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虫月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六百二十二章自说自话
一样的清晨,同样的楚国王宫大殿,同样的太阳斜射而入,万里无云,同样的满殿文武大臣,唯一不一样的是此时王位之中并无楚王。
则除了满朝文武之外,整个大殿内外,都站满了全副武装,白公胜巢邑的楚国兵甲,显得并不一般。
此时的楚国大殿显得有异于常,也让所有文武大臣都充满的疑惑。
昨日白公胜打着勤王之名攻下王宫,占据整个楚都,楚王一死,现在谁心里都没有底。
前二日大家在此地,同样的地方,楚王尚主持了楚国大朝之会,可二日之后已是物是人非。
楚王已死的消息,虽然严密控制,可还是在整个楚都传了开来。
而关于子西毒杀三代楚王的罪责也是在整个楚都传得沸沸扬扬,楚国令尹子西一辈子博得的贤名也在这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反而成为最世人唾骂的对像。
对于白公胜此人的情况,这些朝臣能知道的就是他曾是前太子建的儿子,如今是巢邑三城的大夫,城主,其它的都是疑惑。
可现在楚国三面受敌,可他却并没有遵旨去北方龙城驻守,而杀回了楚都。
有人说白公胜是楚国的救星,他带一万兵甲就是为了勤王,为了保住楚都。
有的人说他本就是叛逆,来楚都是谋权篡位的,是要夺取楚国之位。
对于白公胜此人,朝中诸臣本也不甚了解,可如今在楚都之内,楚国王宫之内,昨日却是血流成河,相互残杀,当凭这一点而言,大家都对此十分忌讳,无论如何自相残杀,总是让人不耻。
而大家也都知道楚国已然变天,所以每个人都显得小心翼翼的。
白公胜十分得意,看了看满朝楚国文武群臣,心里有一种极度的舒适,二年前,他在此地只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落迫王族公子,可现在却是掌握着楚国命脉的未来之王。
特别是当他看着子西,像是一夜之间就苍老如朽木一样的容颜,心里更是舒服。
回想楚国令尹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此威风,平时总是打理的整整齐齐,仪态端庄。
可经此跪了一夜,为楚王守灵一夜之后,整个人看起来躬腰驼背,发须苍白,衣冠不整,老态笼钟。
虽然整个楚国的朝堂布局并没有变,每侧依然摆着三把椅子三张桌子。
可子西与子闾都只能站着,则另一侧,王禅与叶公还有申公都不在,所以布衣朝臣这一侧,领头的却是站着万财王叔。
其它的布衣朝臣,则满脸忧虑,他们更是弄不明白这一出戏,为何竟然在这一二日之内就出现了反转,而他们一直寄希望能在楚国一展所长,光宗耀祖,助楚国中兴之愿,看起来变得更加遥不可及。
白公胜此时看了看大殿之中,朝臣已基本上到齐,所以就坐在王位边上,他自己设置了一把椅子。
白公胜原本想请王禅母来主持,可孟赢却不想渗加楚国内务,所以有意回避。
或许是因为她知道此事才只是开始,还远远没有定论,所以她不想在此时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白公胜相对而言也懂得低调从事,并没有直接坐在王位之上,显得还是有些礼数。
若说换了其它人,此时胜卷在握的样子,谁都想直接坐在王位之上,更显威风。
“诸位楚国朝臣,今日相邀大家来此相聚,实是我白公胜不得而已,实在惭愧。
大家都可能听过传闻,也有过猜测,更有人会认为楚国危已。
但对于楚国现状,个中情由,作为楚国中坚的各位众臣,也有权知道,在下也不得不让大家知道。
其一,王上已遭奸人谋害,已于昨日驾鹤西去。
其二,在下号令巢邑三城一万勤王之兵,于昨日控制了整个楚都,控制了内乱之局。
其三,晋国联军确实兵阵于我楚国边境,可一时之间并无动作,显然斩暂时不会攻伐我楚国。
其四,秦国十万大军,也已撤离,秦楚边境之危也已解除。
其五,吴国与越国两国此时已调动大军,两国之战不可避免。
由此来看,楚国外敌之危虽然危及楚国存亡,可却非楚国头等大事。
王上忽然遭奸人谋害驾崩,却又让整个楚国群龙无首,实是外患未解,内祸却已到了不得不平复之态。
在下白公胜,本是前太子建之子,算论及身份与过世的楚王当是同辈兄弟,论及长幼,过世楚王该还称在下一声兄长。
在此辈之中,我白公胜为长。
今日请满朝文武君臣来此,就是想议一议,楚王之选。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有君则民心定,无君则民心乱。
万财王叔,你是长辈叔父,现在又是楚国司空,这些宗祠礼数规矩,应该是你最懂,如何传承楚王之位,就由你来说说吧。”
白公胜对楚国此时外围的分析,也是十分独到,当然这里边也有一些是猜测,一些是探子回报。
白公胜几年前就已筹划着进行反叛,当然会在各地安插探子细作,若有消息,自然也会用一些非常手段来传递。
可他却并不说这些外患如何消除,是因为他自己都知道,这一切都是鬼谷王禅所布设的谋算,与他并无什么关系,可他这样一说,到让大家觉得这一切与他有关,此时外患之忧并不危及楚国到成了白公胜的功劳。
此时万财王叔一听,却是心里忐忑,他知道白公胜想要得到的结果,可却还是向前一步作了一揖道:“贤侄所问,其实我楚国朝臣都十分清楚,太子继位,天经地仪,也是列国王候首要的传承规矩。
王上虽然年轻,却也育有三子,只是未曾有人被封为太子而已。
若论及楚国世代王位之继承,却也有与其它列国一样的优良传承,在特殊情况之下,也有变通禅让之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