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梦逐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场的文人本就对他们为何能来此感到诧异,听到这则通告,更是两眼茫然,文学家、诗人什么的他们知道,但什么是小初高必背古诗文?br/>
是说他们写的诗文吗?br/>
还没等众人想明白,下一则通告紧随其后。br/>
【本次考试将于二十分钟后开始,请各位考生到考场门口领取准考证,按照顺序进入考场。】br/>
“不管考什么,先考了再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缘,万不能错过。”李白说完,br/>
率先走向考场门口。br/>
杜甫亦是这个想法。br/>
爱国诗人们觉得这次的机会是一根救命稻草,说不定抓住了能救国救民,一展所愿,抱着希望纷纷上前领取准考证。br/>
那位能化作鸾凤的神女已经等在考场门口。br/>
在发卷子前,在座的文人还是颇有信心的,毕竟他们都是读书人,不说学富五车,但出口成章什么的还是没问题。br/>
史书他们也看过不少,各种典故更是信手拈来,若考的是诗文,他们有信心能过!br/>
没有人比他们更懂诗文。br/>
但当卷子发下来后,众人瞪大眼睛,集体傻眼了,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厚?br/>
昨天那两场考试总共就一页纸啊!!第一场考试还只有单面!br/>
为什么他们要考的是整整一本小册子?br/>
等一下,考试时间是多少来着?一百五十分钟,也就是一个时辰又两刻钟,这怎么可能答得完?br/>
曹操第一时间举手。br/>
“这位考生,有什么问题吗?”br/>
虽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称呼,但曹操也顾不上这个了,连忙问:“老师,这些题都要写完吗?”br/>
“当然了,”顾青岚说完又道,“各位考生请放心,试卷厚是因为给你们留了写作文的作文纸,后面都是空白的作文纸,并不都是题目。”br/>
曹操闻言,翻了翻试卷,果然从第四张开始都是白纸。br/>
刚要松口气,但作文是什么?br/>
曹操连忙去看题目,请以“我的世界因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br/>
要求:(1)讲题目补充完整。(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br/>
满分50分!br/>
“嘶——”曹操倒吸了一口冷气,一道题就五十分,那岂不是写了这题再写前面几个小题就好了?br/>
要六百字啊,写上半时辰应该差不多。br/>
曹操心里有了低,满意地翻回前面做题。br/>
其他人听到作文纸也是下意识地翻到后面去看,看到题目和要求悄悄松了口气。br/>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六百字的含量。br/>
算了一下分值,众人决定速战速决,写完前面的选择题就去写作文,不就是写文章吗,他们可以的!br/>
李白盯着括号内的除诗歌外,很是郁闷,为什么要除诗歌外?br/>
一抬头发现周围所有人都在看他,李白:“???”br/>
李白低头看卷子,下一秒眼睛瞪圆。br/>
这是他的诗?他什么时候写的?br/>
诗文还能这么考???br/>
题:阅读《太原早秋》,完成1-2题br/>
太原早秋br/>
李白br/>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br/>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br/>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br/>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br/>
1、下列对这br/>
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r/>
a.首联中“众芳歇”和“大火流”含蓄地交代了诗歌所描绘的季节。br/>
b.颔联“早”“秋”二字巧妙点题,从视、听角度写出太原早秋的特点。br/>
c.颈联两句梦境与现实相互交织融合,诗歌由前两联的写景转入抒情。br/>
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结构严整,格调高远,可谓“健举之至,行气如虹”。br/>
2、赏析“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一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1]br/>
李白:“……”br/>
他这一生写过的诗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哪能每一首都记得,有些诗不过是随笔一写,抒发一下情绪。br/>
他哪里知道当时抒发的是什么情绪。br/>
这不是为难他吗?还不如让他现作一首表达现在的心情呢,作两首也行啊。br/>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