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8章 提亲(一)【1 / 2】

唐唐爱吃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距离新年已经过去了好几天,该走亲戚的也都走过了,尚阳镇又恢复到以往的平淡,街道两边做生意的门店也都重新开了张,只是大家还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这个时候逛街的人并不多,甚至说没什么人。

庆阳布坊,是尚阳镇最大的一间布坊,各种颜色的布匹都有,就连富贵人家需求的绵锦之类的都有,只是此刻店内只有三三两两的客人在挑选着布匹,由其中一个小二负责介绍着,另外一个小二打着哈欠,双眼迷离,眼看着就要睡着了。

“你好,请问这个锦布怎么卖?”一个声音打断了正在想着美梦的小二。

一看客人上门,小二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立马恢复了精神。“夫人你好,这种锦布是我们这个店最好的布料,不知道妇人要几尺?”

“要个十匹吧,我需要挑选一下颜色!”来人不断的打量着眼前的锦布。

小二一听,顿时心喜,要知道这种锦布可不便宜,通常一个月能卖个两匹锦布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没想到今天有人要十匹,小二心里暗暗想到是不是过年的时候去庙宇里拜了财神,所以今天才有那么大的生意照顾自己,要知道如果十匹布卖出去,可是有不少奖励,这小二也是个机灵人,也知道一般购买那么多匹布的并不是为了做衣服。刚好看到中年美妇身边还站了一位少年,大致也猜出了一些什么。

“夫人,您尽管挑,这种布匹啊,制作衣服,床褥都是极好的,很多提亲的富贵人家也都喜欢来买!一看夫人满面红光,看样子好事将近啊!”小二拍着马屁说道

“是啊,买一些给我侄儿提亲用!”美妇笑道,对于小二的马屁很是受用。“要这五种吧,每样来两匹,你看需要多少银两?”

“夫人,一匹锦布是九两银子,您要十匹,就是九十两,这样我们庆阳布坊也是新年刚开张,也讨个吉利,蹭蹭您家的喜庆,小二我私自做主给您算八十八两,您看怎么样?”小二笑着说道

美妇笑了笑,掏出了银子付账,很是爽快,毕竟吉利的话谁不爱听。

“夫人,布匹是您拿走还是我们给您送过去?”小二恭敬问道。

“拿走吧,只是需要你帮我们包扎一下,这样提亲好看些。”美妇吩咐了一句。

“好嘞,夫人您稍等片刻,马上就好!”小二说完,招呼了另外一个同伴过来帮忙,又从旁边拿来红色的麻绳,两匹一捆,打着蝴蝶结,很是好看,不一会就弄好了。

“文儿,搬出去吧!”柳梅笑着吩咐了一句,这来买布的两人正是柳梅和周文,今天正是柳梅和周二商定去董府提亲的日子,所以一大早一家人都出动了购买些提亲的聘礼。

周文闻言应了一声,弯腰,双手很是轻松的提起四匹布。

“这可使不得,使不得,怎么能让客人动手呢!我们来就好!”小二慌忙的阻止了周文,给同伴使了个眼色,两人就要去接周文手里的布匹。

周文笑了笑,对这小二的服务态度很是满意,怪不得生意能做的那么大,不过周文还是拒绝了。“没事,不碍事!”说完也不管店里小二欲言又止的表情,拎着布匹就走出了门店。

两个小二一看也知道制止不了,就一人提起两布匹跟在了周文的身后,对于走在前面的周文,两个小二都很是佩服,要知道这一匹布的重量要好几十斤,两匹布要接近百斤,普通人拿两批布都很费劲,更何况是四匹布。

柳梅看着也没说什么,只是笑盈盈的跟在了两个小二身后。

店门外停着两辆马车,都是租来的,此刻后面的马车已经摆放了满满一车东西,大半车都是周二和周文上山打的山货,还有十几坛白酒,堆的是满满的,再看前车,置办的是糖果和一些木盒装着的点心,也有小半车之多,上面盖着大红锦布,小周武此时坐在前车的马背上,小嘴里塞着糖果,还不时的咯咯笑着,可见他的心里是非常开心,也不怪,自从上次柳梅允诺给小家伙买了一匹马还没有兑现,现在好不容易能骑一次,那还不开心死了。

周二站在马匹侧面看着,到也是放心小家伙一个人玩耍,别看他就这么随意的站着,如果小家伙不慎要掉落,他肯定会第一时间接住,来保证小家伙的安全。对于这个年幼的侄儿,周二很是宠爱,那是比对周文好的多的多,毕竟周文来的时候已经八岁了而小家伙来的时候才几个月,那真的是周二夫妻养大的,所以感情方面自然而然的对待小的更好。当然也不是对待周文不好,只是周文是哥哥,周武是弟弟,皇帝疼长子,百姓疼幺儿,可以说是一种传统吧。

对于周文来说,周二也是很疼爱的,不然也不会把周文视作是自己的武学传人,对于自己会的都亲囊相授。

周文看着在马背上欢乐的弟弟,心里也说不出的开心、紧张和忧虑,开心的是弟弟,每天无忧无虑,有周二和柳梅两个人疼爱,紧张是因为自己今天要去提亲,相信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会紧张,从今天醒来,提着的心就一直没有放下过,而且还越来越紧张。忧虑的是,过段时间自己就要单刀赴会,踏上为父母报仇的征程,这种感觉很是不好受,犹如五味杂粮,酸汤苦辣都有。

把手里的布匹放在马车上,暂时的放下心里的羁绊,又扭头走进了店铺里拿出了剩下的两匹布,接着跟着马车向董府走去。

再说董府,今天也是热闹,门口的小厮站成了两排,府门前站了许多董府的家眷,董管家,董家大少爷等等,府里的家眷基本上都出来了,足足有百十号人,当先打头的是董老爷和董夫人,身边站着的是董小小,手臂搀扶着董老爷。所有人的眼睛都望向前方的路口,好像是在等待什么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