蔼
的美德就是在暴躁和萎靡之间。不考虑别人只为了自己者谓之自私自利;反之,
对自己毫无考虑者谓之自我否定。友爱的美德是在自私自利和自我否定之间。
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还探讨了人们获得美德的途径问题。在他看来,
美德有两种:理智方面的美德和伦理方面的美德。理智方面的大多数是由教导而
生成、培养起来的,需要经验和时间;伦理方面的则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因
此人们的美德不是自然生成的,不是天赋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存在的东西能够
被习惯改变。这就是说,人们要获得和掌握中庸的道德行为和标准,应靠后天的
实践和训练,正如一个人由于从事建筑而成为建筑家,由于弹琴而成为弹琴家一
样,我们也是由于行为公正而成为公正的,由于行为有节制而成为有节制的,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