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要是他们没有来,从始至终只有萨摩藩独自作战,那么岛津重豪也会觉得很生气,可生气之余更多的还是感觉很可笑。
大家的同盟吹弹可破,这帮家伙趋利避害,只知道保全自己而不知道保护盟友,看似躲过了灾祸,可实际上只是给了幕府各个击破的可能性。
他们难道觉得萨摩藩倒台之后他们能躲得过去吗?
德川幕府在能不做人事的地方上,从来都是不做人事的,萨摩藩倒台之后,只会让幕府认为其他各藩没有什么战斗力,很好收拾,所以这三个藩根本没有躲过去的可能性。
这些话岛津重豪已经在他的求援信当中说的很清楚了,他希望这三个藩的藩主能把他的话听进去。
可如果他们就是听不进去,只是想苟延残喘,那么德川幕府很快就会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不做人。
反正岛津重豪是深深地了解幕府的本质的。
在中华联邦海军的护航之下,德川幕府的军队长驱直入,很快便抵达了岛津重豪的居城——东福寺城的外海海域。
萨摩藩最后的六艘战船在阻止联邦海军靠近这一海域的抵抗作战中全军覆没,他们拼尽了最后一丝可能性,也没有拦住幕府军的登陆。
联邦海军凶狠的炮火击毁了他们所有的希望,凶猛的炮击把这六艘战舰打得千疮百孔,纷纷开裂、沉入海中,满船官兵无一幸存,全部咽死在了大海之中。
未来一段时间内,海里的鱼儿们可以大饱口福了。
而萨摩藩费尽心力构筑的滩头阵地和岸防火炮也没能扭转局势的发展,三万幕府军队在两天的时间内完成了登陆,后续部队刚刚登陆的时候,先头部队已经开始向东福寺城展开了猛攻。
萨摩军在这里组织了很多的防线,他们也把受到训练的一万多主力安排在了这里,这些主力军队全部使用燧发枪,使用刺刀,还装备有从中华联邦购买来的发射葡萄弹的火炮。
在战斗进行期间,这些守军对幕府军造成了比较大的打击,幕府军在一道防线面前就折损了不少兵力,很多幕府军士兵在这道防线的枪击和炮击之下战死。
而造成这一切的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德川治济不太舍得让接受完训练的旗本武装打头阵。
他想尽可能的保留这些德川将军府直辖的武装力量,以维持德川幕府的强大武力,所以他优先安排了亲藩大名们带来的冷兵器军队进行冲击。
这样的冲击面对萨摩军的枪械和火炮,当然是损失很大的。
萨摩军虽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但是怎么开枪、怎么让火炮发射,他们还是明白的。
打不打的准是一回事儿,能不能打的响是另一回事,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在猛烈的枪击和炮火的攻击之下,幕府军的冷兵器部队受到了比较大的创伤。
尽管如此,这些士兵也是挺勇敢的,他们挥着武士刀向前冲锋,并且使用弓弩等武器予以还击,对萨摩军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与此同时,德川治济请求中华联邦海军在海面上发炮轰击东福寺城。
在得到中华联邦海军的炮火支援之后,萨摩军的第一道防线受到了重创,幕府军趁机压上,萨摩军被迫与幕府军展开了肉搏作战,双方杀得眼珠子都红了。
一阵拼杀之后,因为人数上的劣势,萨摩军第一道防线被攻破,守军几乎全部战死。
而幕府军的冷兵器部队也遭到了比较大的损失,无法再冲击第二道防线,于是德川治济才满足的出动了幕府军的旗本武装。
旗本军队推着火炮开始了对萨摩军第二道防线的轰击。
萨摩军依托着城市建筑和地形进行还击和防守,对持有联邦制式燧发枪和火炮的幕府旗本武装发动攻击,受过军事顾问专门训练的幕府旗本武装则体现出了比萨摩军更加精湛的作战技术。
受过专业训练的炮兵能够比萨摩军的炮兵更加精准的瞄准目标展开轰击,命中率更高,破坏性更大,很快就摧毁了萨摩军防线中的重火力。
步兵力量遂得以进一步推进,萨摩军被迫与慕府武装抵近,进行排队枪毙式的作战。
而在这种战术上的操作层面,幕府旗本武装的熟练度明显超过萨摩军,一阵对射拼杀之后,萨摩军的守军几乎全部战死,第二道防线因此告破。
而当这第二道防线告破之后,岛津重豪所居住的东富寺城就成为了最后一道防线。
一旦东福寺城被攻破,岛津家的藩政就会被覆灭,因此在第一道防线被攻破,第二道防线正在与敌交战的时候,岛津重豪的家臣们就努力的劝说岛津重豪还有岛津齐宣离开东福寺城,向更安全的地方转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青山都没了,还怎么烧呢?
这个道理岛津重豪当然明白,但是他的骄傲、他的自尊不允许他做出这样的事情。
并且他也清楚,就算是逃掉了,没有了萨摩藩的根基,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到时候沦为幕府的通缉犯,以大名的尊贵身份东躲西藏,这种事情他根本就不能接受,与其到时候受辱、如丧家之犬一般惶惶不可终日,还不如干脆的战死在这里。
当然,他也是比较开明的,所以他允许这些家臣、包括所有人,愿意走的,可以离开,自己求生,不愿意走的,可以和他一起留在这里共同赴死。
这个时候愿意走掉的人并不多,包括岛津齐宣在内的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离开,他们依然希望带着岛津重豪一起离开。
而就在情况最危急的时候,在第三道防线已经与幕府军展开激烈战斗的时候,他们期盼已久的援军终于来了。
长州藩藩主毛利治亲率领长州藩援军五千人在最关键的时刻抵达了东福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