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三百七十八章君臣合作【2 / 2】

青虫月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王上,首先微臣感谢王上礼贤之心,封微臣为楚国左相,而且赐上卿之尊,实让微臣感激泣零,可微臣对于刚才王上旨意,实不敢苟同。

其一,王上此举虽然名为为楚国中兴而谋,实质之上却是为刚才子西大人所言,跪在这大殿之中的一众楚国重臣而谋。

刚才子西大人也说过,这些重臣都是楚国栋梁之才,封地遍布我楚国大小地域,也是国库最大的来源,现在国库空虚,非王上之错,也非这些贤臣之责吗?

在外赎回楚国百姓,是一义举,也是为了楚国而谋,本意并没有错,错的是王上竟然在赎回之后还要用国国库再次赎回,难道这不是本末倒置之举吗?

国库存余,关乎于楚国存亡不假,可楚国国库空与实全在于这一众楚国朝臣身上。

而古有说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楚国与这一众朝臣,谁可为皮,谁又为毛?

此道理相信这满朝文武众臣不会不知,楚国存,才有楚民存,也才有这一众朝臣立足之所。

所以微臣以为王上旨意,本末倒置,非是为楚国而谋,却是为这一些重臣而谋。

若真为楚国,那这些重臣当自有责任赎回流落列国的楚民,之所以有流民,难道这一众朝臣不责任,若楚国无恙,何人愿流落他乡。

赎回这些楚人,以增国力,楚国强大,也才能保证这一众朝臣可享荣华,由他们赎回,就代表楚国赎回,何必再用国库回赎呢!

其二,楚国地广物丰,却荒芜四野,实辜负上苍恩泽,若它日列国来袭,国无民民无兵,又如何抵抗,难道说可以凭这朝中重臣家中所堆真金白银去可以与对抗列国的轻骑快马吗?

当年吴国攻入楚都,至楚国百姓流亡无助,才远逃他乡,成为列国奴仆,被肆意买卖,你们这一众朝臣又在何处,此实是楚国之耻。

当年若不得申公与王上求得秦国与越国出兵,此时想来,今日大殿或许已成列国王候府邸,又何来这一众朝臣还可在此商议国事,又何来这一众朝臣可以为保一己之利而公然置楚人于不顾呢?

此正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之理,前车之鉴,当可汲之。

若楚国灭亡,国破之时,所有楚人皆会成为列国奴仆,想这朝中众臣纵是世代荣耀,又凭何人来保,纵是再多的金银怕也轮不到诸位来享受了,无民何以成其国,难道这个道理朝中众臣不知吗?

刚才王上一心为所有楚国重臣而谋,却有人并不乐意了,想来是因为这些重臣怕花光了国库之需,关乎楚国存亡,如此看来诸位重臣之心已了然,刚才口口声声为了楚国,实是只为一己之私而已。

在此微臣建议,每年指令各封地权贵世族之家按其家奴数量比率,赎回流离列国的楚民,让他们回归楚国,这才是真的为楚国谋算。

而王上把刚才所提国库回赎之资用在开荒拓地之上,以供这些回归楚民独立耕种,以增加国库收入,这样才能一举两得,真正的让王上有民可用,有兵可征,有国可保,也才能保得这一众楚国重臣,楚国基石世代权贵可以高枕无忧。

若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回赎流亡楚人,也可以为诸位重臣谋得贤名,远传列国,吸引更多因战乱而流离的百姓自愿投奔楚国,充实楚国国民,这样一来,正是互助而互利,也才能真正做到民富国强。”

王禅正是先抑后仰欲擒故纵,先驳楚王的旨意,再驳斥跪地这些权贵的荒谬之理,最后再增加重码,变本加利。

用分析利弊得失,存亡关系,实让跪在地上的一众权贵朝臣听得冷汗直流,胆颤心惊。

就连坐在椅上的子西听也是面色茫然。

对于刚才王禅的话,他是无可辨解,刚才王禅正是从他的话作依托,才得出如此结论。

刚才他说这一众朝臣是楚国之基,是楚国国库的保证,而他们谏议是为楚国而谋,那么楚国国库空虚,这些人才是真正的祸首。

楚国数年战乱,至百姓流亡,他们当然的责任也是首当其冲。

若楚国被灭,那么这些权贵的下场或许比百姓更加悲惨,不仅荣华权贵不保,而且还会同样沦为奴仆,被列国买卖,与现在流亡的楚人无异。

这就是皮与毛之理,因此王禅才得出王上为私的结论,就是要让这些权贵自主赎回流离在列国的楚民,而且还要依着各分封之地的农奴数量,依率赎回,这样比之刚才王上的办法又更加苛刻,而且也更回合情合理。

子西与一众权臣若要推翻王禅之说,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而这些朝臣也就不是楚国基石,更不是楚国国库之源,那么楚王用国库回赎又与他们何干,他们刚才口口声声为楚国存亡之说就是一句空话,屁话。

如何选择,现在难题反而不在楚王,而在刚才反对楚王旨意的这些楚国权贵世族了。

“听左相一言,本王实在惭愧至极。

楚国本是列国之中封地最广之国,而且占据大江之利,土地肥沃,可现如今楚国上下却是荒芜过半,人烟罕至,人口稀少,一次战祸,十数年不能恢复元气,是本王有负先祖之托。

众位爱卿,你们都历经数代,是我楚国栋梁之基,受历代先王分封各地,可你们看到楚国如此荒芜,不知是否会觉得有负楚国列祖对你们的分封与赏赐,对你们的期待?

刚才左相国大人的一番话,不知你们听明白没有,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你们觉得楚国该是皮还是毛,本王又是什么?

你们就跪在堂上好好反思吧,正好本王还有旨意,想来你们也会反对本王,也就不必麻烦了。”

楚王也是顺理成章,并不传令让这些人起身,而是让他们继续跪在地上,那么最后再作决定之时,也能分得清楚。

“子西叔父,刚才左相国之语,想来叔父也听得清楚,你我皆是楚国王族,当作出表率,若真为楚国而谋,自然不该让楚国百姓流离,土地荒芜,让列国耻笑才对,刚才本王的旨意如何定夺叔父也该有个决断,现在本王还有些旨意,也请子西叔父一并听听,再给本王提提建议。”

子西一听,也只得起身作揖道:“左相大人高义,让老臣也是受益非浅,刚才王上的旨意,实是老臣及这一众楚国重臣目光短浅,不识本末,想来待不多时,大家也能想通此理,既然王上还有旨意,老臣定洗耳恭听。”

子西此时明白,王禅不仅善于谋略,而且有些人情世故,朝堂弄权之术,也是一学就会,一会就精,而且用起来有如兵法要旨,出奇不遇,让人难与揣测。

而王禅身后一的普通异性朝臣这才知道,王禅的谋算非他们能度,一席话让子西都已不敢再反对,而那些跪地之臣则更是心有惶恐,若按王禅之意,那他们要白白赎回,而且还要依家奴数量来赎,这不是义举,一下子变成了责任,实是冰与火两重天呀!

【作者题外话】:花几章来写与写朝堂之争,也让鬼谷的中兴之策能实施一部分,也间接的把楚王的形像再丰实一些,若不然空有鬼谷神谋,若无人相识相衬,也实在没有意义,而朝堂之争也是春秋战国纵横之道的大事,也能体现王禅临场谋算之能,不过写了几章还是觉得尚缺火候,若读者们有好的建议也可提出,小子在后面慢慢改进。

同时希望读者们能及时追读,投票支持,觉得写得不错,也可为本书作些宣传,在此本人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