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331章 天上白玉京(求月票)【2 / 4】

明日再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很显然,纵使一等安全区,也并没有做浪费火力的事情。

他们压根没有派人清剿围城的野怪。

在这个名为“白玉京”的安全区城墙外,超过十公里的范围,依旧是一片怪物的海洋!

“额,这……”

徐束皱了皱眉,心说这列车看着老旧,倒确实是有足够牢固,这十几个脑袋都奇怪飞头怪看着也不是很弱,硬是撞不碎这玻璃窗。

所以,他是要直接从怪堆里一路冲到城门?

这样做是不是太野了一点?

这可不是一两头零零散散的怪物,而是几百上千万的数量在这里聚集,难道当地的高层就不担心火车出意外么?

就算火车足够牢固,可如果铁路轨道被它们给挖断了怎么搞呢?

光靠车上那位疑似三阶巅峰的“铁胆火车侠”,可没有本事在怪物海洋里护住所有人的……

徐束闪过几个疑虑,环顾四周,发现车厢里的乘客都比较淡定,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心中了然知道没问题,便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安慰她不用害怕。

不过说归说,徐束还是提前切换了自己的称号“逐光之人”——虽然看大家的反应判断,这趟列车应该没问题的,但还是有备无患。

随着窗户上啪嗒啪嗒越来越多,旁边那位饭桶“米修”看到了,忍不住笑着说:

“小姑娘是第一次晚上进京吧?害怕就别看行啦,列车上是绝对安全的,放心吧!”

绝对安全……以前安全区也是这么号称的……

徐束心中不置可否,对这好心的饭桶大哥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有人劝说,周诗雨胆子也大了一些,但还是不肯从兄长的怀里离开,死死抓住。

这时候,外面的呼啸声一下子变得紧致而尖利,同时有轻微地失重感产生又快速消失。

原来是火车突然向下行进,进入了一处窄小的隧道。

“原来是这样,在这一片区域的地下建隧道,以此来避免那些钻出地面的怪物的骚扰?”

“难道黑暗生物也会灯下黑,因为火车在地下了它们就看不见么?”

看到白玉一般散发着荧光且布满褶皱状符文的隧道内壁,徐束腹诽不易,猜测多半是这种奇特的法阵,起到了保护隧道的作用。

这东西说起来简单,但稍微深思,就知道成本高到可怕,毕竟这种发光材料得灌满长达十公里的地下隧道,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石头……

额,石头……

徐束摸了摸下巴,一下子想到了金宝山和兴隆庄打起来的根本原因,那座名为“云台”的新矿场。

如此看来,这些矿可能并非简单的金矿,多半还可以产出这种发光的石头?

徐束若有所思地观察了许久,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是——不如自己的“逐光之人”亮,但是靠石头就能模拟出一部分阳光的效果,这石头确实有些厉害之处。

不过似乎也不是非常靠谱,并不能完全驱逐那些黑暗生物。

因为,徐束能看到墙壁上有不少相当新鲜的怪物尸块粘在那,还滋滋冒着烟,正在化作灰烬,显然是误入隧道后被火车创死的。

“嗯,这些黑暗生物死后会化作灰烬,在这里反而是好事,否则要是普通的异种的话,光尸体都能把这隧道给硬生生堵死了。”

徐束感慨着,手指摸到腰间,揉了揉蛇母的脑袋,眼睛不由得眯起,自言自语地补充了一句:“呵,接下来,就让我看看这边的星塔到底靠不靠谱吧!”

不一会儿,前方便看到了一处地标。

那是属于安全区城墙对应的地下标记点。

徐束顿时打起了精神,全神贯注地等待,经过的瞬间,他明显感觉到蛇母的脑袋缩了一缩。

下一秒,一道细微的电弧毫不起眼地闪过。

蛇母突然对着徐束发出一段微弱的言语,接着整个变成了虚无,变成了彻底的灰烬,就这样消失了。

“呵,大黑蛇母……果然是黑暗生物,死后连个侵蚀结晶都不会爆,一毛不拔的蠢物!”

徐束搓了搓手指上细微的灰,拉紧因此而变得有些松垮垮的裤腰带,略感可惜的同时,又由衷地感到喜悦。

毫无疑问,刚才的闪电,便是来自星塔的“普通攻击”!

经过城墙对应地底的一瞬间,星塔便立即发现了蛇母,普通攻击如期而至,精准无比地灭掉了这个半神分身。

近乎贴身摆放的蛇母直接被灭杀,而身为人类的徐束,则是受到相应的《人类安全保护条例》保护,就连一点儿皮外擦伤都没有受到。

如此凶猛又强大的星塔,徐束又如何能不喜欢呢?

他看着两侧不断闪过的壁画和符文,由衷感慨道:“我见蓬莱多妩媚,料蓬莱见我应如是!”

接下来的一段路,火车未曾停靠,一路快速前行。

不多时,便抵达了一处相对宽阔的地下大厅里。

“车辆到站,下车的乘客请携带好随身物品……”嗓音可人的播音员从广播里飘出来,卖力提醒。

“走吧,今天先找个新地方落脚!”徐束说。

他和家人一起下了车,跟着人流行至出口安检,然后排起了漫长的队伍。

他们没有任何行李,倒是轻便。

但在这里下车的其他人却不同,大都是大包小包带着,风尘仆仆的模样。

这年头没有扫描仪这样高效便捷的仪器了,需要依赖安检处警员的个人动手能力,他们表情严肃,仔细地翻查众人的包裹。

这样的效率无疑是低下的,但规矩之所以是规矩,就是因为没人可以不遵守,大家虽怨言颇多,但也都不敢以身试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